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
①見於 《禹貢》 的先秦河水 (黃河) 自宿胥口 (今河南濬縣西南) 東行,宿胥口以北河水故道內黃縣以南一段,受黎陽縣諸山泉流匯注,由原來的濁流變成清流,因稱之為清河。戰國時期清河在內黃縣受洹水後折東北流經今河北館陶縣、清河縣一帶至山東平原縣東注河水,成為齊、趙間一巨川。《戰國策·齊策一》: 蘇秦為趙合從說齊宣王,“齊南有太山,東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又 《趙策二》: 蘇秦從燕之趙,始合從說趙王,“ (趙) 西有常山,南有河漳,東有清河,北有燕國”。漢初於清河下游地區設清河郡 (治青陽縣,在今河北清河縣東)。漢武帝元封后,館陶縣以下河水屢次北決為屯氏、鳴犢、屯氏別、張甲河等,清河下游亦為諸決河所截割,故道遂廢。唯有上游內黃縣境內一段仍稱清河。《漢書·地理志》 魏郡內黃縣: “清河水出南”,即此。王莽時河水自今濮陽縣東決,改由今山東入海,此即 《水經》 中的河水道。舊時河北諸決水旋堙塞,而清、洹之水乃由清淵縣 (今館陶縣北) 溢出東北流,穿清河郡境入渤海郡行屯氏故瀆、大河故瀆至南皮縣北北皮亭會合漳水,此為 《水經》 中的清河。東漢建安中,曹操築枋堰(在今河南濬縣西南淇門渡),遏淇水入清河的上游白溝以增加清河的流量,又鑿平虜渠,使清、漳合口下流參戶亭 (今河北青縣西南木門店) 的滹沱河北入泒水,形成一條上起枋堰之側的枋頭,經由白溝、清河、北皮亭以下的漳水,參戶亭以下的平虜渠,及平虜渠與泒相會合後的泒水直至海口的水運通道,在《水經·淇水注》 稱自清淵縣以下這條水道為清河。相當南起今河北威縣南,東北流經清河縣、故城縣北、景縣南,至東光縣西,略循今衛河、海河入海。隋後東光縣以下被導為永濟渠,東光縣以 上則漸堙廢。
②在今北京市昌平縣西南。清孫承澤 《天府廣記》 卷36: 清河 “距昌平州五十里,以水清冽故名。源自州境一畝泉,經燕丹村東南,合榆河下流為沙河,經順義會白河。跨清河有橋,永樂間造,橋因河以名”。
③在今河北遷西縣東。源出寬城滿族自治縣東南。南流至遷西縣東入灤河。《清 一統志 · 承德府二》: 清河 “在平泉州西南。一名稱兒河,亦名白馬川。匯近山澗水,入遷安縣界清河口入灤河”。
④一名西清河。即今河北樂亭縣西三十五里清河。《方輿紀要》 卷17樂亭縣: 清河 “源發 (灤) 州南八里之暖泉,闊二丈許,分流為新砦、狼河、介馬諸河抵新橋海口貓兒港入海”。
⑤即今河北泊頭市西北老鹽河。《方輿紀要》 卷13交河縣: 清河在 “縣西二十五里。舊為洚河支流。自富莊驛引而東,至縣東北三十五里,經劉解鎮,又經縣東北六十里之張家橋,又東五里散流入於諸村鎮。俗名清河頭,一名鹽河,亦曰趙王運糧河。或雲五代梁時,趙王鎔曾運糧於此,以響晉師”。
⑥即今遼寧遼河支流清河。《方輿紀要》 卷37三萬衛: 清河在 “衛東五十里,謂之大清河。源出分水嶺,流經城東南,有小清,自衛東流合焉,經城南,西流入於遼河”。
⑦又名清沙河、南大河。即今遼寧蓋州市南大清河。《明史·地理志》 蓋州衛: “南有清河,東南有畢里河,下流皆入于海。” 《方輿紀要》 卷37蓋州衛:清河在 “衛南五里。源出衛東分水嶺,西南流經此,一名州南河,又西流合於泥河”。
⑧古泗水別名清水。《水經·泗水注》: “清水即泗水別名也。” 宋以後通稱清河,一名南清河。《輿地紀勝》 卷39楚州: 清河 “在淮陰縣北十里”。熙寧年間曾為黃河所奪。金時黃河長期奪泗入淮。元以後今江蘇徐州市以下成為固定的黃河河道。今山東濟寧南、魯橋至徐州一段又成為運河的一部分,清河之名遂廢。惟下游自今江蘇泗陽以下,岔分為大小清河兩派入淮,明時猶沿用舊稱。黃河初行北派大清河,中葉以後改行南派小清河,未幾大清河遂堙。
⑨亦名通商渠。在今安徽阜陽縣南,潤水支流。明正德 《潁州志》 卷1: 清河 “相傳楚靈王自水台西開通商渠,自淮而北轉而西,又折而北,直抵鬍子城。歷世變遷,陵谷易位。五代時王祚為潁州刺史,疏導古通商渠,更名曰清河。舟楫復通,南境無水患”。
⑩古濟水自巨野澤以下,據 《水經·濟水注》載: “因水色清深”,別名清水。《戰國策· 燕策一》: “齊有清濟、濁河,可以為固。” 又 《水經·濟水注》 引何承天曰: “鉅野湖澤廣大,南通洙泗,北連清濟。” 皆指此。宋以後遂通稱清河,一名北清河。熙寧年間曾一度為黃河所奪。金元後又稱大清河。鉅野澤 (以後演變為梁山泊) 堙廢后,以大汶河為源,下游改道形成今黃河。1855年自東阿舊治西魚山以下為黃河所奪,清河之名遂廢。今惟東平境內汶河分為南北兩支,猶有大小清河之名,西北流注東平湖,又自湖北出為大清河,至魚山下入黃河。
(11)在今湖北襄陽縣東北。上游名排子河。源出河南鄧州市西部山區,東南流入湖北境,經老河口市至襄陽縣西北,折東流,始稱清河。東南流至襄樊市東北入唐白河。《清一統志·襄陽府一》: 清河 “在襄陽縣東北十里。南流入唐白河”。
(1)古水名。(1)先秦見於《禹貢》的河水(黃河)自宿胥口(今河南濬縣西南)改道東行見於《漢書·地理志》的河水後,宿胥口以北河水故道內黃縣以南一段,受黎陽諸山泉流匯注,由濁變清,故稱為清河。戰國時在內黃縣受洹水後折東北流經今河北省館陶、清河等縣一帶至山東省平原縣附近東注河水,成為齊、趙間一巨川。漢元封后,館陶縣以下河水屢屢北決,其下游被截割,故道遂廢。惟上游內黃縣境內一段仍稱清河水。王莽時自館陶縣西北之清淵溢出東北流,至南皮縣北北皮亭會合漳水。東漢建安中曹操據築枋堰遏淇水入清河的上游白溝以增加清河的流量,又鑿平虜渠自清、漳合口下游參戶亭(今青縣西南木門鎮)下的滹沱河北入泒水,形成了一條上起枋頭,經由白溝、清河、北皮亭以下的漳水,參戶亭以下的平虜渠及渠、泒會合以下的泒水直至海口的河北平原水運通道,《水經注·淇水》便把自清淵縣以下的這條水道稱做清河,相當今南起河北省威縣南,東北流經清河縣、故城縣北、景縣南,至東光縣西,約循今衛、海河入海。隋後東光縣以下被導為永濟渠,東光縣以上水道漸湮廢。(2)古濟水自巨野澤北納汶水而下,因水色清深,故別名清水。《戰國策·燕策一》:“齊有清濟、濁河,可以為固。”即此。宋以後通稱清河,又名北清河。熙寧年間曾一度為黃河所奪。金元後又稱大青河。巨野澤(後變遷為梁山泊)堙廢后,以大汶河為源,下游改道如今黃河。1855年自東阿縣南魚山以下為黃河所奪,清河之名遂廢。(3)古泗水別名清水。《水經注·泗水》:“清水即泗水之別名也。”宋以後通稱清河,又名南清河。熙寧年間曾為黃河所奪。金時黃河長期奪泗入淮。元以後今江蘇省徐州市以下成為固定的黃河河道。今山東省濟寧市南魯橋至徐州市一段又成了運河的一部分,清河之名遂廢。惟下游自今江蘇省泗陽縣以下,岔分為大小清河兩派入淮。明時猶沿用舊稱不改。黃河初行北派大清河,中葉後改行南派小清河,未幾大清河遂堙。(4)戰國時介於齊、趙二國之間,源出今河南省內黃縣南,下游未詳。東漢後源委略有擴展,據《水經注》載,上游承白溝,自今河北省威縣以下始稱清河,東北流經清河、故城二縣北及景縣南,至東光縣西,此下略循今衛河、海河入海。(2)今水名。(1)又稱哈達河。因河水清澈而名。在遼寧省東北部。源出清原滿族自治縣吉林哈達嶺,西北流至開原市城北納葉赫河、寇河,於市西南注入遼河。長約170.7千米,流域面積4846平方千米。是遼河較大支流之一。中游有大型清河水庫。上游流經山區,為省重點林區之一,下游流域內為省重點商品糧產區。(2)漢水支流。在湖北省北部襄樊市襄陽區西北。上源有東西兩支:東支為東、西排子河,均源於河南省淅川縣杏兒山,以西排子河為主源;西支紅水河(原稱黑水河),源於老河口市蓮花堰,東南流經襄樊市襄陽區,至劉莊村南匯排子河後,稱清河,至襄陽東郊清河口入漢水。長約130千米,流域面積1500平方千米。沿河建有西排子河水庫、下馮與清河店水電站等。(3)集鎮名。在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東南部。北園街道辦事處駐地。人口4100。由劉家橋和西侯家場兩個自然村組成,因小清河從村中經過,故名。有電梯、風機等廠。經濟發達,多年被命名為文明村和明星村。通公共汽車。
清河字典分解
清河的解釋 [Lu Yun]指陸雲,他曾做過清河內史正見清河。——《世說新語·自新》清河曰。
清的解釋 清 qīng 水或其他液體、氣體純淨透明,沒有混雜的東西,與“濁”相對:清水。清泉。清流(a.澄澈的水流,如“一股清清”;b.舊時指負有名望,不肯與權貴同流合污
河的解釋 河 hé 水道的通稱:河道。河溝。河谷。河流。河灘。河沿。河鮮(供食用的新鮮河魚、河蝦等)。河港。河灣。河網。河運。內河。 特指中國黃河:河套。河防。 指“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