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六部
隋、唐時期中央政權機構的總稱。“三省”指尚書省、中書省和門下省。魏晉以降,已陸續設立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集書省、秘書省、中侍中省等衙門。隋設尚書、門下、內史、秘書、內侍等五省,唐增設殿中省。其中以尚書、門下、中書三省職權最重,同為最高政務機構。三省互相牽制,由中書省取旨,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三省長官同為宰相,共議國政。宋代三省分立之制漸成空名,行政權歸中書省。元代尚書省時置時廢,職權歸於中書省。明代廢中書省,三省之名遂消亡。“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戶(民)、禮、兵、刑(都官)、工等六部,由漢朝六曹轉化而來。西漢曾分尚書四人為四曹,後增至五曹,到東漢光武帝時又增至六曹,分理各項政務。魏晉以後,曹漸變為部。隋,唐兩代,以六部比附《周禮》的天、地、春、夏、秋、冬六官,隸於尚書省。至此,秦漢九卿之政務職能由六部取代,九卿之事務職能仍歸各寺、監執掌。元代六部改隸中書省。明太祖廢宰相,六部直隸皇帝。清末逐漸增置新部,六部之名遂廢。
三省六部字典分解
三省的解釋 [three ministries] 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中國歷史上隋唐時代三省同為最高政務機構,一般為中書決策,門下審議,尚書執行,實際上為三省長官共同
六部的解釋 隋 唐 至 清 ,中央行政機構分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秦 漢 之中央行政為九卿所分掌。 魏 晉 以後,由尚書分曹治事,曹便漸變為後來的部。 隋 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