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郎王引之的思想理念 王引之的歷史成就

王引之是清朝時期著名的學者、訓詁學大師、經學大師、校勘大家、著名朝臣。嘉慶四年,中一甲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之職,此後開始步入朝堂。王引之一生官至尚書之職,任工部尚書、禮部尚書、戶部尚書等職。

王引之出自高郵王氏,而高郵王氏是“理學”的傳承世家。“理學”傳統在王氏世代相傳、注重“世德”持己以正的理念。

理學在北宋之時由程顥、程頤建立,到了南宋朱熹之時集理學之大成,所以歷史上又有“程朱理學”的說法。理學的思想不僅繼承了從孔子到孟子的先秦儒家思想,並且還吸收了道家、玄學、佛教、道教等思想,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從而形成了一種新的思想體系。

王引之從小就受到父親王念孫的嚴厲教導,家風甚嚴。甚至等到他為官之後,王念孫對自己的長子仍然多有教導。正因為家法至嚴,學自顓門,形成“海內無匹高郵王氏之學”,清代已有結論:“國朝經師,能紹承漢學者,有二事:一曰傳家法……王念孫師戴震,傳子引之。”正是因為家學淵源及嚴苛的教導,所以王引之才能盡得父親真傳吧!

探花郎王引之的思想理念 王引之的歷史成就王引之雖然在今天並不出名,甚至許多人只是在查閱《康熙字典》的時候,發現還有《康熙字典(王引之校正版)》得知“王引之”這個名字。但是王引之其本人的成就實際上並不低,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文學上,都有王引之的立足之地。

首先從政治上來說,王引之雖然沒有登上宰輔之列,但是卻也為六部首腦。他嘉慶四年中探花,此後步入朝堂。一生在朝堂上拼搏,晚年之時不僅任工部尚書和禮部尚書的職位,並且還代理了吏部尚書和戶部尚書之職。可以說在六部之中,王引之涉足了一半多。

王引之出自高郵王氏,高郵王氏不僅是官宦世家,同時也是訓詁學世家。從祖父王安國到其父王念孫,一直到王引之自己,在訓詁學方面都極有成就。王引之其本人,繼承和發揚了父親王念孫的訓詁學理念,著成了《經義述聞》三十二卷,《經傳釋詞》十卷的訓詁學大作,因此與自己的父親並稱“高郵二王”。

王引之提出訓詁學理論,認為“古人訓詁,不避重複,往往有平列兩字上下同義者。解者分為兩義,反失其指。如《泰》象傳:‘後以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解者訓‘裁’為‘節’,或以為坤富稱財。不知‘裁’之言‘載’也,‘成’也。”裁“與”成“同義而曰‘裁成’,猶‘輔’與‘相’同義而曰‘輔相’也。”

王引之以訓詁學為基礎,同時還在其他方面獲得成就。蕭一山指出:“王引之……乾隆間第一流之經學大師也。”而他之所以成為經學大師,正是因為為了完成自己的《經義述聞》、《經傳釋詞》二書。從他二十歲起,就開始研究《易經》、《詩經》、《尚書》、《周官》、《爾雅》等儒家經典著作。如果不是深入研究和總結,也不可能得《經義述聞》、《經傳釋詞》二書。所以當王引之這兩部書完成之時,他就自然而然的當的起經學大師的稱號了。

王引之同時也對天文學有所研究。他有一本書名為《太歲考》,其中就有有關星體的辯證論。而他能在天文學取得成就,也是因為天文曆法、地理、歷史、名物典章制度等的了解精曉,有利於訓詁。

王引之還是著名的校勘大家,在印刷術出現以前,古時候的書籍都是由人抄寫傳播的。在抄寫的時候,難免會出現抄錯的情況,其情況大抵與咱們今日所說的“錯別字”差不多。王引之在訓詁之時,通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而為了自己所注準確,便會精益求精的對這些“錯別字”進行校正。甚至他還提出了以近代實驗法進行校正的理論,所以校勘大家當之無愧。

綜合上述,儘管王引之在今日看來並不出名,但是卻不能否認他的歷史貢獻和成就。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