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道元上人二首·其二

作者:陳鎰 朝代:元代

挽道元上人二首·其二原文

元公今歿去,令我獨懷思。

經罷惟談道,禪餘不廢詩。

雲巢孤鶴守,石洞斷猿悲。

寂寞燒香室,窗寒白月遲。

詩詞問答

問:挽道元上人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陳鎰
問:挽道元上人二首·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挽道元上人二首·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陳鎰的名句有哪些?答:陳鎰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支韻

2. 元公號雲巢

參考注釋

懷思

懷念;思念。《左傳·昭公七年》:“孤與其二三臣,悼心失圖,社稷之不皇,況能懷思君德。”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謝惠連<贈別>》:“風雪既經時,夜永起懷思。” 宋 蘇軾 《朱壽昌梁武懺贊偈》:“生及七歲,而母捨去,長大懷思,涕泣追求。”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鳳》:“日切懷思,繫於魂夢。” 李大釗 《“今”與“古”》:“他們往往發傷時的慨嘆,動懷古的幽情……把終生的情感心神,都用在過去的懷思。”

談道

談說義理。 明 歸有光 《送狄承式青田教諭序》:“ 青田 在萬山中,足以讀書談道,優遊自適。”

雲巢

(1).高處的鳥窠。《文選·張協<七命>》:“仰傾雲巢,俯殫地穴。” 呂向 註:“雲巢,高巢也。” 宋 陸游 《秋思》詩之六:“露濃乍警雲巢鶴,風勁先凋玉井桐。”

(2).隱居修道之處。 宋 陸游 《書懷》詩:“ 青城 結雲巢,擬住三千年。” 宋 楊萬里 《過土筧岡》詩:“衰年走塵鞅,何計返雲巢。” 元 虞集 《為汪華玉題所藏<長江萬鴉圖>》詩:“雲巢幽人愛 江 渚,抽思揮毫寫橫素。”

孤鶴

(1).孤單的鶴。 隋煬帝 《舍舟登入示慧日道場玉清玄壇德眾》詩:“孤鶴近追羣,啼鶯遠相喚。” 唐 武元衡 《立秋日與陸華原於縣界南館送鄒十八》詩:“風入 昭陽 池館秋,片雲孤鶴兩難留。” 宋 蘇軾 《後赤壁賦》:“適有孤鶴,橫 江 東來。” 元 於石 《我從山中游》詩:“柴扉不敢敲,恐驚孤鶴醒。徘徊踏月明,倚仗看松影。”

(2).比喻孤特高潔之人。 唐 皇甫曾 《秋夕寄懷契上人》詩:“已見槿花朝委露,獨悲孤鶴在人羣。” 宋 王禹偁 《酬种放徵君一百韻》:“ 王績 婦未娶,介潔翹孤鶴。”

石洞

岩洞。 北周 庾信 《明月山銘》:“風生石洞,雲出山根。” 唐 曹唐 《小遊仙詩》之八三:“石洞沙溪二十年,向明杭日夜朝天。” 元 劉詵 《征夫嘆》:“賊來多如雲,石洞穿千嶅。”《廣西風物誌·榕蔭古渡》:“對岸一山,卓然獨秀,山上有一天然貫穿的石洞,名叫 穿岩 。”

斷猿

孤獨悲啼之猿。 唐太宗 《遼東山夜臨秋》詩:“連山驚鳥亂,隔岫斷猿吟。” 唐 孟郊 《車遙遙》詩:“旅雁忽叫月,斷猿寒啼秋。” 唐 溫庭筠 《上令狐相公啟》:“叫非獨鶴,欲近 商陵 ;嘯類斷猿,況隣 巴峽 。” 明 高啟 《送賈麟歸江上》詩:“別淚紛紛逐斷猿,貧交無贈只多言。”

寂寞

(1) 冷清孤單;清靜

寂寞難耐

(2) 靜寂無聲

香室

佛教語。本為佛祖 釋迦牟尼 的居室,後泛指佛堂經殿等燒香拜佛之所。《根本說一切有部毘柰耶雜事》卷二六:“爾時世尊遂便作意,即以右足踏其香殿。”原註:“西方名佛所住堂,為健陀俱知,健陀是香,俱知是室。此是香室香臺香殿之義。不可親觸尊顏,故但喚其所住之殿,即如此方玉階陛下之類。” 明 屠隆 《綵毫記·展叟單騎》:“香室清齋,償盡淒涼債。”

白月

(1).皎潔的月光。 唐 劉長卿 《宿北山禪寺蘭若》詩:“青松臨古路,白月滿寒山。” 唐 孟郊 《尋裴處士》詩:“遠心寄白月,華髮廻青春。”

(2).見“ 白分 ”。

詩詞推薦

挽道元上人二首·其二原文_挽道元上人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