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歐陽詹的《李評事公進示文集因贈之》
全文:
風雅不墜地,五言始君先。
希微嘉會章,杳冥河梁篇。
理蔓語無枝,言一意則千。
往來更後人,澆盪醨前源。
傾筐實不收,樸樕華爭繁。
大教護微旨,哲人生令孫。
高飆激頹波,坐使橫流翻。
昔日越重阻,側聆滄海傳。
逮茲覿清揚,幸睹青琅編。
泠泠中山醇,片片昆丘璠。
一杯有餘味,再覽增光鮮。
對寶人皆鑒,握鞶良自妍。
吾其告先師,六義今還全。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大教
(1).重要的教導和訓戒。《禮記·樂記》:“五者,天下之大教也。” 南朝 宋 顏延之 《皇太子釋奠會作》詩:“肆意芳訊,大教克明。”
(2).尊稱別人的教言。與人接談或書信中所用的套語。《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一路問來,果然問著,今幸得接大教。” 陳啟泰 《致繆荃孫書》:“辱大教,存注甚厚,且誦且荷。”
(3).指佛教。 晉 無名氏 《蓮社高賢傳·慧遠法師》:“初是大教流行 江 東,經卷未備,禪法無聞,律藏多闕。”
即南交。指南方邊遠地帶。《大戴禮記·五帝德》:“南撫 交阯 大教。” 俞樾 《諸子平議·大戴禮記二》:“大教即大交也。《通鑑》前編引《書大傳》,‘中祀大郊’與‘秋祀柳穀’、‘冬祀幽都’對文, 鄭 注曰:南交稱大交。《書》曰:宅南交。然則大交為南方之地,猶柳穀為西方之地,幽都為北方之地也。此作大教者,‘教’與‘交’聲近。”參見“ 南交 ”。
微旨
亦作“ 微恉 ”。亦作“ 微指 ”。1.精深微妙的意旨。 漢 許慎 《<說文解字>敘》:“究洞聖人之微恉。”《後漢書·徐防傳》:“ 孔聖 既遠,微旨將絶,故立博士十有四家,設甲乙之科,以勉勸學者。” 唐 李翰 《殷太師比干碑》:“夫子稱 殷 有三仁,豈無微旨?” 宋 葉適 《沉仲一墓志銘》:“有 彬老 者,北游 程 氏師生間,得性命微旨,經世大意。” 清 方苞 《又書<封禪書>後》:“蓋謂傳所稱封禪者七十二君,本無稽之言,但以是致怪物與神通,則舉之不以其事,而上古封禪之有無,又不足辨矣。此 子長 之微指也。”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書>與<詩>》:“其序列先後, 宋 人多以為即 孔子 微旨所寓,然古詩流傳來久,篇次未必一如其故,今亦無以定之。”
(2).隱而未露的意願。《漢書·翟方進傳》:“奏事亡不當意,內求人主微指以固其位。”《宋書·恩倖傳·徐爰》:“ 爰 便僻善事人,能得人主微旨。” 宋 陸游 《南唐書·周宗傳》:“一日, 烈祖 臨鏡理白髮,太息曰:‘功業成而吾老矣,奈何!’ 宗 適侍側,悟微指,乃請如 廣陵 ,諷 讓皇 以禪代事。” 尚秉和 《北京政府成立》:“時北洋老將數十人,統兵十餘萬,胥聽內閣指撝,無或違,然內閣微恉鮮能明也。”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動
(2) 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3) 與人的關係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歐陽詹名句,李評事公進示文集因贈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