吳城

吳城怎么寫好看

吳城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即虞城。在今山西平陸縣北。周初封虞國於此,春秋時為晉所滅。《漢書·地理志》河東郡大陽縣註:“吳山在西,上有吳城,周武王封太伯後於此,是為虞公。為晉所滅。”戰國。《史記·秦本紀》:昭襄王五十三年(前254),“秦使摎伐魏,取吳城”,即此。

②在今山西離石縣東南六十里吳城鎮。《方輿紀要》卷42義縣:吳城“戰國時,魏吳起為西河,築此城以拒秦,因名。近時賊據吳城,從向陽峽窺汾州,即其處也”。

③即春秋吳國都城。在今江蘇蘇州市。《吳越春秋·闔閭內傳》:闔閭使子胥“相土嘗水,象天法地,造築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陸門八以象天八風,水門八以法地八聰”。指此。

④在今江蘇宜興市西南。《資治通鑑》:南朝宋泰始二年(466),吳喜“自國山進屯吳城”。胡三省注曰:“吳城當在義興西南,《九域志》所謂泰伯城是也。”

⑤在今江蘇淮陰縣西南廢黃河南岸。宋南渡後,曾置縣於此。《宋會要輯稿·方域六》:紹興三年(1133)吳城縣廢為鎮,“淮南東路安撫提刑言,楚州吳城縣所管止有八十八戶,乞依舊為鎮,隸淮陰縣”。

⑥即今江蘇泗洪縣東南城頭鄉。《寰宇記》卷16臨淮縣:“吳城亦名高平,在舊徐城北三十里,東臨廢通濟渠。《舊經》雲,太建六年將吳明徹於此置高平郡。隋開皇四年廢。”

⑦相傳五代時吳國築,為屯戍處。故址有二,均在今江西樟樹市西南。《輿地紀勝》卷34臨江軍:廢吳城,一“在清江縣(治今臨江鎮)西三十里建安鄉”,一“在清江縣(治今臨江鎮)西南三十五里思賢鄉”。

⑧一名吳亭。在今河南獲嘉縣西。《魏書·地形志》 南修武縣:“有吳城。”

⑨三國吳置,在今湖北秭歸縣(剪刀峪)東北茅坪鎮。《輿地紀勝》卷74歸州:太清鎮“《元和郡縣誌》雲,在秭歸縣東七里。相傳雲,此城居三峽要衝,塞山蠻之路,權於此置城以備,號曰吳城”。


(1)又稱虞城(吳、虞兩字古相通用)。在今山西省平陸縣北,西周初年封虞國於此。春秋時為晉所滅。《漢書·地理志》河東郡大陽縣註:“吳山在西,上有吳城,周武王封泰伯後於此,是為虞公。為晉所滅。”戰國屬魏。《史記·秦本紀》:昭襄王五十三年(前254年),“秦使摎伐魏,取吳城”;《續漢書·郡國志》河東郡大陽有吳山,上有虞城,皆即此。(2)在今江蘇省宜興市西南。南朝宋泰始二年(466年),河東太守吳喜東討孔覬,自國山進屯吳城,即此。一說即泰伯城,在今江蘇省無錫市東南梅村。

詞語分解

  • 吳的字典解釋 吳 ú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後擴展至淮河下游一帶:吳鉤(古代吳地出產的一種 * ,後泛指鋒利的刀劍)。吳越同舟(喻過去的仇人由於當前利害一致而成為朋友)。 中國東漢末年三國之一
  • 城的字典解釋 城 é 圍繞都市的高牆:城牆。城池。城圈。城郭(“城”指內城牆,“郭”指外城牆)。城樓。城堞(城上的矮牆,亦稱“女兒牆”)。城垛。 都市:城市。城鎮。城府(a.城市及官署;b.喻待人處世的心機,如“胸

歷史地名推薦:焚樓鎮

北宋置,屬文昌縣。在今海南省文昌縣西北。在焚艛山下,故名。 古鎮名。在今海南省文昌市西北。北宋屬文昌縣。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吳城歷史

相關歷史

吳城_吳城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