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鼓

丸鼓怎么寫好看

丸鼓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丸鼓:連續投擲銅丸擊鼓,形成節拍不同的鼓聲。典出自《漢書·史丹傳》。史丹字君仲,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後遷移到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在漢元帝當太子時,史丹因父親史高(任漢宣帝朝的大司馬車騎將軍)的緣故擔任中庶子(太子屬官),侍奉太子十多年。漢元帝即位後,史丹任駙馬都尉侍中(皇帝近臣,掌管副車的高官),元帝外出,史丹在車右陪乘,很得寵。元帝認為史丹是老臣,又是皇家外戚,很親近信任他,下令讓史丹保護太子。這時,元帝的妃子傅昭儀生的定陶共王才華、技藝突出,母子都受到元帝寵愛。而太子卻因貪杯好色常有過錯,牽連得王皇后也失去寵幸。建昭(前38-前34年)年間,漢元帝得病休養,不親自過問朝政,只留意于欣賞音樂。有時,他把一面大鼓放在宮殿外的地上,自己站在欄桿後面,連續投擲銅丸去擊打鼓面,發出莊嚴激促的節拍,以此消遣。對於這種特殊的擲丸擊鼓法,嬪妃和侍從中,即使是熟悉音樂的人也無法掌握。但是,皇子定陶王卻能用此法擊鼓,元帝多次稱讚定陶王聰明能幹。史丹進諫說:“所謂有才幹的人,應該是聰明敏銳、勤奮好學的人,他能夠熟悉歷史,認識現在。皇太子就是這樣的人。如認為才幹就表現在彈琴擊鼓上,那么樂師惠、李微遠比匡衡丞相高明,可以讓他倆代替匡衡去治理國家了。”元帝聽後笑了笑,沒有說話。後以“丸鼓”為典,詠百無聊賴,無所事事的情狀。

【出典】:

《漢書》卷82《史丹傳》3375、3376頁:“史丹字君仲,魯國人也,徙陵。”“宣帝疾病,拜(史)高為大司馬車騎將軍,尚書事。帝崩,太子襲尊號,是為元帝。”“自元帝為太子時,丹以父高任為中庶子,侍從十餘年。元帝即位,為駙馬都尉侍中,出常驂乘,甚有寵。上以丹舊臣,皇考外屬,親信之,詔丹護太子家。是時,傅昭儀子定陶共王有材藝,子母俱愛幸,而太子頗有酒色之失,母王皇后無寵。建昭之間,元帝被疾,不親政事,留好音樂。或置鼙(pí皮,古代軍用鼓)鼓殿下,天子自臨軒檻上,隤(tuí頹,墜落、降下)銅丸以擿(zhì志,通“擲”,投擲)鼓,聲中嚴鼓之節。後宮及左右習知音者莫能為,而定陶王亦能之,上數稱其材。丹進曰:‘凡所謂材者,敏而好學,溫故知新,皇太子是也。若乃器人於絲竹鼓鼙之間,則是陳惠、李微高於匡衡,可相國也。’於是上嘿(mò莫,通“默”)然而笑。”

【例句】:

唐·柳宗元《感遇二首》之一:“徒嗟日沉緬,丸鼓騖奇音。”

詞語分解

  • 丸鼓的解釋 以銅丸擊鼓。《漢書·史丹傳》:“ 元帝 被疾,不親政事,留好音樂。或置鼙鼓殿下,天子自臨軒檻上,隤銅丸以擿鼓,聲中嚴鼓之節。”後以“丸鼓”用作帝王耽好聲色、荒於政事的典實。 唐 柳宗元 《感遇》詩之
  • 丸的字典解釋 丸 á 小而圓的東西:彈(刵 )丸。肉丸兒。 專指“藥丸”:丸散膏丹。丸藥。 量詞,用於丸藥:吃兩丸兒。 筆畫數:; 部首:丿; 筆順編號:
  • 鼓的字典解釋 鼓 ǔ 打擊樂器,圓柱形,中空,兩頭蒙皮:鼓樂(?)。鼓角(僶 )。大鼓。 形狀、聲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 敲擊或拍打使發出聲音:鼓吹。鼓譟。 發動,使振作起來:鼓勵。鼓動。鼓舞。一鼓作氣。 高

歷史典故推薦:心去最難留

一個人心已到了別處,是最難再留下的。語出《玉台新詠.王僧孺〈為姬人自傷〉》:“斷弦猶可續,心去最難留。”《歧路燈》八〇回:“心去最難留,留下結冤仇。不知我說的是也不是,相公酌度。”也引作〔心去意難留〕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丸鼓歷史

相關歷史

丸鼓_丸鼓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