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沛望歌風台

作者:石寶 朝代:明代

過沛望歌風台原文

三王久不作,淳風變縱橫。

兵戈入戰國,耆宿填秦坑。

天賜赤帝子,龍泉定昇平。

豈獨體貌異,聖度疇與京。

功成歸故里,慷慨道平生。

意氣自雄俊,歌詞亦崢嶸。

至今千載下,聞者心膽明。

是宜冠庶物,直與商周並。

帝子乘龍升,故台未全平。

台下春草綠,時鳥間關鳴。

猛士安在哉,四海復永清。

仰見雲飛揚,溯風有餘情。

詩詞問答

問:過沛望歌風台的作者是誰?答:石寶
問:過沛望歌風台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石寶的名句有哪些?答:石寶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庚韻 出處:熊峰集卷一

參考注釋

三王

(1).指 夏 、 商 、 周 三代之君。(1) 夏禹 、 商湯 、 周武王 。《穀梁傳·隱公八年》:“盟詛不及三王。” 范寧 註:“三王,謂 夏 、 殷 、 周 也。 夏後 有 鈞臺 之享, 商湯 有 景亳 之命, 周武 有 盟津 之會。”(2) 夏禹 、 商湯 、 周文王 。《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 趙岐 註:“三王, 夏禹 、 商湯 、 周文王 是也。”(3) 商湯 、 周文王 、 周武王 。《尸子》卷下:“ 湯 復於 湯丘 , 文王 幽於 羑里 , 武王 羈於王門; 越王 棲於 會稽 , 秦穆公 敗於 崤塞 , 齊桓公 遇賊, 晉文公 出走,故三王資於辱,而五霸得於困也。”

(2).指 周 之 太王 、 王季 、 文王 。《國語·周語下》:“以太蔟之下宮,布令於 商 ,昭顯文德,底 紂 之多罪,故謂之宣,所以宣三王之德也。” 韋昭 註:“三王, 太王 、 王季 、 文王 也。”

(3). 王 姓三名人之合稱。(1) 漢 之 王奉光 、 王商 、 王鳳 。《漢書·王商史丹等傳贊》:“自 宣 、 元 、 成 、 哀 外戚興者, 許 、 史 、三 王 、 丁 、 傅 之家,皆重侯累將。” 顏師古 註:“三王,謂 邛成侯 及 商 、 鳳 三家也。” 邛成侯 , 王奉光 的封爵。(2) 漢 之 王尊 、 王章 、 王駿 。《漢書·王吉傳》:“先是京兆有 趙廣漢 、 張敞 、 王尊 、 王章 ,至 駿 皆有能名,故京師稱曰:‘前有 趙 、 張 ,後有三 王 。’” 晉 潘岳 《西征賦》:“ 趙 張 三 王 之尹京, 定國 釋之 之聽理。”(3) 唐 之 王珣 、 王璵 、 王瑨 。《新唐書·王珣傳》:“﹝ 王方翼 ﹞子 珣 ,字 伯玉 ,與兄 璵 、弟 瑨 以文學稱,時號‘三王’。”(4) 唐 之 王勃 、 王緒 、 王仲舒 。 唐 韓愈 《新修滕王閣記》:“及得三 王 所為序、賦、記等,壯其文辭,益欲往一觀而讀之。” 清 錢謙益 《寄侯豫章督學江西》詩:“勵俗蒸嘗先兩廟,採風詞翰繼三 王 。” 清 趙翼 《陔餘叢考·四三王》:“ 唐 滕王閣 有三 王 、則 王勃 作序, 王緒 作賦, 王仲舒 作修閣記也。”

不作

(1).不興起;不興盛。《禮記·樂記》:“暴民不作,諸侯賓服。” 孔穎達 疏:“不作,謂不動作也。”《孟子·滕文公下》:“聖王不作,諸侯放恣。” 趙岐 註:“不作,聖王之道不興。”《韓詩外傳》卷三:“無令財貨上流,則逆不作。”《文選·班固<兩都賦序>》:“昔 成 康 沒而頌聲寢,王澤竭而詩不作。” 李善 註:“作,興也。”

(2).不耕作;不寫作。《史記·趙世家》:“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 清 顧炎武 《金陵雜詩》之一:“詩人長不作,千載尚風流。”

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許。《老殘遊記》第七回:“和尚家又不作帶兵器,所以這拳法專為保護身命的。”

淳風

淳厚樸實的風土人情

縱橫

(1) 豎和橫互相交錯

眾壑縱橫。——《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猶有曲挺縱橫者。

刀戟縱橫。——《廣東軍務記》

(2) 奔放自如

筆意縱橫

(3) 賓士無阻

縱橫四海

(4) 放肆;無所顧忌

(5) 指合縱連橫

兵戈

(1).指兵器。 唐 李白 《大獵賦》:“韜兵戈,火網罟。”

(2).指戰爭。 漢 趙曄 《吳越春秋·闔閭內傳》:“欲興兵戈,以誅暴 楚 。”《後漢書·獨行傳·譙玄》:“時兵戈累年,莫能脩尚學業。”《三國演義》第九六回:“今四方分爭,兵戈方始,若復廢法,何以討賊耶?” 清 周亮工 《即席次韻贈信州周公鼎》詩:“兵戈十載後,窮巷遠遊人。”

(3).指軍隊。 唐 黃滔 《景陽井賦》:“玉樓之絲管宵咽,桂岸之兵戈晝逼。” 宋 岳飛 《奉詔移偽齊檄》:“順逆二途,蚤宜擇處。兵戈既逼,雖悔何追。”

戰國

公元前403—221年中國中原地區各諸侯國連年爭戰的時代

耆宿

指有名望有學問的老年人

耆宿大賢,多見廢弁。——《後漢書·樊儵傳》

秦坑

指 秦始皇 坑儒事。 唐 張說 《奉晚宴兩相及禮官麗正學士序》:“乃命學者繕落簡,緝遺編,纂 魯 壁之文章,綴 秦 坑之煨燼。” 前蜀 杜光庭 《蜀王仙都醮山詞》:“鳳札龍書,靡存於 魯 壁;虎符龜籙,難訪於 秦 坑。”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杭學游士聚散》:“相與提攜,莫蹈 秦 坑之禍。”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督撫·海忠介撫江南》:“然此後青衿日恣,動以 秦 坑脅上官,至鄉紳則畏之為倀子。”

天賜

(1).上天賜與。《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重耳 ﹞過 衛 ……乞食於野人,野人與之塊。公子怒,欲鞭之。 子犯 曰:‘天賜也。’稽首受而載之。”《水滸傳》第三三回:“今日天賜,幸得哥哥到此。”

(2).天子的賞賜。 唐 崔樞 《賜耆老布帛》詩:“布帛忻天賜,生涯作主恩。” 宋 梅堯臣 《送謝舍人奉使北朝》詩:“戎王拜天賜,虜帥伏名卿。”

赤帝子

指 漢高祖 劉邦 。《史記·高祖本紀》:“ 高祖 被酒,夜徑澤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還報曰:‘前有大蛇當徑,願還。’ 高祖 醉,曰:‘壯士行,何畏!’乃前,拔劍擊斬蛇。蛇遂分為兩,徑開。行數里,醉,因臥。後人來至蛇所,有一老嫗夜哭。人問何哭,嫗曰:‘人殺吾子,故哭之。’人曰:‘嫗子何為見殺?’嫗曰:‘吾子, 白帝 子也,化為蛇,當道,今為 赤帝 子斬之,故哭。’人乃以嫗為不誠,欲告之,嫗因忽不見。”舊謂 漢 以火德王,火赤色,因神化 劉邦 斬蛇的故事,稱 劉邦 為“赤帝子”。 唐 儲光羲 《哥舒大夫頌德》詩:“乃知 赤帝 子,復有蒼龍精。” 清 談遷 《北游錄·游郗山記》:“西有 漢祖 之鄉,蓋 微山 以南, 豐 、 沛 、 徐 、 邳 諸山相屬, 赤帝子 之所興也。”

龍泉

(1).寶劍名。即龍淵。 漢 王充 《論衡·率性》:“棠谿魚腸之屬,龍泉太阿之輩,其本鋌山中之恆鐵也。”

(2).泛指劍。 唐 李白 《在水軍宴贈幕府諸侍御》詩:“寧知草間人,腰下有龍泉。” 王琦 註:“龍泉即龍淵也, 唐 人避 高祖 諱,改稱龍淵曰龍泉。”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 張珙 如愚,酬志了三尺龍泉萬卷書; 鶯鶯 有福,穩請了五花官誥七香車。” 清 宋玉叔 《<述哀>題後》詩:“我有父兄千載恨,對君霑血拂龍泉。”

(3).喻行事果斷。 唐 楊炯 《益州溫江縣令任晃神道碑》:“於是乎龍泉獨斷,龜旐旁求;品命千名,封疆萬戶。” 唐 常袞 《授京兆尹魏少游加御史大夫制》:“有玉壺之清澄,兼龍泉之斷割。”

(4).佛寺名。 北周 庾信 《送靈法師葬》詩:“ 龍泉 今日掩,石洞即時封。” 倪璠 註:“《法苑》云: 廬山 西有 龍泉精舍 , 慧遠 沙門之所立也。”

(5).常泛指僧院、佛門。 唐 陳子昂 《夏日暉上人房別李參軍崇嗣》詩序:“來從 許 下,月旦出於龍泉;言入 蜀 中,星文見於牛斗。” 唐 賈島 《送僧歸太白山》詩:“夜禪臨虎穴,寒漱撇龍泉。”

(6).噴泉。 南朝 梁 江淹 《游黃櫱山》詩:“陽岫照鸞采,陰谿噴龍泉。”

昇平

太平

昇平之世

歌舞昇平

豈獨

難道只是;何止。《左傳·成公十六年》:“君唯不遺德刑,以伯諸侯,豈獨遺諸敝邑,敢私布之。”《莊子·胠篋》:“然而 田成子 一旦殺 齊 君而盜其國,所盜者豈獨其國邪?並與其聖知之法而盜之。” 唐 杜甫 《有感》詩之四:“終依古封建,豈獨聽簫韶?”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四:“使朝廷與 夏國 歡好如初,生民重見太平,豈獨 夏國 之幸,乃天下之幸也。” 清 黃遵憲 《四用前韻》:“豈獨 漢 唐 無此禍,五洲驚怪國人狂。”

體貌

(1) 身材容貌

(2) 指以禮貌相待

聖度

謂帝王的氣度。 宋 歐陽修 《論選皇子疏》:“雖聖度包容,不加誅戮,而愚誠懇至,天聽未回。” 宋 陸游 《送呂彥升參謀》詩:“苦言到口真當發,聖度如天莫自疑。” 明 袁宏道 《過斮脛河》詩:“殿外執圭聲唯唯,聖度如天鑒似水。”

猶聖慮、聖策。稱帝王的思慮、謀略。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一:“ 仁宗 聖度深遠,臨事不懼。”

故里

舊時的門巷故居。指故鄉,老家

早思歸故里,華發等閒生。——唐· 李中《送人南遊》

慷慨

(1) 充滿正氣,情緒激昂

慷慨就義

(2) 大方;不吝嗇

慷慨解囊

平生

(1) 終身;一生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婚姻是一個人的平生大事

(2) 向來;素來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是吾不是處。——清· 林覺民《與妻書》

意氣

(1) 志向與氣概

意氣風發

意氣揚揚。——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精神;神色

意氣自若。——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意氣之盛。——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

(3) 志趣

意氣投合

(4) 偏激、任性的情緒

意氣用事

自雄

自豪;自以為了不起。 明 方孝孺 《贈王時中序》:“ 趙括 以善兵自雄,一戰而喪軍殺將,犯兵法所忌。”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仙人島》:“ 王 即慨然誦近體一作,顧盼自雄。”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三篇三:“他自己很以辯才自雄,但他的聲音非常尖銳,語調非常不自然。”

歌詞

聲樂作品中的詞句

平凡的歌詞配上壯麗的音樂

崢嶸

(1) 形容山的高峻突兀或建築物的高大聳立

(2) 高峻的山峰

敢請相公平賊後,暫攜諸吏上崢嶸。——唐· 韓愈《奉和裴相公東征途經女兒山下作》

(3) 高爽空曠

舉目四顧,霜天崢嶸。——唐· 李白《金陵與諸賢送權十一序》

(4) 魁梧

形容典雅,體段崢嶸。——《西遊記》

(5) 卓異,不平凡

元龍( 陳登)本志陋曹吳,豪氣崢嶸老不除,—— 蘇軾《和劉景文見贈》

至今

(1) 直至此刻

至今杳無音信

(2) 直到今天

千載

千年。形容歲月長久。《漢書·王莽傳上》:“於是羣臣乃盛陳‘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載同符’。” 唐 韓愈 《歧山下》詩:“自從 公旦 死,千載閟其光。”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三年喪》:“惟我 純皇 孝摯性成,力阻浮議,使千載之陋,更於一旦。”

心膽

(1).心和膽。常以喻膽量。《三國志·魏志·鍾會傳》:“凡敗軍之將不可以語勇,亡國之大夫不可與圖存,心膽以破故也。” 唐 元稹 《有唐贈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銘》:“近世未有心膽既強,聲勢方穩,而能自引去者。”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題敘:“你一定要買,也該回來和你爹商酌商酌嘛。你心膽太大了。”

(2).指心。 元 尚仲賢 《氣英布》第四折:“至今説起,俺這心膽還是磕撲磕撲的跳。”

(3).心志。《後漢書·光武帝紀上》:“今不同心膽共舉功名,反欲守妻子財物邪?”

庶物

各種事物

置三公三孤,以為論道之官;次置六卿,以分司庶務。——《隋書·百官志》

商周

《左傳·桓公十一年》:“師克在和,不在眾。 商 周 之不敵,君之所聞也。”後用“商周”比喻兩者難以匹敵。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卷下:“ 惠休 * ,情過其才,世遂匹之 鮑照 ,恐 商 周 矣!”

帝子

帝王的子女

乘龍

(1).比喻趁時而動。《易·乾》:“時乘六龍以御天。” 王弼 註:“升降無常,隨時而用,處則乘潛龍,出則乘飛龍,故曰‘時乘六龍’也。”六龍指乾卦六陽爻。《南齊書·芮芮虜傳》:“陛下承乾啟之機,因乘龍之運,計應符革祚,久已踐極,荒裔傾戴,莫不引領。”

(2).乘坐龍車。《楚辭·九歌·大司命》:“乘龍兮轔轔,高駝兮沖天。”

(3).騎龍。《東觀漢記·馮異傳》:“上曰:‘我夢乘龍上天,覺寤,心中動悸。’” 唐 韓愈 《華山女》詩:“ 玉皇 頷首許歸去,乘龍駕鶴來青冥。”《剪燈新話·水宮慶會錄》:“拋樑上,乘龍夜去陪天仗。袖中奏罷一封書,盡與蒼生除禍瘴。”

(4).《史記·封禪書》:“ 黃帝 采 首山 銅,鑄鼎於 荊山 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鬚下迎 黃帝 。 黃帝 上騎,羣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後因以“乘龍”比喻成仙。 唐 杜牧 《書處州韓吏部孔子廟碑陰》:“晝日乘龍上天,誠得其藥,可如 黃帝 。” 宋 蘇軾 《過萊州雪後望三山》詩:“ 安期 與 羨門 ,乘龍安在哉!”

(5).對帝王死去的諱稱。 明 李夢陽 《贈何舍人齎詔南紀諸鎮》詩:“先皇乘龍去不返,悲風慘澹吹宸極。”

(6).比喻得佳婿。《藝文類聚》卷四十引《楚國先賢傳》:“ 孫儁 字 文英 ,與 李元禮 俱娶太尉 桓焉 女。時人謂 桓叔元 兩女俱乘龍,言得婿如龍也。” 唐 杜甫 《李監宅》詩:“門闌多喜色,女婿近乘龍。”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鬧殤》:“恨不呵早早乘龍。夜夜孤鴻,活害殺俺翠娟娟雛鳳。”

四條龍。《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帝賜之乘龍, 河 漢 各二,各有雌雄。” 杜預 註:“合為四。”

台下

(1).台榭的下面。《春秋·文公十八年》:“丁丑,公薨於臺下。”《韓詩外傳》卷二:“ 顏淵 侍坐, 魯定公 於臺, 東野畢 御馬於臺下。”

(2).古時對人的尊稱。《水滸後傳》第七回:“ 郭京 鞠躬答道:‘臺下世胄英才,神仙骨相,趨謁旌旄,足慰平生。’”

(3).謂政治舞台之下,即不執政地位。 毛 * 《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他們要求實行西方的兩黨制,這 * 在台上,那 * 在台下。”

草綠

綠而略黃的顏色。即“軍裝綠”

時鳥

應時而鳴的鳥。 三國 魏 曹植 《節游賦》:“凱風發而時鳥讙,微波動而水蟲鳴。” 晉 陶潛 《與子儼等疏》:“﹝余﹞見樹木交蔭,時鳥變聲,亦復歡然有喜。” 晉 陸機 《悲哉行》:“蕙草饒淑氣,時鳥多好音。”

間關

象聲詞。形容宛轉的鳥鳴聲

間關鶯語。——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猛士

(1).猶勇士。勇敢有力的人。《史記·高祖本紀》:“酒酣, 高祖 擊築,自為歌詩曰:‘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唐 杜甫 《昔游》詩:“猛士思滅胡,將帥望三台。” 宋 陸游 《九月十六日夜夢覺而有作》詩:“將軍櫪上汗血馬,猛士腰間虎文韔。” 魯迅 《華蓋集續編·記念劉和珍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

(2). 太平天囯 武秀才第二等階的稱號。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欽定士階條例》:“於七月十七日考猛士,馬箭三枝,步箭五枝。”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傑歸真》:“至武秀才等則攺稱英士、猛士、壯士、威士之殊。”

四海

(1) 指全國各地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三國志·諸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指世界各地

放之四海而皆準

(3) 豪放、豁達

老牛說:“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

飛揚

飛舞;飄揚

塵土飛揚

紙灰飛揚,朔風野大,阿兄歸矣。——清· 袁枚《祭妹文》

溯風

謂對著風。

詩詞推薦

  • 四字令/醉太平

    李彭老宋代〕蘭湯晚涼。鸞釵半妝。紅巾膩雪初香。擘蓮房賭雙。羅紈素璫。冰壺露床。月移花影西廂。數流螢過牆。
    過沛望歌風台原文_過沛望歌風台的賞析_古詩文
  • 秋懷·其十六

    劉紹元代〕晨興步前除,郁彼佳樹林。上有好鳥鳴,索群揚哀音。興言念我友,高誼明斷金。如何久離別,不得同夙心。投袂
  • 送內閣蔡公歸闕

    張方平宋代〕豐宮周舊宅,梁國漢東關。尹正司留鑰,賢公出近班。教條推愛利,滋蔓悉除刪。狹野耕桑急,終年獄市閒。燕申
  • 頌古

    釋道顏宋代〕入林不動草,入水不動波。鑊湯無冷處,合眼跳黃河。
    過沛望歌風台原文_過沛望歌風台的賞析_古詩文
  • 和德卿雪

    劉濤宋代〕南華香火是真依,不學呼鷹雪打圍。梁苑舊遊荒徑改,潁濱新唱綵箋飛。春生東閣酣朝飲,寒入西鄰泣夜機。夢寐
  • 以十扇送徐天隱

    黃庭堅宋代〕人貧鵝雁聒鄰牆,公貧琢詩聲繞樑。坐客有氈吾不愛,暑榻無扇公自涼。黨錮諸生尊孺子,建安七人先偉長。遣奴
  • 次韻春風

    釋德洪宋代〕吹鬢風俱小雨來,殘紅掃盡露蒼苔。稻畦綠錦無邊幅,更欲煩君為剪裁。
  • 來芬閣二首宛轉韻體解悶·其二

    乾隆清代〕拈毫正自望雲勤,解悶聊成七字雲。溪閣望空卻饒我,春光六月自來芬。
  • 駐蹕百泉作·其二

    乾隆清代〕半頃明湖綠竹圍,衛詩風景尚依依。大珠小珠玉盤落,智樂仁樂逸興飛。竿線不期魚受釣,樊籠獨惜鶴思歸。巡檐
  • 君子吟

    邵雍宋代〕君子與義,小人與利。與義日興,與利日廢。君子尚德,小人尚力。尚德樹恩,尚力樹敵。君子作福,小人作威。
    過沛望歌風台原文_過沛望歌風台的賞析_古詩文
  • 曲江對雨

    杜甫唐代〕城上春雲覆苑牆,江亭晚色靜年芳。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牽風翠帶長。龍武新軍深駐輦,芙蓉別殿謾焚香。何時
    過沛望歌風台原文_過沛望歌風台的賞析_古詩文
  • 牧童

    釋正覺宋代〕水牯老行步穩,蓑郎痴歌笑繁。物外初無塵滓,胸中別有丘園。
    過沛望歌風台原文_過沛望歌風台的賞析_古詩文
  • 西齋

    蘇軾宋代〕西齋深且明,中有六尺床。病夫朝睡足,危坐覺日長。昏昏既非醉,踽踽亦非狂。褰衣竹風下,穆然濯微涼。起行
  • 悼亡八首·其五

    陸佃宋代〕風月相望也不多,祇應清淺隔天河。欲憑烏鵲傳訊息,一度逢秋一度過。
  • 題竹谷上人院

    賈島唐代〕禪庭高鳥道,回望極川原。樵徑連峰頂,石泉通竹根。木深猶積雪,山淺未聞猿。欲別塵中苦,願師貽一言。
    過沛望歌風台原文_過沛望歌風台的賞析_古詩文
  • 閱章奏

    乾隆清代〕敕幾豈為豫游荒,驛路馳來閣部章。額幸公田歌樂歲,志期國士用賓王。不教游議淆心鏡,喜是嘉謀納耳黃。業業
  • 南柯子/南歌子

    嚴仁宋代〕柳陌通雲徑,瓊梳啟翠樓。桃花紙薄漬 * 。記得年時詩句、為君留。曉綠千層出,春紅一半休。門前溪水泛花流
    過沛望歌風台原文_過沛望歌風台的賞析_古詩文
  • 錦棠春 迎周明翁治中

    吳存元代〕萬里槎浮碧漢,十年鵠立紅雲。龍墀乞得故鄉身,風月許平分。魏國歸時已老,會稽仕日猶貧。世間無此錦堂春,
  • 宋君輔許當世陳彥謙蘇宣甫自遠還鄉上元同飲

    蔡襄宋代〕故國逢君慰喜偏,清宵行醼重留連。山樓上火人初合,天漢無雲月自圓。樂色時聞花院裡,春風都在酒旗邊。莫辭
  • 丙申重九前後得今日都無病一句成十首

    方回宋代〕今日都無病,移盆看菊花。極知詩易臠,唯苦酒難賒。政用匆匆過,何妨小小差。重陽七十度,大半在天涯。
過沛望歌風台原文_過沛望歌風台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