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橋
河橋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戰國秦建。在今陝西大荔縣東大慶關與山西永濟市西南蒲州鎮之間黃河上。《史記· 秦本紀》: 昭襄王五十年 (前257),“初作河橋”。《正義》: “此橋在同州臨晉縣東,渡河至蒲州,今蒲津橋也。”
②西晉泰始十年 (274) 建。在今河南孟縣南、孟津縣東北黃河上。《晉書·杜預傳》: “預又以孟津渡險,有覆沒之患,請建河橋於富平津。” 自東晉至五代,為兵家必爭之要津。
③在今青海貴德縣東北黃河上。《後漢書·西羌傳》: 東漢永元五年 (93),護羌校尉貫友 “夾逢留大河築城塢,作大航,造河橋,欲度兵擊迷唐”。即此。後吐谷渾、吐蕃皆建橋於此。
④唐貞觀中建,在今山西平陸縣西南、河南陝縣西北黃河上。唐代通稱大陽橋。
(1)古橋名。(1)在今山西省永濟市蒲州與陝西省大荔縣東大慶關間的黃河上。《史記·秦本紀》: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初作河橋”。當是我國記載黃河上建橋之始。唐代稱蒲津橋。(2)在今山西省平陸縣西南、河南省陝縣西北黃河上。唐貞觀中建。唐代稱大陽橋。(3)在今河南省孟津縣東、孟州市西南黃河上。西晉泰始中,杜預以孟津渡險,於富平津建浮橋,世稱河橋。唐代稱河陽橋。為兵爭之地。歷代屢毀屢建,北宋時尚存。(4)在今青海省貴德縣西黃河上。《後漢書·西羌傳》:永元五年(93年),護羌校尉貫友“夾逢留大河築城塢,作大航,造河橋,欲度兵擊迷唐”,即此。後吐谷渾、吐蕃皆建橋於此。(2)集鎮名。浙江省臨安市西南部,昌化溪、蒲溪、昌南溪交匯處。河橋鄉人民政府駐地。人口 1250。 以橋為名。原為木橋,清康熙八年(1669年)易木以磚,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改石橋,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重修。今為鋼筋混凝土橋。產茶葉、蠶繭、板栗、山核桃。有造紙、五金等廠。昔為唐昌首鎮,水運碼頭,以竹木交易稱著。公路通市區。
詞語分解
- 河橋的解釋 .古代橋名。故址在今 陝西省 大荔縣 東 大慶關 與 山西省 永濟縣 西 蒲州鎮 之間 黃河 上。 戰國 秦昭襄王 建。 黃河 上建橋始於此。 唐 通稱 蒲津橋 。《史記·秦本紀》:“﹝ 昭襄王
- 河的字典解釋 河 é 水道的通稱:河道。河溝。河谷。河流。河灘。河沿。河鮮(供食用的新鮮河魚、河蝦等)。河港。河灣。河網。河運。內河。 特指中國黃河:河套。河防。 指“銀河系”:天河。河漢。 筆畫數:; 部首:氵
- 橋的字典解釋 橋 (橋) á 架在水上或空中便於通行的建築物:橋樑。橋墩。橋涵。橋頭堡。吊橋。棧橋。引橋。立交橋。 形狀如橋樑的:心臟搭橋手術。 古同“喬”,高。 古同“矯”,正,整。 姓。 筆畫數:; 部首:木
歷史地名推薦:革泥
在今雲南路南彝族自治縣東南。明置土巡檢司於此。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河橋歷史
猜你喜歡
王元正的歷史解釋
字舜卿,盩厔今陝西周蒼黃翻覆的歷史解釋
比喻變化無常。南朝齊淝河的歷史解釋
指今安徽北部之北淝河阮種的歷史解釋
西晉陳留尉氏人,字德高佑釲的歷史解釋
清浙江嘉興人,字念祖巡撫副大使的歷史解釋
見巡撫大使。防風氏的歷史解釋
在今浙江德清縣東南防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的歷史解釋
兩位老人是天下最有聲烏龜王八的歷史解釋
王八烏龜或鱉的俗稱,四大部族的歷史解釋
遼代五院部六院部乙室拔了蘿蔔地皮寬的歷史解釋
其他比喻為了行事方便覆吳圖的歷史解釋
南史蕭思話傳附蕭惠基四朝國史的歷史解釋
書名。南宋官修。二百靈隱寺的歷史解釋
在浙江杭州西湖西靈隱錫場鎮的歷史解釋
在廣東省揭東縣中部,販夫販婦的歷史解釋
並列小商小販。周禮地上安鎮的歷史解釋
在河北省井陘縣東北部漢南柳的歷史解釋
源見桓公柳。喻時光流萬壽區的歷史解釋
舊區名。年由梧州市設道台橋鎮的歷史解釋
在黑龍江省依蘭縣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