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肝食
《東觀漢記》卷十六閔貢:“閔貢字仲叔,太原人也。恬靜養神,弗役於物,與周黨(周黨字伯況,太原廣武人志行高潔)相交。黨每過貢,共啜菽飲水,無菜茹。黨嘗遺貢生麻(《後漢書.周黃徐姜申屠列傳》前附《閔仲叔傳》作‘生蒜’),貢嘆曰:‘我欲省煩耳。’受而不食。司徒(東漢時三公之一,是封建王朝中央高級官吏)侯霸辟貢,到與相見,勞問之下,不及政事。貢曰:‘被明公辟,且喜且懼。及奉見明公,喜懼皆去。所望明公問屬何以為政?美俗成化,以貢為不足邪?不當辟也?如以為任用,而不使臣之則為失人,是以喜懼皆去。’便辭而出。客居安邑(即今山西運城東北),老病家貧,不能得錢買肉。日買一片豬肝,屠或不肯為斷。安邑令候之,問諸子:‘何飯食?’對曰:‘但食豬肝,屠者或不肯與。’令出,敕市吏後買輒得。貢怪,問其子,道狀如此。乃嘆曰:‘閔仲叔豈以口腹累安邑邪!’遂去之沛(即今江蘇沛縣)。”
又見《後漢書.周黃徐姜申屠列傳》前附《閔仲叔傳》。
閔仲叔性格耿直,清廉自守,在客居安邑期間,老病家貧,卻不願因個人一點飲食小事而去麻煩別人,故離開安邑,客居到沛縣去。
後因以“豬肝食”用為比喻得到別人照顧的典故。
唐.獨孤及《酬常郿縣見贈》詩:“謂乘鳧舄朝天下,卻愧豬肝累主人。”李商隱《大鹵平後移家到永樂縣居書懷十韻寄劉韋二前輩二公嘗於此縣寄居》詩:“脫身離虎口,移疾就豬肝。”
豬肝食字典分解
豬肝的解釋 (1).豬的肝臟。《後漢書·周黃徐姜等傳序》:“﹝ 閔仲叔 ﹞客居 安邑 。老病家貧,不能得肉,日買豬肝一片,屠者或不肯與, 安邑 令聞,勑吏常給焉。 仲叔 怪
食國語字典 食 shí 吃:食肉。食慾。 吃的東西:食品。糧食。零食。豐衣足食。 俸祿:“君子謀道不謀食”。 日月虧缺或完全不見的現象:日食。月食。 食 sì 拿東西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