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佳人)原文
煙柳疏疏人悄悄,畫樓風外吹笙。倚闌聞喚小紅聲。
薰香臨欲睡,玉漏已三更。
坐待不來來又去,一方明月中庭。
粉牆東畔小橋橫。
起來花影下,扇子撲飛螢。
詩詞問答
問:臨江仙(佳人)的作者是誰?答:李石
問:臨江仙(佳人)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臨江仙(佳人)是什麼體裁?答:詞
李石臨江仙(佳人)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被疏疏落落的柳樹掩映著的畫樓靜悄悄的,只聽見有人在吹笙。一曲過後倦倚著欄桿,;一會兒,她低聲呼喚侍兒小紅。去為她薰香整被,因為已是三更時分。
等待的人怎么也不來,來了卻又走,月色將庭中景物照的清晰明亮。粉色院牆的東邊小橋橫跨水面。起身在庭中花影下,扑打著飛螢。
注釋
玉漏:古代計時漏壺的美稱。
三更:三更又名子時,古代時間名詞。三更就是半夜,而三更天則是三更附近,也就是在當天的23:00~第二天1:00。
中庭:庭院;庭院之中。
詩文賞析
這首《臨江仙·佳人》是描寫了月夜下少婦的情態的。詞一開頭就寫出特定環境中的特定的人 :“煙柳疏疏人悄悄,畫樓風外吹笙 。”疏疏落落的柳樹掩映下,有一座畫樓 ,樓上住著佳人,周圍靜悄悄地,只聞有人在吹笙,——當然是這位佳人。按距離觀察的,所以笙聲似由“ 風外”傳來。“笙”是一種簧管樂器,可奏出哀怨的音調 。南唐中主李璟的《 山花子》詞,寫婦女思念遠出的丈夫,午夜夢回,獨自吹笙,倍感淒涼,中有句雲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乾 。”這首詞中的“ 佳人”,身份與李璟筆下的這位婦女並不相同,但因思念所愛而“ 小樓吹徹玉笙寒”、來抒發心中哀怨的做法 ,是相似的。“倚欄聞喚小紅聲”句的“倚欄”,與李璟詞中的“ 倚闌乾”心境相似。雖然不一定流著簌簌的淚珠 。她吹罷了笙 ,倦倚欄桿;一會兒 ,她低聲呼喚侍兒小紅。“薰香臨江睡,玉漏已三更。”是讓侍從小紅去為她薰香整被,因為夜已深了,她想去睡覺了 。古代富貴人家婦女多用香料熏被子,猶如今日的灑上一點香水,感到舒爽而易入睡 。《西廂記》寫鶯鶯由於對張生思念,而難以入睡,對紅娘唱道:“翠被生寒壓繡裀,休將蘭麝熏。將蘭麝熏盡,則索自溫存”,由反面可見此點。這上片以時間為順序,寫了畫樓上佳人的吹笙、倚欄、喚侍兒熏被,純粹是外部動作,沒有絲毫的心理描寫;但主人公的情懷是那么淒涼哀怨,依然透紙而出。
上片對佳人活動的描寫儘管極清晰,但是,她與所懷念的人的關係,仍不清楚了。這有待於下片的進一步描寫敘述與說明。進入第二片時,我們看到,女主人公並沒有沿著上片的線索發展下去,而是朝另外一個方向發展 。“坐待不來來又去”二句,寫她的心理活動 ,她看到的夜色 。本來,分付了侍兒準備衾枕,就應該走向臥房;但是卻沒有,她驀然湧起了傷感之事:自己等待的人兒,怎么也不來;來了卻又走了 。這當然不是此一瞬間的事 ,而是指很久以來的事 。那么,這位男子並非她的丈夫,而是她的情人,就比較清楚。想到了心愛的人不來的懊惱事以後,她再也睡不著覺了,她的注意力移到了庭院中來。只見一庭月色 ,把周圍景物照得如此清晰。“一方明月中庭”,沿用劉禹錫《生公講堂》詩句“一方明月可中庭”。“ 粉牆東畔小橋橫 ”,就是月色下所見的景色。
她按捺不住了,“起來花影下,扇子撲飛螢。”在花下撲流螢以分散思緒,排遣苦悶。這種情景,杜牧在詩中描述過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秋夕》)杜牧寫的是一位宮女,她也以扇子撲流螢來排遺苦悶?因為此時此地,除此以外,實在也沒有更多的排遣方法了——要不就是呆呆的坐著。第二片,心理描寫仍然是不多的,還是以寫景和外部動作為主;但是主人公內心情懷是痛苦,卻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
評析完這首詞,女主人公“佳人”的形象,就浮現在我們的眼前:在那個明月之夜,她懷念情人,吹笙抒怨,三更過後還無法入睡;看到一庭月色,就起來用扇子扑打飛螢,以排遣胸中苦悶。整首詞動作描寫豐富。主人公的動作是井然有序,都能找到心理的依據。因此這首詞寫人的特點,就是通過動作表現思想感情。幾個鏡頭,形象鮮明優美。作者將佳人活動安排於月夜之中 ,人物與景物交融 、契合,相得益彰。自描性的語言突出 ,流暢而雋快 ,切合《臨江仙》曲牌的調性特點。
標籤:寫人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向月明看。
- 朱顏那有年年好,逞艷游、贏取如今韓疁《高陽台·除夜》
- 楊柳千條拂面絲,綠煙金穗不勝吹。
- 閉心塞意,不高瞻覽者,死人之徒也哉。王充《論衡·卷十三·別通篇》
- 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
- 居庸關上子規啼,飲馬流泉落日低。
- 佳期悵何許,淚下如流霰
-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老子《老子·德經·第四十四章》
- 樹柤梨橘柚者,食之則甘,嗅之則香;樹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樹。韓非及後人《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 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佚名《易傳·象傳上·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