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縣

石城縣怎么寫好看

石城縣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西漢置,屬丹陽郡治所在今安徽貴池市西南七十里灌口石城村。西晉屬宣城南朝梁屬南陵郡。隋開皇九年(589)廢入南陵縣。

十六國後燕置,為石城郡治。治所在今遼寧建昌縣西。《資治通鑑》:東晉隆安元年(397),慕容會攻慕容寶,“寶帥數百騎馳二百里,晡時,至龍城。會遣騎追至石城,不及”。即此。北魏屬建德郡。北齊廢。

③北永興二年(410)置,屬容郡。治所在今山西原平市北三十五里崞陽鎮。北周雁門郡。隋開皇初屬代州,十年(590)改為平寇縣。

④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置,屬五城郡。治所在今山西蒲縣東南五十里。東魏為石城郡治。北周大象元年(579)改蒲子縣。

⑤北魏景明三年(502)置,治所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縣西南六十里黃河北岸。西魏廢帝二年(553)改名化隆縣。

⑥北魏正始二年(505)置,為石城郡治。治所在今河南省靈寶市東南七十五里。後改為同堤縣。西魏初復為石城縣。廢帝元年(552)改為玉城縣

⑦北魏置,屬上郡。治所在今陝西神木縣境。北周改為銀城縣

⑧北魏置,屬上郡。治所在今陝西甘泉縣西北四十里王坪鄉駐地石門村。西魏廢。

⑨西魏廢帝二年(553)改宣漢縣置,為開巴郡治。治所在今四川達川市。明曹學佺《四川名勝記》卷23引《寰宇記》云:西魏“開拓山南,改宣漢為石城,從山名也”。隋開皇十八年(598)改為通川縣。

⑩隋開皇五年(585)置,為庸州治。治所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東二十五里縣壩場。大業二年(606)廢入彭水縣。唐武德元年(618)復置,屬黔州。移治無慈城。貞觀四年(630)移治今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天寶元年(742)改為黔江縣

(11)唐武德五年(622)析河源縣置,屬循州。治所在今廣東河源市北。貞觀元年(627)廢。

(12)唐武德五年(622)置,屬羅州。治所在今廣東廉江市東北龍湖(今河唇鎮西)。《新唐書·地理志》 石城縣:“以石城水為名。”六年(623)為羅州治。天寶元年(742)改為廉江縣,北宋開寶五年(972)廢入吳川縣。南宋乾道三年(1167)復置,屬化州。治所在今廉江市北。元屬化州路,延祐六年(1319)遷治東村(今市東北上縣村),天曆元年(1328)又移治新和驛(今廉江市)。明洪武九年(1376)屬高州府,十四年(1381)屬化州。清屬高州府。1914年改為廉江縣。

(13)唐萬歲通天二年(697)改臨榆縣置,屬平州。治所在今河北灤縣西北榛子鎮。遼移治今河北唐山市東北開平鎮,屬灤州。北宋宣和中改名臨閭縣。金復名石城縣。元初廢。

(14)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升石城場置,屬虔州。治所即今江西石城縣。《輿地紀勝》卷32石城縣:“山多石,聳峙如城,因名。”南宋屬贛州。元屬州路。明屬贛州府。清乾隆十九年(1754)改屬寧都州。民國初屬江西贛南道。1926年直屬江西省

(15)金置,屬遼陽府。治所在今遼寧遼陽市東五十餘里太子河北岸燕州城。因近石城山而名。興定三年(1219)改名東安縣


(1)古縣名。(1)西漢置,治今遼寧省昌縣西。屬右北平郡東漢初廢。十六國後燕復置。《資治通鑑》:東晉隆安元年(397年),燕主慕容寶趣龍城,清河王“遣騎追至石城,不及”;次年,燕主寶欲還龍城,北行至建安,“留頓石城”。並即此。北魏、東魏、北周屬建德郡。隋開皇元年(581年)廢。(2)西漢置,治今安徽省當塗縣東北。屬丹陽郡。《三國志·吳志·程普傳》:東漢建安中,程普為丹陽都尉,“居石城”,即此。三國末廢。西晉復置,並移治今池州市貴池區西南秋浦。屬宣城郡。隋開皇九年廢入南陵縣。(3)三國吳置,治今湖北省鍾祥市。屬江夏郡。西晉元康九年(299年)為竟陵郡治。南朝宋泰始六年(470年)改名長壽縣。(4)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置,治今山西省縣境。屬五城郡。北周廢。(5)北魏景明三年(502年)置,治今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西南群科鎮(古城),一說今縣南都鎮。屬洮河郡。西魏廢帝二年(553年)改為化隆縣。(6)北魏正始二年(505年)置,治今河南省靈寶市東南。為石城郡治。西魏廢帝元年改名玉城縣。(7)北魏永熙二年(533年)置,治今山西省平市東北崞陽鎮。屬秀容郡,後屬雁門郡。東魏為廓州治,廣安、永定、建安三郡寄治於此。北齊廢三郡,為北顯州治。北周廢州,仍屬雁門郡。隋開皇十年改為平寇縣。(8)北魏置,治今陝西省神木縣南。屬上郡。西魏屬歸真郡。北周保定二年(562年)移治石龜鎮,即今神木縣南窟野河南。屬開光郡。隋大業七年(611年)改名銀城縣。(9)西魏廢帝二年改宣漢縣置,一作南朝梁置,治今四川省達州市。為開巴郡治。隋開皇十八年改為通川縣。(10)隋開皇五年(585年)置,治今重慶市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境。為庸州治。大業二年(606年)移治今黔江縣東南。唐天寶元年(742年)改為黔江縣。(11)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今廣東省河源市北。屬循州。貞觀元年(627年)廢。(12)武周萬歲通天二年(697年)改臨渝縣置,治今河北省灤縣西北。屬平州。遼徙治今河北省唐山市東北開平。屬灤州。元初省入樂亭縣。(13)金初置,治今遼寧省遼陽市東燕州城。屬遼陽府。元廢。(2)古舊縣名。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今廣東省廉江市東北。為羅州治。“以石城水為名”(《讀史方輿紀要》)。天寶元年(742年)改為廉江縣。北宋開寶五年(972年)省入吳川縣。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復置,並移治今廉江市北。屬化州。“以縣有石城岡,其山如城,因以名之”(《輿地紀勝》)。元皇慶元年(1312年)徙治今廉江市北上縣村。天曆元年(1328年)徙治新和驛(今廉江市)。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屬高州府。十四年復屬化州。清屬高州府。1914年因與江西省石城縣重名,復改名廉江縣。(3)今縣名。在江西省東部,東鄰福建省。屬贛州市。面積 1582 平方千米。人口30.2萬。轄5鎮、5鄉。縣人民政府駐琴江鎮。隋開皇十三年(593年)設石城場,治今琴江鎮,以境內山多石聳峙如城,故名。《輿地紀勝》石城縣:“《圖經》云:(四)山多石,聳峙如城,因名焉。”五代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升場為縣,屬虔州。宋屬贛州。元隸贛州路。明隸贛州府。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改隸寧都直隸州。1912年屬江西省,1914年屬贛南道,1927年復屬江西省。1949年屬瑞金專區,1950年屬寧都專區,1952年屬贛州專區,1954年屬贛南行政區。1964年屬贛州專區,1970年屬贛州地區,1998年屬贛州市。地處武夷山脈中西麓,琴江縱貫縣境中部,縣境南部洋地鄉境內的高橋崬為贛江發源地。屬中 * 帶濕潤氣候。農產稻、白蓮、菸葉、油菜籽等,為省菸葉、白蓮生產重點縣,特產橫江重紙、白蓮有名。山地富森林。有鉬、鈮、錫、鎢、瓷土等礦。工業有採礦、機械、化工、陶瓷、建材、造紙、食品、製藥等。有206國道、燕賴、石寧、石河公路。有太平天囯幼天王洪天貴福囚室舊址。名勝古蹟有五龍巖、寶福塔、如日山普照禪寺、通天寨、楊村亭等。

詞語分解

  • 石城的解釋 .傳說中的山名。《莊子·說劍》:“以 燕谿 、 石城 為鋒。” 成玄英 疏:“ 石城 ,塞外山,此地居北,以為劍鋒。”《楚辭·劉向<九嘆·逢紛>》:“平明發兮 蒼梧 ,夕投宿兮 石城 。” 王逸 註:
  • 縣的字典解釋 縣 (縣) à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縣 (縣) á 古同“懸”。 筆畫數:; 部首:厶; 筆順編號:

歷史地名推薦:老街鎮

在雲南省永平縣中部偏北、銀江壩子北部。縣人民政府駐地。面積.平方千米。人口.萬。鎮人民政府駐老街,鎮區沿銀江河兩岸分布,人口萬。自元歷為縣治。明嘉靖三十七年年五月地震,河流破城直下,淹沒官署民居。此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石城縣歷史

相關歷史

石城縣_石城縣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