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良哈三衛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 以元遼王阿扎失里等率部歸降,置泰寧、朵顏、福余三衛都指揮使司於兀良哈之地。泰寧衛在元泰寧路境(今內蒙古洮兒河、綽爾河下游)。朵顏衛在朵因溫都兒(今內蒙古洮兒河源索岳爾濟山)、搠兒河(今綽兒河)一帶。福余衛在今黑龍江齊齊哈爾市烏裕爾河和嫩江左右。三衛皆屬大寧都司。永樂間改屬奴兒乾都司。朵顏衛居三衛之首,故又稱兀良哈三衛為朵顏三衛。宣德、正統年間,三衛逐漸南徙,其後遂定牧於薊遼邊外北至今西拉木倫河、西遼河及東遼河一帶。弘治、正德年間,朵顏衛勢力強盛,據地最廣,其首領世襲三衛都督、朵顏衛都指揮之職,並與蒙古大汗(察罕兒汗)通婚,有“塔布囊”(駙馬)之號。嘉靖後期,三衛被察罕兒汗打來孫和土蠻(土默特)俺答汗子弟瓜分役屬,並漸取而代之。但仍以三衛名義與明朝通貢市。明末,先後歸附後金。
兀良哈三衛字典分解
兀良的解釋 (1).襯詞。 元 武漢臣 《玉壺春》第三折:“兀良我則怕生諕殺軟弱的裙釵。” 元 馬致遠 《黃粱夢》第三折:“遙望見一點青山兀良卻又早不見了。” 元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