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上枉舒員外兩篇因酬六韻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原文

歇手不判案,舉頭仍見山。
雖來鞍馬上,不離詩酒間。
濟源三臨泛,王屋一登攀。
猶嫌百里近,祇得十日閒。
明朝卻歸府,塵事如循環。
猶聽瑤華曲,稍開風土顏。

詩詞問答

問:《濟源上枉舒員外兩篇因酬六韻》的作者是誰?答:白居易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問:白居易的名句有哪些?答:白居易名句大全

書法欣賞

白居易濟源上枉舒員外兩篇因酬六韻書法作品欣賞
濟源上枉舒員外兩篇因酬六韻書法作品

詩詞推薦

  • 夜宿護國寺

    李洪宋代〕積雨長塗淖,禪房臥枕書。松風醒耳目,梅雨上衣裾。誤著謝公屐,寧宜仲舉輿。前出聊細數,何事擁犀渠。
    濟源上枉舒員外兩篇因酬六韻原文_濟源上枉舒員外兩篇因酬六韻的賞析_古詩文
  • 次韻秦覯聽雁聞雞二首

    陳師道宋代〕行斷哀多影不留,有人中夜攬衣裘。筆頭細字真堪怨,眼裡長檠不解愁。
  • 游寶應寺

    李廌宋代〕雨後秋風入翠微,我來仍值晚涼時。山遮日腳斜陽早,雲礙鐘聲出谷遲。故國空餘煙冉冉,舊宮何在黍離離。興亡
  • 稽莊即事

    文天祥宋代〕乃心王室故,日夜奔南征。蹈險寧追悔,懷忠莫見明。雁聲連水遠,山色與天平。枉作窮途哭,男兒付死生。
    濟源上枉舒員外兩篇因酬六韻原文_濟源上枉舒員外兩篇因酬六韻的賞析_古詩文
  • 菩薩蠻(晝眠秋水)

    辛棄疾宋代〕葛巾自向滄浪濯。朝來灑酒那堪著。高樹莫鳴蟬。晚涼秋水眠。竹床能幾尺。上有華胥國。山上咽飛泉。夢中琴斷
    濟源上枉舒員外兩篇因酬六韻原文_濟源上枉舒員外兩篇因酬六韻的賞析_古詩文
  • 雨中花

    南宋無名宋代〕我有五重深深願:第一願、且圖久遠。二願恰如雕梁雙燕。歲歲後、長相見。三願薄情相顧戀。第四願、永不分散
    濟源上枉舒員外兩篇因酬六韻原文_濟源上枉舒員外兩篇因酬六韻的賞析_古詩文
  • 游白石岩

    陳傅良宋代〕地向東南傾,石際滄海立。蛟鼉限波濤,雞犬得城邑。居然通國望,跋莫他山及。道人獨有之,置屋三四級。幾看
  • 冬暮寄裴郎中

    羅隱唐代〕曉發星星入鏡宜,早年容易近年悲。敢言得事時將晚,只恐酬恩日漸遲。南國傾心應望速,東堂開口欲從誰?仙郎
  • 煙寺晚鐘

    楊公遠宋代〕山寺鐘敲重照殘,僧歸雲暝費躋攀。浮屠屹立巔崖頂,恰在煙嵐紫翠間。
    濟源上枉舒員外兩篇因酬六韻原文_濟源上枉舒員外兩篇因酬六韻的賞析_古詩文
  • 秋夜感懷

    樂雷發宋代〕溽露沾灌莽,華月流高旻,吟嘯嘉此夜,撫化悲蕭辰。蕭辰何所悲,遊子多苦辛。道峻壯力謝,業遙昌志湮。玄鬢
  • 水龍吟

    趙長卿宋代〕無情風掠芭蕉響,還是重門已閉。銀缸獨對,相思方切,教人怎睡。解嘆從前事,解嘆了、依前鱉氣。想他家那裡
  • 郊廟歌辭享龍池樂章第三章

    沈佺期唐代〕龍池躍龍龍已飛,龍德光天天不違。池開天漢分黃道,龍向天門入紫微。邸第樓台多氣色,君王鳧雁有光輝。為報
    濟源上枉舒員外兩篇因酬六韻原文_濟源上枉舒員外兩篇因酬六韻的賞析_古詩文
  • 贈白處士

    齊己唐代〕莘野居何定,浮生知是誰。衣衫同野叟,指趣似禪師。白髮應無也,丹砂久服之。仍聞創行計,春暖向峨嵋。
    濟源上枉舒員外兩篇因酬六韻原文_濟源上枉舒員外兩篇因酬六韻的賞析_古詩文
  •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六太白山祈雨詩五首

    蘇轍宋代〕雷馮空,雨騰淵。誅孽妖,反豐年。顧千里,瞬二日。神在堂,龍為役,是何惜兮。
    濟源上枉舒員外兩篇因酬六韻原文_濟源上枉舒員外兩篇因酬六韻的賞析_古詩文
  • 挽故和容州朝請陶公

    丁師正宋代〕萬影奔朝市,歸山見一人。青雲莫相附,白雲不生塵。暖日眠松石,涼風岸葛巾。依然舊原憲,猿鶴伴清貧。
    濟源上枉舒員外兩篇因酬六韻原文_濟源上枉舒員外兩篇因酬六韻的賞析_古詩文
  • 新營別墅寄家兄

    竇鞏唐代〕懶性如今成野人,行藏由興不由身。莫驚此度歸來晚,買得西山正值春。
    濟源上枉舒員外兩篇因酬六韻原文_濟源上枉舒員外兩篇因酬六韻的賞析_古詩文
  • 宣州雜詩二十首

    梅堯臣宋代〕信讒多見逐,伐國豈無仁。屈子行江畔,昭王問水濱。包茅曾責貢,香草自持紉。莽蒼山川在,漁歌屬野人。
  • 春寒

    吳融唐代〕固教梅忍落,體與杏藏嬌。已過冬疑剩,將來暖未饒。玉階殘雪在,羅薦暗魂銷。莫問王孫事,煙蕪正寂寥。
    濟源上枉舒員外兩篇因酬六韻原文_濟源上枉舒員外兩篇因酬六韻的賞析_古詩文
  • 水調歌頭(高嘉定生日和所惠韻)

    魏了翁宋代〕高氏八千石,騶哄溢街坊。庸夫俗子,夸道錦繡里家鄉。誰識書生心事,各要濟時行已,肯顧利名場。用我吾所欲
  • 寄答參寥五首

    張耒宋代〕我生為文章,與眾常不偶。出其所為詩,不笑即嘲詬。少年勇自辯,盛氣爭可否。年來知所避,不敢出諸口。時時
濟源上枉舒員外兩篇因酬六韻原文_濟源上枉舒員外兩篇因酬六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