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郎中赴闕原文
明公才氣本雄傑,晚戴儒冠腰拖紳。
講劍妙傳色踐術,工書兼得伯英筋。
外台共嘆郎潛久,中檢行膺帝命新。
司列不煩詢治狀,幾州欒社有遺仁。
詩詞問答
問:送張郎中赴闕的作者是誰?答:張方平
問:送張郎中赴闕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送張郎中赴闕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張方平的名句有哪些?答:張方平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詞韻第六部
參考注釋
明公
舊時對有名位者的尊稱。《東觀漢記·鄧禹傳》:“明公雖建蕃輔之功,猶恐無所成立。” 唐 元稹 《酬李十六》詩:“明公將有問,林下是靈龜。”《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得明公提攜,萬千之幸!”
才氣
才華、才情
這個業務上很有才氣的女專家
雄傑
(1) 才能出眾
雄傑之士
(2) 非常傑出的人物
一代雄傑
儒冠
(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沛公 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 沛公 輒解其冠,溲溺其中。” 唐 韓愈 《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猶思脫儒冠,棄死取先登。”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 鄧生 ﹞詬公謂:‘若乃養馬,而我職弟子員,冠儒冠。’”
(2).借指儒生。 唐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宋 王禹偁 《謝宣賜表》:“儒冠之榮,無以加此。” 清 方文 《送蕭賡九北歸》詩:“ 長乾 一見喜且悲,儒冠端被虛名誤。”
拖紳
亦作“拕紳”。1.引大帶於朝服之上。《論語·鄉黨》:“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拖, 唐 石經本作“扦”。 朱熹 集註:“病臥不能著衣束帶,又不可以褻服見君,故加朝衣於身,又引大帶於上也。”《漢書·龔勝傳》:“ 勝 稱病篤,為牀室中戶西南牖下,東首加朝服拕紳。”
(2).借指大臣生病。 唐 柳宗元 《祭李中丞文》:“拖紳遽聞,卷衣已復。” 唐 劉禹錫 《許給事見示哭工部劉尚書詩因命同作》:“榮耀初題劍,清羸已拖紳。”
(3).指綬帶。《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舵牙當執板,繭纜是拖紳,這是榮耀的下梢頭。”
講劍
講論劍術。泛指講武。 唐 韓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會聯句》:“摛文揮月毫,講劍淬霜鍔。”
伯英
東漢 書法家 張芝 的字。 南朝 齊 蕭子良 《答王僧虔書》:“ 伯英 之筆,窮神盡意。” 唐 錢起 《送外甥懷素上人歸鄉侍奉》詩:“能翻梵王字,妙盡 伯英 書。”
外台
(1).官名。 後漢 刺史,為州郡的長官,置別駕、治中,諸曹掾屬,號為外台。《後漢書·方術傳上·謝夷吾》:“﹝ 謝夷吾 ﹞爰牧 荊州 ,威行邦國……尋功簡能,為外臺之表。”
(2).官名。蘭台。《三國志·魏志·王肅傳》“ 明帝 時大司農 弘 農 董遇 等,亦歷注經傳,頗傳於世”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蘭臺為外臺,秘書為內閣,臺、閣一也。”
(3).官名。 漢 因 秦 制,置謁者為外台。參見“ 三臺 ”。
郎潛
漢 顏駟 自 文帝 時為郎,歷 景帝 至 武帝 , 駟 已龐眉皓髮,三世不遇,老於郎署。見《漢武故事》。後以“郎潛”謂老於郎署。喻為官久不升遷。 漢 張衡 《思玄賦》:“尉尨眉而郎潛兮,逮三葉而遘 武 。” 宋 司馬光 《和吳仲庶寄吳瑛比部安道之子》:“龐眉尚有郎潛者,狥祿憂生直可嗟。” 清 錢謙益 《祭王二溟方伯文》:“兄為松柏,我若蘿蔦。兄在先朝,郎潛已老,我官詞垣,載筆搜討。”
檢行
(1).檢正行為。 漢 王充 《論衡·答佞》:“在人君位者,皆知九德之可以檢行,事效可以知情。”
(2).查驗巡行。《後漢書·方術傳上·任文公》:“ 哀帝 時,有言 越雟 太守欲反,刺史大懼,遣 文公 等五從事檢行郡界,潛伺虛實。”《北史·蠻傳》:“ 永平 初, 東荊州 表太守 桓叔興 前後招慰 大陽蠻 歸附者一萬七百戶,請置郡十六、縣五十,詔前鎮東府長史 酈道元 檢行置之。”《宋書·文帝紀》:“京邑大水,乙卯,遣使檢行賑贍。”
(3).操行。《北齊書·皮景和傳》:“少子 宿達 , 武平 末太子齋帥,有才藻檢行。”
帝命
(1).猶天命。天帝的意志。《詩·大雅·文王》:“有 周 不顯,帝命不時。”
(2).天子的命令。《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夔 典樂,和神人; 龍 作納言,出入帝命。” 南朝 宋 顏延之 《祭屈原文》:“惟 有宋 五年月日, 湘州 刺史 吳郡 張邵 恭承帝命,建旟舊 楚 ,訪懷沙之淵,得捐珮之浦。” 明 劉基 《官箴上》:“慈匪予愛,帝命溥時;威匪予憎,國有恆規。”
不煩
(1).無須煩勞。《荀子·彊國》:“佚而治,約而詳,不煩而功,治之至也。”《南史·宋武帝紀》:“後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任宰相,母后不煩臨朝。”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三:“公慨然曰:‘ 唐子方 自有平生,他日斷不煩諸君曲筆。’後果殉難。”
(2).不急躁。《文選·宋玉<高唐賦>》:“澹清靜其愔嫕兮,性沉詳而不煩。” 李善 註:“不煩,不躁也。”
(3).不煩冗。《淮南子·主術訓》:“法省而不煩。” 高誘 註:“煩,多也。” 宋 龔鼎臣 《東原錄》:“然 秩 ( 劉秩 )書太略, 白 ( 宋白 )書太煩。不煩不略,最為適中者, 佑 ( 杜佑 )書也。”
治狀
施政的成績。《漢書·王尊傳》:“﹝ 鄭寬中 ﹞舉奏 尊 治狀,遷為 東平 相。”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刑部·籍沒奸黨》:“﹝ 李鑑 ﹞為吾邑令,治狀不知云何。” 清 顧炎武 《菰中隨筆·郡吏當用士人》:“故治狀之顯著者,常必由之。”
欒社
見“ 欒公社 ”。
遺仁
謂因遺漏而未及仁愛。 唐 任華 《西方變畫贊》:“泣對靈相,祗感遺仁。” 明 沉榜 《宛署雜記·志遺八》:“天地有遺仁,日月有遺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