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題吾自己一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戲題吾自己一律原文

修已治人非兩事,作君當識作師並。

未能民物復其性,肯以詩文炫自鳴。

慚愧之中朝與夕,較量無外雨和晴。

戲題七字胥實語,吾老矣而竟底成。

詩詞問答

問:戲題吾自己一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戲題吾自己一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戲題吾自己一律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六十二

參考注釋

治人

(1).統治他人。《孟子·滕文公上》:“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宋 曾鞏 《思政堂記》:“正己而治人,故謂之政。” 王闓運 《<老子注>序》:“觀其詞意,務欲勝民、久國、治人、用道。”

(2).指治理國家的人才。《荀子·君道》:“有治人,無治法……故法不能獨立,類不能自行。” 宋 秦觀 《任臣上》:“ 李石 當國,薦弟 福 可任治人,繇監察御史為戶部侍郎。” 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原法》:“有治法而後有治人。”

作師

興兵。《國語·魯語下》:“天子作師,公帥之,以征不德。”

工匠;匠師。《百喻經·詐稱眼盲喻》:“昔有工匠師,為王作務,不堪其苦,詐言眼盲,便得脫苦。有餘作師聞之,便欲自壞其目,用避苦役。”《北史·藝術傳下·蔣少游》:“又 少游 微,因工藝自達,是以公私人望,不至相重,唯 高允 、 李沖 ,曲為體練。 孝文 、 文明太后 嘗因密宴謂百官曰:‘本謂 少游 作師耳, 高允 老公乃言其人士。’”

民物

(1).泛指人民、萬物。 漢 蔡邕 《陳太丘碑》:“神化著於民物,形表圖於丹青。” 宋 張孝祥 《與明守趙敷文書》:“執事以慈惠之師,有來作牧,布宣德意,使田野按堵,民物康阜。”《清史稿·世祖紀二》:“朕親政以來,夙夜兢業,每期光昭祖德,蚤底治平,克當天心,以康民物。”

(2).民眾的財物。《後漢書·翟酺傳》:“帑藏單盡,民物彫傷。”《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天作淫雨, 冀州 水出,漂沒民物。”

(3).猶民情、風俗。《宋書·武帝紀下》:“古之王者,巡狩省方,躬覽民物,搜揚幽隱,拯災卹患。” 宋 蘇舜欽 《先公墓志銘》:“既省政,惡民物之薄。” 明 申涵光 《宿金提驛》詩:“暫宿 恆 南驛,重悲 薊 北天。山河仍故國,民物憶初年。”

詩文

(1).指詩歌。《文選·劉楨<贈五官中郎將>詩之二》:“望慕結不解,貽爾新詩文。” 李周翰 註:“新詩文,則此詩也。”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詞采》:“曲文之詞采,與詩文之詞采非但不同,且要判然相反。”

(2).指《詩經》的文字。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比興》:“《詩》文弘奧,包韞六義。”

(3).詩和文。 唐 韓愈 《唐故國子司業竇公墓志銘》:“尚書於 大曆 初名能為詩文,及公為文,亦最長於詩。” 明 焦竑 《玉堂叢語·任達》:“少孤力學,能詩文,好權略,每論事,輒傾其座人。”《新華文摘》1983年第7期:“嫁一個會種田的男子漢,最好會彈唱,又會做詩文。”

自鳴

自我表白;自我顯示。 唐 韓愈 《送孟東野序》:“抑將窮餓其身,思愁其心腸,而使自鳴其不幸邪?”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兵部·兵部郎敘功》:“先外祖既不自鳴,言路亦無為稱薦者。” 梁啓超 《新史學·中國史學萃·論書法》:“吾壹不解夫 中國 之史家,果據何主義,以衡量天下古今事物,而敢囂囂然以書法自鳴也。”

慚愧

(1) 因有缺點或錯誤而感到不安;羞愧

(2) 幸運,僥倖

那王俊得知這個訊息,叫聲慚愧,幸而預先走脫了。——《蕩寇志》

中朝

(1).臨朝之時。《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昭王 臨朝嘆息, 應侯 進曰:‘臣聞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今大王中朝而憂,臣敢請其罪。’”

(2). 漢 代朝官自 武帝 以後有中朝、外朝之分。中朝即內朝。《漢書·劉輔傳》:“羣臣莫知其故。於是中朝將軍 辛慶忌 ,右將軍……俱上書。”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中朝,內朝也。大司馬、左右前後將軍、侍中、常侍、散騎諸吏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為外朝也。”

(3).朝廷;朝中。《三國志·魏志·杜畿傳》:“中朝苟乏人,兼才者勢不獨多。” 唐 劉長卿 《集梁耿開元寺所居院》詩:“豈得長高枕,中朝正用才。”《孽海花》第六回:“上策取 南交 ,自立為王,向中朝請封號。”

(4).指朝廷官員。 清 張際亮 《送雲麓觀察督糧粵東》詩:“ 唐 宋 中朝厭過嶺,今代軺車喜馳騁。”

(5).偏安 江 左的 東晉 、 南宋 分別稱建都中原時的 西晉 、 北宋 為“中朝”。 南北朝 時,亦稱 南朝 為“中朝”。《晉書·王隱傳》:“時著作郎 虞預 私撰《晉書》,而生長東南,不知中朝事,數訪於隱。”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長秋寺》:“﹝寺﹞亦在 延年裡 ,即是 晉 中朝時金市處。” 宋 陸游 《觀渡江諸人詩》:“中朝文有 漢唐 風,南渡詩人尚數公。”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四引 張孝純 挽 張叔夜 詩:“疇昔中朝士,簪紳仰令名。”《北齊書·王琳傳》:“ 梁 故 建寧公 琳 , 洛 濱餘胄, 沂川 舊族,立功代邸,効績中朝。”

(6).指中原。《舊唐書·文苑傳中·李邕》:“﹝ 邕 ﹞尤長碑頌。雖貶職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觀,多齎持金帛,往求其文。”《新五代史·南漢世家·劉隱》:“是時,天下已亂,中朝士人以 嶺 外最遠,可以避地,多游焉。”

(7).中原王朝。 清 時亦指 中國 。 宋 梅堯臣 《送祖擇之學士北使》詩:“中朝厚仁恩,四海望閶闔。”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一:“ 契丹 主曰:‘中朝 党進 者真驍將也。如 進 輩有幾?’虜所以固矜者,意謂 進 本虜族, 中國 無之。” 清 王韜 《變法自強下》:“我中朝素嚴海禁,閉關自守,不勤遠略。”

較量

通過比賽或打仗等方式分出雙方高低上下

較量功夫

無外

(1).謂古代帝王以天下為一家。《公羊傳·隱公元年》:“王者無外,言奔,則有外之辭也。” 何休 註:“王者以天下為家,無絶義。” 唐 杜甫 《夔州歌》之三:“羣雄競起問前朝,王者無外見今朝。”

(2).猶無窮,無所不包。《管子·版法解》:“天覆而無外也,其德無所不在。”《呂氏春秋·下賢》:“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高誘 註:“道在大能大,故無復有外。” 晉 葛洪 《抱朴子·論仙》:“天地之間,無外之大,其中殊奇,豈遽有限?”《何典》第一回:“且説這 陰山 ……其大無外,其高無比。”

(3).沒有外物。《莊子·則陽》:“除日無歲,無內無外。” 郭象 註:“無彼我則無內外也。”

(4).指遠方。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惠澤播於黎苗,威靈振乎無外。” 晉 傅玄 《喜霽賦》:“播仁風於無外。” 宋 蘇軾 《興龍節集英殿宴教坊詞·小兒致語》:“若帝之初,達四聰於無外。”

(5).猶言沒有兩樣。《晉書·刑法志》:“ 江 左無外,蠻陬來格。” 宋 司馬光 《勸學歌》:“父教師嚴兩無外,學問無成子之罪。”

七字

指七言詩。 唐 元稹 《見人詠韓舍人新律詩因有戲贈》詩:“七字排 居敬 ,千詞敵 樂天 。” 唐 陸龜蒙 《和襲美病後春思韻》:“七字篇章看月得,百勞言語傍花開。”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引 清 許可覲 《敘事解疑》:“ 仇長文 闈戰後,忽憶 青青柳 ‘有信欲傳’之句,題七字於扇頭,以贈 許丹忱 云:‘誰將十萬快腰纏,漫道 揚州 好著鞭,不謂秋來多客思,夢魂已到玉臺前。’”

實語

(1).佛教語。謂語之稱於實,又行能與語相應者。《金剛經·離相寂滅分》:“ 如來 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敦煌變文集·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經文》:“假設虛施皆不用,言言實語唱將來。”

(2).猶實話。 清 夏燮 《中西紀事·外夷助剿》:“該酋已吐實語,謂剿賊本 中國 應辦之事。”

底成

取得成功。 明 高攀龍 《今日第一要務疏》:“臣聞天下之事,必有其機;事機一握,則百年之業可底成於一朝。”

詩詞推薦

  • 舟行六五絕

    張耒宋代〕船尾初迴轉野灣,波平天淨惜投竿。飛飛小蝶秋花晚,嘖嘖沙禽野水閒。
  •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韋虛心

    林同宋代〕父居郎省日,蒔柳向庭中。對柳如對父,那能不斂容。
  • 不寐二首

    劉克莊宋代〕□□□□聽漏籌,檐聲得得伴春愁。殘燈似喚人開□,□□□□妾護篝。昔者鶴曾為道士,俄而蜨又化莊周。要知
  • 西風

    張耒宋代〕西風吹屋絡緯鳴,星河錯落已三更。軍城傳警萬家靜,山堂含風遙夜清。雲收纖月映山盡,天轉北斗向江傾。舍南
  • 望月婆羅門引 為吹頭管張解愁賦

    王惲元代〕秋懷花索寞,悠花悠心事野花鷗邊。幾回崔九堂前。照眼故家風調,人物尚依然。按清商一曲,傾動華筵。新聲巧
    戲題吾自己一律原文_戲題吾自己一律的賞析_古詩文
  • 題淳化閣帖後

    傅野宋代〕君不見秦王一旅定兩京,武功文德致太平。晚年卻愛蘭亭字,收拾繭紙歸昭陵。前朝淳化號極治,典章文物煥日星
  • 秋日懷杓直 時杓直出牧澧州。

    白居易唐代〕晚來天色好,獨出江邊步。憶與李舍人,曲江相近住。常雲遇清景,必約同幽趣。若不訪我來,還須覓君去。開眉
  • 次韻什邡馬主簿二首

    陳造宋代〕陶謝前蹤一筆追,掀天聲價舊風馳。瑞時不數九文羽,換骨疑餐三秀芝。蜚電燭岩方左席,明珠照乘忽清漪。裹創
  • 雉子斑

    兩漢〕雉子,斑如此。之於雉梁,無以吾翁孺,雉子。知得雉子高蜚止,黃鵠蜚,之以千里,王可思。雄來蜚從雌,視子
  • 經嚴子陵釣台作四首

    龐籍宋代〕長天杳杳道冥冥,一土孤風達至精。雲若有心應有著,魚緣輕餌是輕生。何人楚澤三年放,此地家灘苯里清。應宿
  • 寒夜

    張耒宋代〕暗空無星雲抹漆,邑犬吠野人履霜。歲雲暮矣風落木,夜如何其斗插江。屋頭眠雞正寂寂,野縣嚴鼓先逢逢。摩挲
  • 游洪山寺

    李質明代〕洪山佛殿曉鳴鐘,躡蹬登臨叩遠公。綠水西來演不二,青蓮南涌透禪宗。天花亂落芙蓉外,龍藏深涵咒缽中。我欲
  • 送李尊師歸臨川

    李鹹用唐代〕蟠桃一別幾千春,謫下人間作至人。塵外煙霞吟不盡,鼎中龍虎伏初馴。除存紫府無他意,終向青冥舉此身。辭我
    戲題吾自己一律原文_戲題吾自己一律的賞析_古詩文
  • 探梅圖

    唐寅明代〕梅花爛熳小軒前,鶴氅來看雪齊天。誰識一般清意味,江南今復有逋仙。
  • 無邊風月之閣三章章五句效杜甫體並以題中字為韻·其二

    乾隆清代〕四時皆宜惟有月,滌盪精神瑩肌骨,近水樓台益清越。箕疇設以卿士占,蒿目渴賢念無竭。
  • 出山相贊

    釋紹曇宋代〕半夜逾城,六年棲雪。餓得眼花,凍得骨折。死伎窮時走出山,兒孫開眼被渠瞞。
    戲題吾自己一律原文_戲題吾自己一律的賞析_古詩文
  • 湘中寓居春日感懷

    齊己唐代〕江禽野獸兩堪傷,避射驚彈各自忙。頭角任多無獬豸,羽毛雖眾讓鴛鴦。落苔紅小櫻桃熟,侵井青纖燕麥長。吟把
  • 王獻之洛神賦帖贊

    岳珂宋代〕慶雲絢彩,河漢縈之。列星垂天,日月明之。先民授能,維聖成之。英英後先,疇其勝之。有晉大令,父而兄之。
  • 挽聶孺人

    劉克莊宋代〕已病猶蔬素,西歸不復疑。飛鳧逾嶺遠,別鶴返鄉遲。箴史傳賢女,巾褠付侍姬。白頭潘令在,應有悼亡詩。
  • 寄獻王中丞

    強至宋代〕近侍才俱傑,明公望獨尊。紀綱新獻府,德業舊王門。禮樂陪朱邸,文章落紫垣。訓辭含鼓動,氣概獨飛騫。厭直
戲題吾自己一律原文_戲題吾自己一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