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宋安民失解原文
寒林經雨葉全彫,莫向茅齋怨寂寥。
小杜科名縱濡滯,老元詩律尚嫖姚。
窮營敗屋堪容膝,病策寒藤勝折腰。
紬史翻經有成約,不應從此厭招邀。
詩詞問答
問:贈宋安民失解的作者是誰?答:周孚
問:贈宋安民失解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贈宋安民失解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周孚的名句有哪些?答:周孚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蕭韻
參考注釋
寒林
(1).稱秋冬的林木。 晉 陸機 《嘆逝賦》:“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翹而有思。” 唐 王維 《過李揖宅》詩:“客來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趙學士探梅》詩之二:“靜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慾看 壽陽 粧。” 瞿秋白 《餓鄉紀程》六:“車站前一片大曠場,四圍寒林蕭瑟,曉霜猶凝,颼颼的西北風吹著落葉掃地作響,告訴我們已經到了北國寒鄉了。”
(2).梵語音譯。棄屍之處。 唐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七:“屍陀林,正言屍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側,死人多送其中。今總指棄屍之處名‘屍陀林’者,取彼名之也。”
茅齋
亦作“茆齋”。茅蓋的屋舍。齋,多指書房、學舍。《南齊書·劉善明傳》:“﹝ 善明 ﹞質素不好聲色,所居茅齋斧木而已,牀榻几案不加剗削。” 唐 孟浩然 《西山尋辛諤》詩:“竹嶼見垂釣,茅齋聞讀書。”《剪燈餘話·幔亭遇仙錄》:“遙知置向茆齋里,夜夜虹光貫紫虛。” 清 唐孫華 《抱灌軒雜興》詩之一:“野岸青蕪合,茅齋白日長。”
寂寥
(1) 空廓
寂寥無人。——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2) 寂靜;無人倍伴的,獨自一人的
小杜
(1).稱 漢 杜延年 。 延年 , 杜周 子,亦明法律,持刑以寬。 南朝 梁 沉約 《授蔡法度廷尉制》:“ 漢 代律書,出乎 小杜 。”
(2).稱 唐 杜牧 。《新唐書·杜牧傳》:“ 牧 於詩,情致豪邁,人號為‘小杜’,以別 杜甫 雲。” 宋 蘇舜欽 《霅上》詩:“ 小杜 有靈應羨我,今為閒客此閒行。” 清 孔尚任 《紅橋》詩:“可惜同游無 小杜 ,撲襟絲雨總銷魂。” 郁達夫 《自題<乙卯集>》詩之一:“枉拋心力著書成,贏得清狂 小杜 名。”
科名
科舉考中而取得的功名
濡滯
遲延;猶豫不決
將軍欲通媒妁,呼吸可行,何必如此濡滯。——《禪真後史》
詩律
詩的格式和韻律
嫖姚
(1).勁疾貌。 宋 楊萬里 《澹庵坐上觀顯上人分茶》詩:“銀瓶首下仍尻高,注湯作字勢嫖姚。” 元 傅若金 《題張齊公祠》詩:“總説 霽雲 能慷慨,兼聞 去病 最嫖姚。”
(2).指 霍去病 。 南朝 梁 范雲 《效古》詩:“昔事前軍幕,今逐 嫖姚 兵。” 唐 杜甫 《後出塞》詩之二:“借問大將誰?恐是 霍嫖姚 。” 清 侯方域 《為司徒公與寧南侯書》:“ 匈奴 未滅,何以家為?生平審處,豈後 嫖姚 。”
容膝
僅容兩膝。形容居室狹小
審容膝之易安。——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寒藤
枯藤。 北周 庾信 《奉報窮秋寄隱士》詩:“秋水牽沙落,寒藤抱樹疎。” 唐 杜甫 《解悶》詩之八:“不見高人 王右丞 , 藍田 丘壑蔓寒藤。” 宋 楊萬里 《浯溪賦》:“挽寒藤而垂足,照衰容而下窺。”
折腰
(1) 彎腰行禮,現引申作“傾倒”意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毛 * 《沁園春·雪》
(2) 屈身事人
不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梁· 蕭統《文選·陶淵明傳》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翻經
(1).指翻譯佛經。 隋 杜寶 《大業雜記》:“門南 洛水 有 翊津橋 ,通翻經道場。” 唐 溫庭筠 《訪知玄上人遇暴經因有贈》詩:“ 客兒 自有翻經處,江上秋來蕙草荒。”按, 客兒 , 謝靈運 小字。
繙經:1.猶讀經。 清 徐增 《送中洲大師往廬山》詩:“繙經悟空假,繕性了真妄。” 清 唐孫華 《長椿寺拜瞻明慈聖李太后御容恭賦四十韻》:“繙經梵夾字,爇鼎水沉煙。”
(2).台名。在今 江西省 臨川市 。 南朝 宋 謝靈運 為 臨川 內史,於府治南 寶應寺 翻《涅槃經》,因鑿池為台,植白蓮池中,名其台曰 翻經台 。 唐 顏真卿 有《撫州寶應寺翻經臺記》。
成約
已有的約定或條約。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蘇大璋》:“謂其自許之確如此,必將與試官有成約,萬一果然,乞究治之。” 清 馬建忠 《適可齋記言·復李伯相札議中外官交涉儀式洋貨入內地免厘稟》:“今彼既不滿於舊約,欲有改易,我亦何必拘守成約,不肯增刪,自可乘此機關,與之商酌。” 沙汀 《淘金記》九:“何況自以為有過成約,要想斷念,也就更困難了。”
不應
(1).不回響;不應和。《墨子·旗幟》:“當應鼓而不應,不當應而應鼓,主者斬。”《荀子·正論》:“彼將聽唱而應,視儀而動……不應不動,則上下無以相有也。”
(2).不回答;不答應。《孟子·公孫丑下》:“ 孟子 去 齊 ,宿於 晝 ,有欲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應,隱几而臥。”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儘夫人問當,夫人説話,不應一句。” 清 王韜 《淞隱漫錄·陳霞仙》:“女力勸之納簉室,生終不應,曰:‘百歲歡娛,能有幾何,豈可使他人間之哉!’”
(3).不符合;不應驗。《韓非子·存韓》:“若臣斯之所言有不應事實者,願大王幸使得畢辭於前,乃就吏誅不晚也。”《淮南子·原道訓》:“風興雲蒸,事無不應。”
(1).不應該。 宋 蘇軾 《水調歌頭·丙辰中秋作此篇兼懷子由》詞:“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古今小說·李公子救蛇獲稱心》:“千載難消亡國恨,不應此地著 鴟夷 。”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甄后》:“仙人不應若是。”
(2).不須。 宋 王安石 《酬宋廷評請序解經詩》:“訓釋雖工君尚少,不應急務世人傳。” 宋 蘇軾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詞:“ 西州 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宋 周文璞 《贈趙子野歌》:“書來不應寄他物,只要秋林一雙笛。”
(3).不是。 宋 黃庭堅 《王立之詩報梅花已落盡次韻戲答》:“定是 沉郎 作詩好,不應春能生許愁。” 宋 陳師道 《十五夜月》詩:“不應明白髮,似欲勸人歸。” 宋 陸游 《九月晦日》詩:“自是老來多感慨,不應蕭瑟為秋風。”
(4).不曾;未嘗。 唐 韓翃 《送客之江寧》詩:“春流送客不應賒,南入 徐州 見柳花。” 宋 晁補之 《洞仙歌·詠菊》詞:“不應夸絶艷,曾妬春華,因甚東君意不到?” 宋 辛棄疾 《新荷葉·再和趙德莊韻》:“細數從前,不應詩酒皆非。”
(5).不知;不顧。 宋 陳師道 《河上》詩:“還家慰兒女,歸路不應長。” 宋 謝薖 《定風波·七夕莫莫堂席上呈陳虛中》詞:“寂寞江天正雲霧,回顧,不應中有少微星。” 宋 周紫芝 《臨江仙·送光州曾使君》詞:“只愁飛詔下青冥,不應霜塞遠,橫槊看詩成。”
(6).古代法律名詞。謂非有意犯罪。 元 關漢卿 《金線池》第四折:“失誤了官身,本該扣廳責打四十,問你一個不應罪名。” 元 孫仲章 《勘頭巾》第三折:“怎么把我也問個不應。”《水滸傳》第三回:“原告人保領回家,鄰佑杖斷有失救應。房主人並下處鄰舍止得個不應。”
從此
(1) 從那個時候起
王大伯從此負擔更重了
(2) 從那個地方起或從那個時候起
招邀
亦作“ 招要 ”。邀請。 南朝 宋 謝惠連 《泛湖歸出樓中翫月》詩:“輟策共駢筵,並坐相招要。” 唐 李白 《寄上吳王》詩之三:“灑掃 黃金臺 ,招邀青雲客。” 宋 蘇軾 《越州張中舍壽樂堂》詩:“高人自與山有素,不待招邀滿庭戶。” 清 陳廷敬 《施愚山見寄長歌和答》:“憶昔相逢客京輦,城南華徑紛招要。” 葉敬常 《割雲亭雅集》詩:“瓊樓玉宇最高處,文酒招邀樂不支。”
詩詞推薦
虛廓園海棠爛若朝霞,歸有感呈園主人三首·其三
方仁淵〔清代〕十二瓊樓縹渺身,絳雲出岫絕輕塵。漢庭不少陳思筆,一賦何能竟感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