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界壕

金界壕怎么寫好看

金界壕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一作金源邊堡。金朝為防禦蒙古所築壕塹。天眷元年 (1138),婆盧火駐烏骨迪烈地時建,為東北路界壕。大定二十一年 (1181) 將界壕取直,“東北自達裡帶石堡子至鶴五河地分,臨潢路自鶴五河堡子至撒里乃,皆取直列置堡戍”。明昌五年(1194) 在舊界壕基礎上增建,至承安三年 (1198)竣工。《金史·地理志》: “金之壤地封疆,……北自與路之北三千餘里,火魯火疃謀克地為邊,右旋入泰州婆盧火所浚界壕而西,經臨潢、金山、跨慶、桓、撫、昌、淨州之北,出天山外,包東勝,接西夏。” 這北界邊界線即界壕邊牆的走向。據實測,金界壕起於今內蒙古呼倫貝爾盟莫力達瓦旗嫩江西岸的前、後七家子村,西南沿大興安嶺東南麓經阿榮旗扎蘭屯市扎賚特旗北,至科右前旗滿族屯分為內外二線。外線經科右中旗西北霍林郭勒市、東珠穆沁旗。內線從滿族屯向西南,經突泉縣扎魯特旗、阿魯科爾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縣至克什克騰西之達里泊,在正藍旗境分為南北兩線,北線經正鑲白旗鑲黃旗,至商都縣與南線合,往西經察右後旗、四王子旗,在查乾敖包蘇木東與外邊牆會,經達茂旗、武川縣西北,折而南至大青山北麓。在東烏珠穆沁旗東北延伸入蒙古國境有一道外牆。從東到西界壕全長三千里。用夯土築牆,牆外掘壕。重要地有雙壕雙牆。為古代巨大的工程之一。又在今額爾古納河上游北岸,西經滿州里市北,直至蒙古國,金代亦築有邊堡。


金代為防禦蒙古在北方邊境地域所築軍事防禦工程。或稱“壕塹”、“塞”。夯土石築牆,城外掘壕,重要地段為雙壕雙牆連續並列,即外壕、副牆、內壕、主牆。單線牆或主牆外側築有馬面,內側於要害處築邊堡,間距約等,便於應接。據《金史》記載,天眷元年(1138年)以前,在東北路泰州境內創建界壕。大定十七年(1177年)以兩路招討、烏古石壘部族、臨潢、泰州等路興修,二十一年大規模修築東北、臨潢兩路界壕,參差不齊處予以取直。明昌年間西南路、西北路,沿臨潢達泰州開築壕塹,直至承安三年(1198年)竣工,即所謂“明昌界壕”或“新長城”。邊牆東北端起於今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北嫩江西岸,西南沿大興安嶺東南麓,順阿榮旗、扎蘭屯市界,經扎賚特旗西北、科爾沁右翼前旗西北滿族屯,分成兩線:外線向西經科爾沁右翼中旗西北,至霍林郭勒市北,西入東烏珠穆沁旗東部。內線向西南經突泉縣西北、科爾沁右翼中旗西北、扎魯特旗西北、阿魯科爾沁旗北、巴林左旗北、巴林右旗北、林西縣北,西南至克什克騰旗達里諾爾西岸,又分為南北兩支:北支西經正鑲白旗、鑲旗北,至商都縣北,與南線合;南支則南下,經正藍旗東北,西南沿閃電河西太僕寺旗化德縣南,至商都縣北與北支合。內線又往西經察哈爾右翼後旗北界,經四子王旗北,與外線合,西南經達爾茂明安聯合旗東南、武川縣西北,折而南下至西南廟溝鄉上廟溝村西南大青山北麓,達西端終點。外內線尚有遺蹟。又今額爾古納市根河南岸起,向西至額爾古納河東岸,轉入俄羅斯境,又從滿洲里市北過新巴爾虎右旗北,再西入蒙古境,經烏勒吉河和克魯倫河之間,西至肯特山南麓,尚有遺蹟,亦是金代所築,或築於初期。

詞語分解

  • 金界的解釋 佛地,佛寺。 唐 高適 《和竇侍御登涼州七級浮圖之作》:“鐵冠雄賞眺,金界寵招攜。” 宋 秦觀 《觀寶林塔張燈》詩:“勢擎金界迥,影蘸玉奩寒。” 明 汪廷訥 《獅吼記·攝對》:“願移大地為金界,
  • 壕的字典解釋 壕 á 護城河:城壕。 溝:壕溝。壕塹。戰壕。防空壕。溝滿壕平。 筆畫數:; 部首:土; 筆順編號:

歷史地名推薦:墮羅缽底國

在今泰國南部湄南河下游,其都城即泰國之佛統。 名見 《大唐西域記》 卷“三摩呾吒”條。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 卷作杜和缽底。《通典》卷作投和。《舊唐書·南蠻列傳》 作墮和羅。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金界壕歷史

相關歷史

金界壕_金界壕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