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漢玉蟠夔方壺原文
西清貯古器,銅範有方壺。
切玉茲雖異,蟠夔卻弗殊。
不觚休致誚,如琢信非誣。
方直羲經義,寧惟用大夫。
詩詞問答
問:詠漢玉蟠夔方壺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詠漢玉蟠夔方壺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詠漢玉蟠夔方壺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虞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十一
參考注釋
西清
(1).西廂清淨之處。《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青龍蚴蟉於東葙,象輿婉僤於西清。” 郭璞 注引 張揖 曰:“西清者,葙中清浄處也。”後指帝王宮內游宴之處。 宋 徐鉉 《茱萸》詩:“長和菊花酒,高宴奉西清。”
(2). 清 代宮廷內南書房。 清 趙翼 《辰州吊諸桐嶼》詩:“我來東道誰為主,君在西清最有聲。”
古器
(1).古代樂器。《晉書·律曆志上》:“ 荀勖 造新鐘律,與古器諧韻,時人稱其精密。” 唐 白居易 《復樂古器古曲策》:“若廢今器,用古器,則哀淫之音息矣。”
(2).特指古代鐘鼎等器物。 宋 劉敞 《先秦古器記》:“先 秦 古器十有一物,製作精巧,有款識。”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四章一:“假使有得個把 殷 周 的古器,那才是新大陸呢!”
方壺
(1).腹圓口方的壺。古代禮器的一種。《儀禮·燕禮》:“司宮尊於東楹之西,兩方壺。” 鄭玄 註:“尊方壺,為卿大夫士也。” 賈公彥 疏:“以其燕總有卿大夫士,又別有公尊瓦大兩,故知方尊為此人也。”《公羊傳·昭公二十五年》“國子執壺漿” 漢 何休 註:“壺,禮器。腹方口圓曰壺,反之曰方壺。”
(2).傳說中神山名。一名 方丈 。《列子·湯問》:“ 渤海 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輿 ,二曰 員嶠 ,三曰 方壺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萊 。” 殷敬順 釋文:“一曰 方丈 。” 漢 班固 《西都賦》:“濫 瀛洲 與 方壺 , 蓬萊 起乎中央。” 宋 辛棄疾 《滿江紅·題冷泉亭》詞:“是當年、玉斧削 方壺 ,無人識。” 清 金農 《龍涎香二首寄吳秀才焯厲孝廉鶚》詩之二:“ 方壺 島客渺難逢,一餅淒涼話故宮。”
切玉
(1).割玉。形容刀劍鋒利。《列子·湯問》:“ 周穆王 大征 西戎 , 西戎 獻錕鋙之劍,火浣之布。其劍長尺有咫,練綱赤刃,用之切玉如切泥焉。” 北魏 溫子昇 《為安豐王延明讓國子祭酒表》:“臣聞寶劍未砥,猶乏切玉之功;美箭闕羽,尚無衝石之勢。” 宋 歐陽修 《日本刀歌》:“ 昆夷 道遠不復通,世傳切玉誰能窮。”
(2).切開的玉。形容潔白。 唐 杜甫 《峽隘》詩:“白魚如切玉,朱橘不論錢。”
蟠夔
指盤曲的夔龍形裝飾。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九一:“蟠夔小印鏤珊瑚,小字高華出《漢書》。” 劉逸生 註:“有著蟠夔紐的印章。”
休致
(1).官吏年老去職。 宋 王禹偁 《高閒》詩:“更待吾家婚嫁了,解龜休致未全遲。” 元 方回 《老而健貧而詩自志其喜》之一:“弱冠至休致,日須成一詩。”《明史·選舉志三》:“有學識才幹者辟赴中書,與年老者參用之。十年以後,老者休致,而少者已熟於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羅剎海市》:“遂上疏乞休致,不許;又告休沐,乃給三月假。”近代史資料增刊《太平天囯資料·史致諤與外國侵略者往來信函選錄》 祁龍威 說明:“ 史致諤 ‘休致’後,寄居 常州 。”
(2).泛指辭官。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十:“有中散大夫 吳執中 者,少年登科。 皇祐 初,已作秘書丞。不樂仕進,覓休致。” 清 褚人穫 《堅瓠五集·神仙太守》:“ 華亭 張東海 為 南安 太守,律己愛物,大得民和。壯年休致,子皆成名,殊無一事累心。”
方直
(1).指人品端方正直。 漢 陸賈 《新語·慎微》:“然後忠良方直之人,則得容於世而施於政。”《南史·蔡興宗傳》:“時上方盛淫宴,虐侮羣臣……唯 興宗 以方直見憚,不被侵媟。”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一》:“ 魏知古 ,性方直。”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鴉頭》:“﹝少女﹞望見 王 ,秋波頻顧,眉目含情…… 王 素方直,至此惘然若失。”
(2).指形狀方正。 唐 元稹 《有酒》詩之二:“尚思天地之始名,一元既二分濁清,地居方直天體明。”
經義
(1) 經籍的義理
明經義諳雅故。——清· 袁枚《祭妹文》
(2) 科舉考試的一種科目,以經書文句為題,應試者作文闡明其中義理
大夫
古代官名。西周以後的諸侯國中,國君下有卿、大夫十 * ,“大夫”世襲,且有封地。後來大夫成為一般任官職者的稱呼
孤之過也,大夫何罪。——《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歸來撫劍星斗近,老去援琴山水深李處權《歲晚諸君送酒賦長歌以謝之》
- 空中產個胎仙出侯善淵《虞美人》
- 陰磴仍遺前臘雪,陽崖競拔千年樹高似孫《萬年山》
- 六心以殷薦陸雲《答吳王上將顧處微詩》
- 候晴先曬席,占濕預烘衣
- 履卑懼名高,居群忌行獨戴表元《大名元復初郎中攜示感遇五言八章次韻並陳東》
- 稍覺前川近,徐驚後樹低
- 盡展冰奩玉鑒,要看瑤台銀闕,萬里冷浮光盧炳《水調歌頭》
- 如今曉得,更莫爭閒氣馮時行《驀山溪(村中閒作)》
- 大教護微旨,哲人生令孫歐陽詹《李評事公進示文集因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