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地名>> 沙州

沙州

①十六國前涼張駿十二年(335)置,治所在敦煌縣(今甘肅敦煌市西)。《元和志》卷40:沙州“蓋因鳴沙山為名”。轄境相當今甘肅安西縣以西,新疆吐魯番以東地。不久廢。

②十六國西秦置,治所在樂都縣(今青海樂都縣);一說在西平縣(今青海西寧市)。不久廢。

③十六國北涼置,治所在酒泉縣(今甘酒泉市)。不久廢。

南朝宋、齊授吐谷渾主為沙州刺史。在今青海貴南縣北穆格灘。《魏書·吐谷渾傳》:“阿豺立, 自號驃騎將軍、沙州刺史。部內有黃沙,周回數百里,不生草木,因號沙州。”

南齊授陰平(今甘肅文縣西)一帶氐帥楊氏為沙州刺史,此後梁西魏、北周時仍有此號,後廢。

⑥南朝梁改北益州置,治所在平興郡(治今四川青川縣東北沙州鎮)。北周轄境相當今四川青川縣及廣元市西北地。隋大業二年(606)廢。唐武德四年(621)復置,治所在景谷縣(今四川青川縣東北沙州鎮)。貞觀元年(627)廢。

⑦南朝梁置,治所在沙陽縣(今湖北嘉魚縣東北)。陳廢。

⑧南朝梁置,治所在白沙關城(今河南新縣西南)。北齊廢。

⑨唐貞觀七年(633)改西沙州置,治所在敦煌縣(今甘肅敦煌市西)。天寶元年(742)改為敦煌郡,乾元元年(758)復為沙州。轄境相當今甘肅敦煌市以西至新疆羅布泊、且末縣一帶。大曆十一年(776)陷於吐蕃。大中五年(851)收復,後又廢。元至元十四年(1277)復置,十七年(1280)升為沙州路。


(1)十六國前涼張駿分涼州西界置,治敦煌縣(今甘肅敦煌市西南)。因鳴沙山為名。轄境相當今甘肅省玉門市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之間地。北魏改置敦煌鎮,後罷鎮立瓜州。北周改州治敦煌縣為鳴沙縣,隋復舊。唐武德五年(622年)改瓜州為西沙州,貞觀七年(633年)又為沙州,仍治敦煌縣。轄境相當今甘肅省敦煌市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且末縣以東地。天寶元年(742年)改敦煌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沙州。建中二年(781年)地入吐蕃。大中五年(851年)為歸義軍節度使治所,五代屬歸義軍張氏、曹氏。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地入西夏,仍名沙州。蒙古隸八都大王,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復置沙州,十七年升為沙州路。(2)十六國西秦置,治樂都縣(今屬青海)。轄境相當今青海省樂都縣一帶。建弘八年(427年)移治西平縣(今青海西寧市),轄境相當今西寧市一帶。旋廢。(3)十六國北涼永和七年(439年)置,治酒泉郡(治今甘肅酒泉市),不久廢。 (4)南朝宋授吐谷渾王為沙州刺史,吐谷渾駐牧在今青海省黃河上游、青海湖周圍及柴達木盆地一帶。因柴達木盆地地多流沙得名。(5)南朝齊授氐帥楊難當族弟葭(茄)蘆(今甘肅隴南市武都區南)鎮主為沙州刺史。治白水縣(今四川青川縣東北)。轄境相當今四川省廣元市北及青川縣一帶。歷西魏、北周,後廢。(6)南朝梁置,治白沙關(今湖北紅安縣東北)。轄境約當今湖北省麻城、紅安二市縣北部。後廢。(7)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景谷縣(今四川青川縣東北白水)。貞觀元年(627年)廢。

沙州字典分解

沙州的解釋 見“ 沙洲 ”。

沙的解釋 沙 shā 非常細碎的石粒:沙子。沙石。風沙。沙塵。沙礫(沙和碎石塊)。沙漠。沙丘。沙灘。沙洲(江河裡由泥沙淤積成的陸地)。沙暴。沙浴。沙療。沙鷗(文學上指棲息

州的解釋 州 zhōu 古代的一種行政區劃,所轄地區的大小歷代不同(後多用於地名):州縣。杭州。 中國一種民族自治行政區劃: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 筆畫數:6; 部首:

也學習下:沙嶺墩【歷史地名】

明置,即今遼寧瀋陽市西四十里沙嶺鎮。乾隆《欽定盛京通志》卷29承德縣:沙嶺堡在“城西四十里……即明之沙嶺墩”。

沙州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