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藍旗

正藍旗怎么寫好看

正藍旗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1949年改察哈爾左翼正藍旗置,屬內蒙古察哈爾盟治所在今內蒙古正藍旗西北那日圖鄉(後改名旗大營子)。1958年劃歸錫林郭勒盟。1966年改上都河浩特。1979年遷敦達浩特。


內蒙古自治區南部。屬錫林郭勒盟。面積 9963 平方千米。人口 7.8 萬。有蒙古、漢、回、滿、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等民族,其中蒙古族占35%。轄1鎮、3鄉、13蘇木。旗人民政府駐敦達浩特鎮。“正藍旗”系清朝蒙古八旗兵旗名之一,因旗幟顏色純藍色而得名。金置桓州,為西北路招討治。蒙古中統元年(1260年)置開平府,四年加號上都。明初置開平,後廢。明正德五年(1510年)屬北元永謝布萬戶地,為喀喇沁部所據。清順治年間設上都牧廠,隸御馬監(後改為上駟院),故又稱御馬廠。康熙十四年(1675年)沿用八旗制編察哈爾部為遊牧八旗(鄂托克),後改為牧群(蘇魯克),置正藍旗。雍正十年(1732年)置多倫諾爾廳,轄察哈爾左翼、正藍等四旗;十二年改屬獨石口廳。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屬察哈爾都統。1914年置察哈爾特別行政區,隨屬。1928年特別行政區改為察哈爾省,屬省。1934年廢省置察哈爾盟,屬盟。1936年廢正藍旗,析西部置明安旗,析南部置太僕寺右翼旗。1949年兩旗合併為明太聯合旗,治那日圖,屬察哈爾盟。1956年撤銷明太聯合旗,復置正藍旗,治黃旗大營子。1958年撤銷察哈爾盟,改屬錫林郭勒盟。1966年遷治上都河浩特,1979年遷敦達浩特鎮。地處內蒙古高原渾善達克沙漠南緣,閃電河流經旗境。屬中溫帶半乾旱氣候。經濟以畜牧業為主,產牛、馬、綿羊、山羊等。有細毛羊、草紅牛、扎格斯台牛等良種。農產小麥、莜麥、蕎麥、胡麻、油菜籽、馬鈴薯等。土特產有蘑菇、杏仁等。礦產有螢石、石灰石、鹼、石油等。工業有乳品、牧機修配、食品加工、皮毛、木器、地毯、蒙古包等廠。集通鐵路、207國道、集多公路經此。古蹟有原上都遺址、金界壕、金桓州城遺址、黑城子遺址。

詞語分解

  • 旗的字典解釋 旗 í 用布、紙、綢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標識(?),多是長方形或方形:旗子。旗幟。旗號。旗艦。旗手。 中國清代滿族的軍隊編制和戶口編制(共分八旗,後又建立蒙古八旗,漢軍八旗),特指屬於滿族的:旗人(滿族

歷史地名推薦:鳴鹿

春秋陳邑。在今河南鹿邑縣西七十里。《左傳》: 成公十六年 前,“知武子佐下軍,以諸侯之師侵陳,至於鳴鹿”。杜註: “陳國武平縣西南有鹿邑。” 古邑名。春秋陳邑。在今河南省鹿邑縣西。《左傳》成公十六年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正藍旗歷史

相關歷史

正藍旗_正藍旗在哪裡_歷史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