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槃阿精舍即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坐槃阿精舍即事原文

古中盤今慧因寺,其傍精舍名槃阿。

六年一瞬坐十笏,光陰石火真無何。

果然中盤勝以石,攢簇硱磳窗前羅。

蕭謖虬龍聲偃蓋,漻戾琴瑟響荅歌。

上松下水各享帚,會於此實致中和。

天地位焉萬物育,在此在彼孰知么。

詩詞問答

問:坐槃阿精舍即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坐槃阿精舍即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歌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八十八

2. 上盤勝以松中盤勝以石下盤勝以水見四正山居志

參考注釋

中盤

(1).在中流盤旋。 晉 陸雲 《九愍·修身》:“情懷眷以疊結,舟淹流而中盤。”

(2).盤中。 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中盤進橙栗,投擲傾脯醬。”

(3).圍棋術語。指布局完成,進入關係全局勝負的激戰階段。

精舍

(1) 講學的處所;收齋

(2) 僧道居住或說法布道的處所

(3) 指心,古人認為心是精神所居之處

一瞬

瞬間,一剎那

陰石

(1).指石膏、滑石、寒水石之類性寒的石藥。《史記·扁鵲倉公列傳》:“陰石以治陰病,陽石以治陽病。”

(2).指墓碑。《駢體文鈔·北魏故懷令李君墓志銘》:“元壤難窮,陵谷時異,刻茲陰石,照序光塵。”

真無

佛教語,即空無。指事物的虛幻不實。 唐 王昌齡 《香積寺禮拜萬回平等二聖僧塔》詩:“真無御化來,借有乘化歸。”

果然

(1) 確實如此,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

果然名不虛傳

裡頭果然有一件粉紅色的紗衣,她就拿起來,轉身走進樹林。——《牛郎織女》

(2) 連詞,表示假設

那兒果然像你說的那么熱,我去時就連毛衣也不用帶了。

(3) 飽足的樣子

適莽蒼者,三食而反,腹猶果然。——《莊子·逍遙遊》

攢簇

集在一處;簇擁

攢簇著荊棘的山谷

硱磳

高聳貌。 南朝 梁 江淹 《橫吹賦》:“故左崎嶬,右硱磳。”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宮室》:“煒煌熻赩,硱磳博敞。” 宋 沉遼 《初創二山》詩:“右山少平地,碅磳斷蒼玉。”

虬龍

(1).傳說中的一種龍。《楚辭·天問》:“焉有虬龍,負熊以游?” 王逸 註:“有角曰龍,無角曰虬。言寧有無角之龍,負熊獸以遊戲者乎?” 唐 賈島 《望山》詩:“虬龍一掬波,洗盪千萬春。” 明 王寵 《旦發胥口經湖中瞻眺》詩:“揚帆忽夭矯,赤水驂虬龍。”

(2).比喻盤曲的篆字。 傅尃 《周鼎》詩:“腹中奇字隱約見,刻畫屈曲蟠虬龍。”

(3).比喻盤屈的樹枝。 宋 蘇軾 《後赤壁賦》:“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 馮夷 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 清 姚鼐 《紫藤花下醉歌》:“虬龍兩乾拏空立,瓔珞萬條垂地倒。”

偃蓋

(1).車蓬或傘蓋。喻指圓形覆罩之物。 晉 葛洪 《抱朴子·仙藥》:“五德芝,狀似樓殿,莖方,其葉五色各具而不雜,上如偃蓋,中常有甘露,紫氣起數尺矣。” 清 曹寅 《圓廬》詩之二:“蓑形偃蓋一弓寬,樞戶清寥位置安。”

(2).形容松樹枝葉橫垂,張大如傘蓋之狀。 唐 杜甫 《題李尊師松樹障子歌》:“陰崖卻承霜雪乾,偃蓋反走虬龍形。”《雲笈七籤》卷一一三:“其觀前素有松樹偃蓋,甚為勝景。”《西遊記》第九三回:“隱隱見蒼松偃蓋,也不知是幾千百年間故物到於今。”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第三天是學者們公請在最高峰上賞偃蓋古松。”

琴瑟

指琴與瑟兩種弦樂器。古代常合奏。也用以比喻夫妻感情和諧或兄弟、朋友的融洽情誼:琴瑟和諧。

松下

(1).松樹之下;松間。 唐 李白 《淮南臥病書懷》詩:“風入松下清,露出草閒白。” 唐 賈島 《尋隱者不遇》詩:“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宋 梅堯臣 《對雪憶往歲錢塘西湖訪林逋》詩之一:“折竹壓籬曾礙過,卻穿松下到茅廬。”

(2).古地名。《呂氏春秋·行論》:“ 松下 亂,先君以不安棄羣臣也。” 高誘 註:“ 松下 ,地名也。”

享帚

見“ 享帚自珍 ”。

於此

(1).在此。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順天道以殺伐,時休息於此。”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依世尚同,詭時則異。有一於此,兩非默置。”

(2).如此。 漢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思計此變,無傷於孤。何必自遂於此,不復還之。”

(3).至此;至今。 宋 蘇軾 《潮州修韓文公廟碑》:“獨 韓文公 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歸於正,蓋三百年於此矣。”

實致

猶實際。 宋 程琳 《子奇賦》:“雖驚大言,恐微實致。” 宋 程大昌 《演繁露·月受日光》:“究其實致,則是日光所及,有全有不全,而月質本無圓缺也。”

中和

(1) 使中和

用酸中和鹼

(2) 相對的事物互相抵消,失去各自的性質

酸鹼中和

地位

(1) 一個人在社會中的職務,職位以及由此顯示出的重要程度

地位平等

父親的地位

(2) ;也指國家、團體在社會關係中所處的位置

國際地位

(3) 人或物所占的地方

把你自己放在我的地位上

萬物

宇宙間的一切事物

萬物生光輝。——《樂府詩集·長歌行》

善萬物之得時。——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反側於萬物。——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萬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孰知

深刻了解;清楚地知道。《荀子·禮論》:“孰知夫禮義文理之所以養情也!” 唐 杜甫 《垂老別》詩:“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 唐 韓愈 《復志賦》:“窺前靈之逸跡兮,超孤舉而幽尋,既識路又疾驅兮,孰知餘力之不任。”

詩詞推薦

坐槃阿精舍即事原文_坐槃阿精舍即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