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爾
察哈爾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明、清蒙古部名,明譯察罕兒、插漢兒。明成化、弘治間達延汗 (明譯答言) 統一蒙古後分設六萬戶,察哈爾為左翼三萬戶之首並為大汗駐地,封長子圖魯博羅特 (明譯鐵力擺戶) 領之。其地域約當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大部及蒙古國蘇赫巴托省、東方省一部分。圖魯博羅特後裔世襲大汗位並管領本萬戶,又稱察哈爾汗,下屬有浩齊特、克什克騰、敖漢、奈曼、烏珠穆沁、蘇尼特等部。嘉靖間,察哈爾達賚遜庫登汗 (明譯打來孫) 受右翼俺答汗侵逼,遷至西拉木倫河、西遼河 一帶,並統治了兀良哈三衛的一部分。萬曆、天啟間,察哈爾林丹汗 (明人稱虎墩兔憨) 力圖用兵重新統一蒙古諸部以恢復大汗權威,諸部不堪其侵逼,多歸附後金。天聰六年 (1632),皇太極西征察哈爾,林丹汗遷往套西,七年,病死,其部眾先後歸降後金。清康熙十四年 (1675) 分編為左、右翼共八旗,隸於理藩院典屬司,為內屬蒙古。二十六年,置察哈爾都統於張家口,統轄八旗。左翼正藍旗,駐紮哈蘇泊 (在今內蒙古正藍旗西北扎格斯太蘇木),旗境約當今內蒙古正藍旗北部; 鑲白旗駐布雅阿海蘇默 (在今正藍旗西北寶紹代蘇木),旗境約當今內蒙古正鑲白旗大部; 正白旗駐布爾噶台 (今內蒙古化德縣東北七號村一帶),旗境約當今內蒙古太僕寺旗北部、正鑲白旗西南部、化德縣東北部和河北康保縣一部分; 鑲黃旗駐蘇門峰 (在今河北康保縣北),旗境約當今內蒙古鑲黃旗,以及化德、商都、河北康保、尚義各一部分。右翼正黃旗駐木孫忒克山 (當即今察哈爾右翼前旗北境之磨子山),旗境約當今內蒙古察右前旗和興和縣大部,商都縣和察右後旗一部分; 正紅旗駐古爾班托羅海山 (今集寧市西北大土城鄉附近),旗境約當今內蒙古集寧市、察右前、後旗西部,卓資縣東北部和豐鎮市西北部; 鑲紅旗駐布林泉 (今卓資縣東南水泉凹附近),旗境約當今內蒙古察右中旗、卓資縣、涼城縣部分地; 鑲藍旗駐阿巴漢喀喇山 (今涼城縣西北白音廠汗附近),旗境約當今內蒙古察右中旗、卓資縣和涼城縣西部地。
政區名。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移察哈爾部於宣化、大同邊外,編為八旗,分東西兩翼,東翼四旗: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藍旗;西翼四旗:正黃旗、正紅旗、鑲紅旗、鑲藍旗。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設察哈爾都統管轄,駐於直隸張家口(今河北張家口市)。轄境約當今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集寧區及涼城、卓資、化德三縣,察哈爾右翼前、中、後旗,鑲黃旗、正鑲白旗。雍正、乾隆以後,察哈爾土地不斷開墾,蒙漢雜處。1914年改為察哈爾特別區,治張北縣,領沽源(今屬河北)、多倫、興和、涼城(今俱屬內蒙古)、豐鎮(今內蒙古豐鎮市)、陶林(今內蒙古察哈爾右翼中旗附近)等縣及錫林郭勒盟十旗、察哈爾八旗。1928年改特別區為省,劃出興和、陶林、集寧、豐鎮、涼城五縣,將河北省宣化、赤城、萬全、懷來、蔚縣、陽原、龍關、延慶、懷安、涿鹿十縣劃入,省會設在張家口(1947年改為張家口市)。1949年,改轄今北京市西北部、河北省西北部及山西省東北一部分,1952年撤銷。
詞語分解
- 爾的字典解釋 爾 (爾) ě 你,你的:爾父。爾輩。爾汝(你我相稱,關係密切)。爾曹(你們這些人)。爾虞我詐。 如此:偶爾。不過爾爾。 那,其(指時間):爾時。爾後。 而已,罷了(亦作“耳”):“布衣之怒,亦免冠徒
歷史地名推薦:劉官屯
即今貴州盤縣特區東北劉官鎮。清設驛於此。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察哈爾歷史
猜你喜歡
梁山集的歷史解釋
明置梁山集巡司,屬壽泉子廟的歷史解釋
集名。在山東省日照市范里鎮的歷史解釋
即今河南盧氏縣東南范東遷的歷史解釋
集鎮名。在浙江省湖州隴朱黑城的歷史解釋
在今青海樂都縣東南四趙友欽的歷史解釋
宋末元初鄱陽今江西波妃嬪媵嬙的歷史解釋
後宮女官泛稱。阿房宮祿福縣的歷史解釋
西漢置。治今甘肅酒泉艾亭鎮的歷史解釋
在安徽省臨泉縣南部。大涼山拖覺土司的歷史解釋
清雍正六年置,屬阿都西江縣的歷史解釋
年月江西革命根據地由倒廩傾囷的歷史解釋
廩穀倉。囷古代一種圓赤丁子的歷史解釋
宋曾慥類說卷一三引北朱祐杭的歷史解釋
生卒明宗室。憲宗第四趙武孟的歷史解釋
唐甘州張掖人。少遊獵周邁的歷史解釋
唐人。善畫人馬。溫情蜜意的歷史解釋
見溫情密意。楊朔三千康的歷史解釋
西周封國。在今河南禹饒安的歷史解釋
戰國齊邑,後入趙。即專美於前的歷史解釋
專美獨享美名。指先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