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邊靜

作者:沈鯨 朝代:明代

四邊靜原文

腥膻群醜凌疆域。黎元屢遭阨。

玉帳運金符。貔貅奮威力。

合:不勞刃鏑。須臾戰克。

歌凱振雲鐃。飛章奏王國生。

詩詞問答

問:四邊靜的作者是誰?答:沈鯨
問:四邊靜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沈鯨的名句有哪些?答:沈鯨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七部 出處:六十種曲 雙珠記 第三十三出

參考注釋

腥膻

腥而膻的味道

群醜

(1).眾伴侶。《易·漸》:“夫征不復,離羣醜也。”《詩·小雅·吉日》:“升彼大阜,從其羣醜。” 鄭玄 箋:“醜,眾也。田而升大阜,從禽獸之羣眾也。”

(2). * 之眾。《後漢書·劉陶傳》:“羣醜刑隸,芟刈小民。”《晉書·陶侃傳》:“無征不剋,羣醜破滅。”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鬼哭》:“城破兵入,掃蕩羣醜。”

(3).陰陽家認為最凶的方位。《協紀辨方書·義例一》:“《蓬瀛書》曰:‘歲在四孟,太陰與大將軍合於四仲,名曰羣醜。’”

疆域

國土;國境。《荀子·君道》:“則是其人也,大用之,則天下為一,諸侯為臣……縱不能用,使無去其疆域,則國終身無故。” 晉 左思 《魏都賦》:“爾其疆域,則旁極 齊 秦 ,結湊 冀 道,開胷 殷 衞 ,跨躡 燕 趙 。” 宋 葉適 《取燕一》:“其後 蕭禧 辦理 河 東疆域,又舉數百里畀之,而 王安石 、 韓絳 不知較也。” 清 趙翼 《甌北詩話·南宋人著述未入金源》:“ 宋 南渡後…… 南宋 人詩文,則罕有傳至中原者,疆域所限,固不能即時流通。”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六節:“古代 中國 的強敵通常在北方大漠南北……擁有這種疆域的國家,必然成為 中國 北方邊境上的大敵,因為即使被 中國 戰敗,退到漠北休息一時,又可以回漠南繼續寇邊。”

黎元

百姓;民眾

遭阨

見“ 遭厄 ”。

玉帳

(1).玉飾之帳。 晉 王嘉 《拾遺記·周穆王》:“ 西王母 乘翠鳳之輦而來……共玉帳高會。” 唐 張說 《虛室賦》:“玉帳瓊宮,圖奢務豐;朱門金穴,恃滿矜隆。”

(2).主帥所居的帳幕,取如玉之堅的意思。 北齊 顏之推 《觀我生賦》:“守金城之湯池,轉絳宮之玉帳。” 唐 李商隱 《重有感》詩:“玉帳牙旗得上游,安危須共主君憂。” 明 焦竑 《焦氏筆乘續集·玉帳》:“玉帳乃兵家厭勝之方位,主將於其方置軍帳,則堅不可犯,如玉帳然。其法,出於《黃帝遁甲》,以月建前三位取之,如正月建寅,則巳為玉帳。” 清 查慎行 《擬玉泉山大閱》詩:“野曠金鉦轉,沙平玉帳鋪。”

(3).借指主將。 宋 蘇舜欽 《哭師魯》詩:“堂中坐玉帳,堂下森蛇矛。”

(4).教席前的帷帳。借指師長。 清 劉獻廷 《賀吳玉樞長公素臣入太學》詩:“異聞趨玉帳,奇字發金庭。”

金符

(1).猶符命。古代謂天賜與人君的符瑞,以為受命之憑證。《尚書璇璣鈐》:“ 湯 受金符帝籙,白狼銜鉤入 殷 朝。” 南朝 齊 孔稚珪 《褚先生伯玉碑》:“蓋事詳於玉牒,理煥於金符。”

(2).古代帝王授予臣屬的信物,包括銅虎符、金魚符、金符牌等。 南朝 齊 謝朓 《思歸賦》:“施銀黃之沃若,剖金符之陸離。” 唐 王維 《故西河郡杜太守輓歌》之二:“返葬金符守,同歸石窌妻。”《元史·百官志三》:“大都尚飲局,秩從六品。 中統 四年始置。設大使、副使各一員,俱帶金符。掌醖造上用細酒。”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三·王振鵬》:“後拜千戶,佩金符,總海運。”

貔貅

(1) 古書上說的一種兇猛的野獸

前有摯獸,則載貔貅。——《禮記·曲禮》

(2) 比喻驍勇的部隊

命貔貅之士,鳴檄前驅。——《晉書·熊遠傳》

威力

使人畏服的強大力量

輿論的威力

須臾

(1) 片刻

須臾不可離

(2) 一會兒

須臾,蛇不見了。——《三國演義》

戰克

亦作“ 戰剋 ”。戰勝。《左傳·僖公二十五年》:“戰克而王饗,吉孰大焉。”《韓非子·初見秦》:“土地廣而兵強,戰剋攻取,詔令天下。”《三國志·蜀志·劉封傳》:“將兵俱與 諸葛亮 、 張飛 等泝流西上,所在戰克。”

見“ 戰克 ”。

飛章

(1).報告急變或急事的奏章。《後漢書·李固傳》:“以 固 為議郎。而阿母宦者疾 固 言直,因詐作飛章以陷其罪,事從中下。” 唐 元稹 《陽城驛》詩:“飛章八九上,皆若珠暗投。”

(2).迅急上奏章。《後漢書·蔡邕傳》:“ 璜 遂使人飛章言 邕 質 數以私事請託於 郃 , 郃 不聽, 邕 含隱切,志欲相中。”《舊唐書·劉悟傳》:“ 從諫 深知內宮之故,乃自 潞府 飛章論之曰:‘臣聞造偽以亂真者,匹夫知之尚不可,況天下皆知乎?’” 鄭觀應 《盛世危言·電報》:“一旦有事疆傷,飛章入告。”

王國

(1)

(2) 以國王為元首的國家

(3) 借指有某種特色的領域

獨立王國

北京是腳踏車的王國

詩詞推薦

四邊靜原文_四邊靜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