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河
①古稱黃河自今潼關以上北南流向一段為西河,潼關以下西東流向一段為南河。《尚書·禹貢》敘荊州貢道作 “逾於洛,至於南河”,即指此。
②清以前黃河自今內蒙古磴口縣以下,分為南、北兩支,南支即今黃河正流,但當時為支流,對北支(相當今烏加河) 而言,稱南河。
③清雍正七年 (1729) 改河道總督為江南河道總督,通稱南河河道總督或南河總督所管諸河為南河。駐清江浦 (今江蘇淮陰市),專管防治江南 (今江蘇、安徽兩省) 境內的黃河與運河 (實際上只限於江蘇長江以北運河),鹹豐五年 (1855) 黃河北徙,八年(1858) 裁南河總督。
④即古築水。亦名粉青河。源出湖北神農架林區西南,東北流經房縣東南、保康縣西南,至穀城縣東南入漢水。《清一統志·襄陽府一》: 築水 “在穀城縣南。自鄖陽府保康縣流入,至縣東南入漢,今名南河”。
⑤在今湖南石門縣西北。《方輿紀要》 卷77添平所: 南河 “在所 (今石門縣西北所街) 西。東流南注,下流亦入於漊水”。
⑥在今甘肅隴西縣南。《方輿紀要》 卷59鞏昌府隴西縣: 南河在 “府南二十里。源出荊谷中,北流入渭”。
(1)古水名。(1)先秦時稱黃河。自今陝西省潼關以上北南流向一段為西河,潼關以下西東流向一段為南河。《尚書·禹貢》敘荊州貢道,稱“逾於洛,至於南河”,即指此。(2)清代以前黃河自今內蒙古自治區磴口縣以北,分為南、北兩支,南支即今黃河正流,但當時為支流,對北支而言,稱南河。參見“北河(1)(1)”。(2)今水名。(1)漢水中游支流。在湖北省西部。有南、北兩源:北源馬欄河,出武當山南麓;南源粉青河為正源,出大巴山北麓。兩源曲折東流,在房縣東部珠藏洞附近匯合後,始名南河。東流至穀城縣東南注入漢水。長303千米,流域面積 6497 平方千米。建有南河水電站,電站壩下可通航。(2)即“玉帶河”。
南河字典分解
南河的解釋 (1).古代稱 黃河 自今 潼關 以下由西向東流的一段為 南河 。《書·禹貢》:“浮於 江 沱 潛 漢 ,逾於 洛 ,至於 南河 。”《史記·五帝紀》:“
南的解釋 南 nán 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右手的一邊,與“北”相對:南北。南方。南面。南國(指中國南部)。南陲(南部邊疆)。南極。南半球。 姓。 北 南 nā 〔南無(
河的解釋 河 hé 水道的通稱:河道。河溝。河谷。河流。河灘。河沿。河鮮(供食用的新鮮河魚、河蝦等)。河港。河灣。河網。河運。內河。 特指中國黃河:河套。河防。 指“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