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努爾哈赤福陵何來一百單八磴?神龜為誰流淚

從珠林路一路向東延伸過來,東陵路便開始進入視野,同時,這也昭示著你所處的位置由大東區步入東陵區。

或許因為東陵路是整個東陵區的縮影,它才會寬闊得如此豁達。車輛來往穿梭之間,流淌著的是古香古色的滋味。沒錯,在百年之前,這裡便已被認定為“風水寶地”,也正是這個原因,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陵寢方才設定於此——這條東陵路的終點。

揭努爾哈赤福陵何來一百單八磴?神龜為誰流淚

話已至此,想必對於東陵路名字的由來已經無需多言,正如同它名字中所昭示的一般,東陵路正是源自它終點的這座帝王陵寢——福陵。

福陵為何選址於此?

論規模,福陵不及昭陵,這並不奇怪,因為作為大清國首個皇帝,皇太極的陵寢規模毋庸置疑是無可匹敵的,但為何如此一個無論是規模還是聞名程度都遠超於福陵的昭陵,卻未能影響到其所在區的命名?而地處瀋陽東郊的福陵卻堂而皇之地將它所處的整個區域的名字稱為東陵區?

想來原因大概有兩個:一個是努爾哈赤雖未稱帝,卻是滿洲開疆拓土的先祖,是皇太極的父親;其二,福陵在當時的帝王風水學說來看,是一塊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

清太祖努爾哈赤為何安葬於此?又是誰選定了這塊風水寶地作為皇室的陵寢所在?

事實上,無論是努爾哈赤還是皇太極,都未曾於生前選定其陵寢的所在地,而是由嗣皇帝為其選址建造。福陵作為清代所建造的第一座皇帝陵寢,雖然典制未備且規模有限,但卻獨樹一幟,因為,它是關外三陵中唯一一處完全按照風水學原理所選擇的墓址。

相傳,在努爾哈赤駕崩後,為了使子孫後代永遠稱帝,皇太極四處派人尋找埋葬“龍體”的“吉壤”。過了許久,仍舊未能如願找到一塊稱心如意的“風水寶地”。一日,他路過一處山麓,登頂觀望,見一條長蛇和一隻雉雞正在嬉戲爭鬥。發現有人後,雉雞立刻展翅飛上九霄雲外,長蛇則化為一條光柱直衝天際。皇太極很是好奇,於是問身邊隨行的大臣:“這裡究竟是什麼地方,竟然能夠出現如此奇妙的幻象。”大臣回答:“此地在明朝時被稱作東牟山,老百姓叫它石嘴山。先王當年在此地與明軍曾經交戰,隨後又將此地命名為天柱山。 ”

如此詳盡的一番解答,讓皇太極大為驚喜,隨即他腦子裡面萌生出了一個念頭,便道:“游龍戲鳳之地必為福地,想來乃是天造吉壤。而太祖也早有意願,他將此山命名為天柱,所謂的天柱乃是古代神話中的擎天柱。想必這一處吉壤作為太祖的萬年吉地足可保我大清江山穩固,萬世不絕。 ”

根據史書記載,天柱山古有“龍崗”之稱。《盛京通志》載:“福陵,近則渾河其前,輝山、興隆嶺峙其後,遠則發源長白,俯臨滄海,王氣所鍾也。 ”1629年,皇太極把先王的遺骨遷至天柱山入葬。 1634年10月,又按帝王禮制在陵地增建陵殿,種植松林,立石碑,雕石像,使陵寢粗具規模。崇德元年,帝始定太祖陵為福陵,封陵山為天柱山。福陵的建築一直到順治八年才完工,後來又經過康熙、乾隆兩朝增修和改建才最後形成如今的規模體系。

福陵何來一百單八磴?

如此,在天柱山巔,清太祖努爾哈赤便有了一個永久的歸宿。作為清代所建造的第一個陵寢,流傳至今,福陵也已經積攢了太多的故事及傳說。

過了神橋,若干階梯便呈現於眼前,這正是這座古老的福陵以及所有清代陵寢中獨一無二的建築——一百單八磴。

福陵坐北朝南,其地勢由南向北逐次升高,在神道與隆恩門之間,一百零八級台階作為自然的過渡,隔斷兩者,營造出“一眼望不斷”的效果,寓意著大清江山萬事一系。那么,這連線著隆恩門與神道的台階為何偏偏要設定為一百零八級?

史料記載,其中一種說法與星宿有關,相傳天上有三十六天罡星,七十二地煞星,在《水滸傳》中梁山好漢一百單八將就是這些星宿的下凡。如此,一百單八磴寓意著將天罡地煞踩在腳下,以保福陵平安無事,以此顯示至高無上的皇權。

另一種說法與天地宇宙有關。寓意著帝王為天上最大的星宿,一百零八個天罡地煞星只能伏於腳下,藉此顯示皇權的威嚴。

而民間傳說則認為,一百單八磴是受福陵總監工磕頭的發所修建。相傳當年福陵在修建之時遭遇神仙顯靈。寒冬臘月的一天,民工們正在工地勞作,忽然一聲巨響,山石下竄出一條碗口般粗、十米多長的黑蛇,一片紅光閃過,黑蛇不見了,上面的山石完好如初。總監工嚇得連忙跪在地上給神靈磕頭,頭磕到陵墓設計的圖樣上,剛好一百零八個。頭印一印挨著一印,就像是階梯。修皇陵的師傅立即從中悟出了門道,就在陵園中修建了這一百單八磴,以此解決斜坡路陡的問題。

偏離了陵寢的中央地帶,有一處名為神龜流淚的景點,雖然不在陵寢的正中央,但卻能夠作為一處景點所在,這其中是否也隱藏著某些故事淵源?

相傳,在皇太極初建福陵的時候,沿襲了中原建造的規制,為父王努爾哈赤在陵區內立“神功聖德碑”,但卻由於對漢族文化的不甚理解,把馱負石碑的龍生九子之一贔屓雕刻成了烏龜。

康熙帝東巡祭祖時發現了這一錯誤,於是立即命人將烏龜更換為贔屓,於是可憐的老龜在福陵忠心耿耿地與努爾哈赤的神功聖德碑相伴了近六十載,最終卻被遺棄在西紅門外。

老龜每天都伸著脖子凝視著東南方向,特別是陰天下雨的時候,老龜的眼中就會流出傷感的淚水。老龜懷著對努爾哈赤的無比忠誠和眷戀一直靜靜地守候在西紅門外。從此,神龜流淚的故事便被後人傳為佳話,流傳至今。

馬倌造馬官橋的傳說

資料記載,東陵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這裡是老瀋陽自漢代起通向東部乃至朝鮮半島的重要通道。

清代,因福陵設定在東陵路的末端,所以成為皇帝祭祖謁陵的御道的一段。當時每年清明,清代官員都要去福陵祭陵。

清末左寶貴將軍在祭陵時,因過河遇阻,由馬倌鋪石填道,後捐銀修一座3孔20米長可並行兩輛馬車的石拱橋,後稱馬官橋。《瀋陽縣誌》記載乾隆五十九年建第一座石橋,光緒十八年又修建此橋。

關於馬官橋的由來,還有一段傳說。在清朝年間,有一戶姓劉的莊戶人,他從小愛馴馬,每天與馬生活在一起,人們都說他能聽懂馬的言語,所以才能把馬馴得這樣馴服。

一天,清朝名將左寶貴要招選一名馬倌,這位馴馬出名的小伙子便一下子脫穎而出被選中,從此,他就成了真正的馬倌。

到了春天,牤牛河沿岸嫩草蔥綠,是放牧的好地方,馬倌就經常到這兒放馬。一天,馬倌想渡河到對岸去放馬,可是河水特別深,馬倌趟過不去,坐在岸邊想:我要是能搭一座橋就好了。

第二天,他帶上工具來到河邊,一邊放馬,一邊忙碌著伐木架橋。一座木橋搭起來了,馬倌不再為渡河而愁了。

有一天左大人去祭皇陵,他帶著百餘人馬,抬著祭品前往東陵。來到牤牛河邊,看到過河的人很多,卻只有一座很窄的木板橋,很危險。於是他說:“一定要在這修座石板橋。 ”

從那以後,馬倌就用自己的錢僱傭人修橋。周圍的莊戶人見他是為民造福,也紛紛捐獻錢物。左大人知道此事後,派了不少工匠,調動了許多物資,幫助馬倌修橋。沒用多長時間,一座三洞石橋修成了。中間是大孔,兩邊各一小孔,在大孔上雕刻一條飛龍,在石板兩頭各修上兩尊石獅,在橋頭還立起一座五尺高的豐碑,上邊刻著建橋的事跡及資助建橋的人的名字,以此作為紀念。

因為第一位建橋的人是馬倌,人們就給這座橋取名為“馬倌橋”,與馬倌橋比鄰的街路也隨之稱為馬倌橋街,該地區被稱之為馬倌橋地區。幾經風雨,歷盡滄桑,隨著時間的推移,“馬倌橋”已經演變成“馬官橋”,儘管如此,但那個關於馬倌修橋的傳說卻一直都沒有變。

上世紀三十年代曾用攤派土方的辦法對該路進行過修整。東北淪陷後,偽滿奉天警備司令部也對其進行過修建,但皆因標準低而缺乏養護。新中國成立時馬官橋已經變形,路面大部龜裂,有些路段碎石外露,凸凹連片。

1950年東北公路管理總局對英士溝嶺進行了改建;1953年,37公里黑色路面全部完成,成為全國第一條黑色路面公路。 1957年因此路通努爾哈赤陵,也稱東陵,得名東陵路。

隨著歷史年代的更迭,這條直通清太祖努爾哈赤陵寢的大路在歷代祭祖帝王以及朝臣的腳下變得日益寬廣起來,而這上面留下的腳印全都是那些與福陵有關的回憶。

一座皇陵,一段歷史,一條街路,一個區域……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