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涼
國名。十六國之一。盧水胡沮渠氏所建政權。東晉隆安元年(397),臨松(今甘肅張掖南)盧水胡首領沮渠蒙遜與從兄男成等起兵叛後涼,推建康太守段業為涼州牧、建康公,年號神璽。天璽元年(399),段業稱涼王。三年,蒙遜殺業,自稱涼州牧、張掖公,改元永安,臣屬於後秦。永安十二年(412)遷都姑臧(今甘肅武威),即河西王位。玄始十年(421)攻滅西涼,占據敦煌,西域諸國稱臣貢獻。疆域西起高昌,東至金城,南達西海(今青海),北抵居延。永和七年(439)為北魏所滅。後蒙遜子無諱、安周率殘眾渡流沙,據高昌,於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重建北涼,和平元年(460)為柔然所滅。歷二主,凡三十九年。
北涼字典分解
北的解釋 北 běi 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左手的一邊,與“南”相對:北方。北辰(古書指北極星)。北上(古代以北為上,後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與“南下”相對)。北極星(出現在
涼的解釋 涼 liáng 溫度低:涼快。涼爽。涼意。涼氣。陰涼。涼絲絲。涼亭。荒涼。 喻灰心,失望:聽到這訊息,我涼了半截。 中國西晉末年至北魏,各族統治者在西北地區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