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追琢其章(五言徘律八韻得瑊字)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精金方躍冶,良玉已辭岩。

百鍊光無奪,連城質不凡。

安公龍為駕,和氏淚留衫。

大訓應同列,工師底用監。

既追無斧跡,巧琢訝神劖。

喜是充庭貢,慚為韞櫝緘。

在沙原藉鑊,次玉漫論瑊。

允矣為章美,光華佐黻函。

詩詞問答

問:《賦得追琢其章(五言徘律八韻得瑊字)》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排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排律 押鹹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二十六

2. 五言徘律八韻得瑊字

參考注釋

金方

西方。《後漢書·虞傅蓋臧傳贊》:“ 先零 擾疆, 鄧 崔 棄 涼 , 詡 燮 令圖,再全金方。” 唐 王勃 《晚秋遊武擔山寺序》:“於時金方啟序,玉律驚秋。” 清 吳偉業 《西北風》詩:“威加 河 朔金方整,地遶 幽 並 殺氣多。”

躍冶

(1).《莊子·大宗師》:“今之大冶鑄金,金踴躍曰:‘我且必為鏌鋣。’大冶必以為不祥之金。” 成玄英 疏:“夫洪鑪大冶,鎔鑄金鐵,隨器大小,悉皆為之。而鑪中之金,忽然跳躑,殷勤致請,願為良劍,匠者驚嗟,用為不善。”後以“躍冶”比喻自以為能,急於求用。 明 湯顯祖 《大司馬新城王公祖德賦》:“異海蜃之幻物,豈躍冶而為人。”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時事·言道著》:“第時事孔艱,上以實求,庶下以實應,詔書所列,非躍冶之金所可濫竽其際。”

(2).指樂於接受鍛鍊而成良器。 宋 范仲淹 《金在熔賦》:“昔 麗水 而隱晦,今躍冶而光亨。” 清 樂鈞 《耳食錄·張碧雲》:“引絙團土,既聽 媧皇 ;躍冶鑄金,寧為干將。”

良玉

美玉。《韓詩外傳》卷四:“良玉度尺,雖有十仞之土不能掩其光。” 漢 揚雄 《法言·寡見》:“良玉不彫,美言不文。” 三國 魏 曹丕 《與鍾大理書》:“良玉比德君子,珪璋見美詩人。”

百鍊

(1).多次鍛鍊;久經磨鍊。 漢 應劭 《漢官儀》卷上:“金取堅剛,百鍊不秏。”《三國志·魏志·崔琰傳》:“ 孫 ( 孫禮 )疏亮亢烈,剛簡能斷; 盧 ( 盧毓 )清警明禮,百鍊不消,皆公才也。” 明 陳汝元 《金蓮記·郊遇》:“三昧上真炁已全,百鍊中凡心俱浄。”

(2).寶刀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吳大帝 有寶刀三……一曰百鍊,二曰青犢,三曰漏影。”

連城

(1).指毗鄰的諸城。《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 * ,急則阻其彊而合從以逆京師。”《後漢書·朱祐景丹等傳論》:“亦有鬻繒屠狗輕猾之徒,或崇以連城之賞,或任以阿衡之地。” 宋 趙蕃 《施衢州除浙西提刑以詩寄餞》之二:“俾公按連城,此責亦重矣。” 清 王士禛 《蘭溪丞徐君殉節詩》:“連城大帥豎降旛,獨有微官死報恩。”

(2). 戰國 時, 趙惠文王 得 和氏 璧, 秦昭王 寄書 趙王 ,願以十五城易璧。事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後以“連城”指 和氏 璧或珍貴之物。 唐 歐陽詹 《瑾瑜匿瑕賦》:“終酬九年之積,不損連城之美。” 宋 趙蕃 《次韻徐季純見貽》:“ 鄭 人之璞 周 死鼠,昧者自謂懷連城。” 明 袁宗道 《刻<文章辨體>序》:“今天下人握夜光,家抱連城,類憚於結撰,傳景輒鳴。” 明 陳子龍 《酬李司馬萍槎先生》詩:“久瞻樞府重 明光 ,投我連城雲錦章。”

不凡

不平凡,不一般

舉止不凡

和氏

(1). 楚 人 卞和 (又稱 和氏 )得玉璞於 楚 山中,奉而獻之 厲王 和 武王 。使玉工辨認之,均曰:“石也。”以誑欺罪,被刖去兩足。後又獻之 楚文王 ,使玉工理之,果得寶玉。事見《韓非子·和氏》。後以“和氏”指識才之士。 晉 葛洪 《抱朴子·塞難》:“夫見玉而指之曰石,非玉之不真也,待 和氏 而後識焉。”

(2).指懷才不遇之人。 唐 劉得仁 《送友人下第歸省》詩:“莫將 和氏 淚,滴著 老萊 衣。”

(3).借指美玉。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晁采琬琰,和氏出焉。” 漢 揚雄 《甘泉賦》:“前殿崔巍兮,和氏玲瓏。”參見“ 和氏璧 ”。

即 和氏 。《呂氏春秋·異寶》:“以 龢氏 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賢者,賢者必取至言矣。”《漢書·敘傳上》:“賓又不聞 龢氏 之璧韞於 荊 石, 隨侯 之珠藏於蜯蛤虖?”參見“ 和氏 ”。

大訓

先王聖哲的教言。《書·顧命》:“嗣守 文 武 大訓,無敢昏逾。” 孔 傳:“言奉順繼守 文 武 大教,無敢昏亂逾越。”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一》:“恪慎厥躬,祗勤於大訓。” 明 宋濂 《送晉王傅李君思迪之官》詩序:“日以法言大訓陳於前,俾王為哲王,斯民為 唐 虞 之民。” 清 龔自珍 《語錄》:“凡 老氏 之大訓九:曰虛、曰柔、曰默、曰靜、曰退、曰守、曰慈、曰嗇。”

同列

位次相同。

上官大夫與之同列。——《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君與廉頗同列。——《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序八州而朝同列。——漢· 賈誼《過秦論》

工師

(1).古官名。上受司空領導,下為百工之長。專掌建設工程和管教百工等事。《禮記·月令》:“﹝孟冬之月﹞是月也,命工師效功,陳祭器,按度程,毋或作為淫巧,以盪上心,必功致為上。” 鄭玄 註:“工師,工官之長也。”《荀子·王制》:“論百工,審時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備用,使雕琢不敢專造於家,工師之事也。”《史記·五帝本紀》:“ 讙兜 進言 共工 , 堯 曰不可而試之工師, 共工 果淫辟。” 張守節 正義:“工師,若今大匠卿也。”

(2).工匠。 漢 王充 《論衡·量知》:“銅錫未采,在眾石之間,工師鑿掘,爐橐鑄鑠乃成器。” 清 趙翼 《和錢竹汀初移新居》:“知君自有胸中稾,付與工師築考槃。”

(3).工程師。《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回:“你們知道那保民船,才笑話呢!未開工之前,單為了這條船,專請了一個外國人做工師,打出了船樣,總辦看了,叫照樣做。”

(4).樂師。 唐 元稹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之二:“工師小賤 牙曠 稀,不辨邪聲嫌雅正。” 宋 梅堯臣 《次答黃介夫七十韻》:“工師調五音,不問《鹹》與《韺》。”

(5).複姓。 漢 有 工師喜 。見《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充庭

(1).古代的一種朝儀。每大朝會,陳皇帝車輦儀仗於殿庭,謂之充庭。《後漢書·安帝紀》:“﹝ 永初 ﹞四年春正月元日,會,徹樂,不陳充庭車。” 李賢 註:“每大朝會,必陳乘輿法物車輦於庭。”《宋書·禮志五》:“舊有充庭之制,臨軒大會,陳乘輿車輦旌鼓於殿庭。”

(2).布滿庭院。 漢 揚雄 《劇秦美新》:“振鷺之聲充庭,鴻鸞之黨漸階。”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芸若充庭,槐楓被宸。”

(3).充滿朝廷。《晉書·樂志上》:“嘉會置酒,嘉賓充庭。”《南齊書·樂志》:“元正肇始,典章徽明。萬方來賀,華夷充庭。”

韞櫝

見“ 韞匵 ”。

沙原

主要由冰川融水沉積下來的沙所組成的通常規模較小的外沖平原

光華

光彩明麗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尚書大傳》

詩詞推薦

賦得追琢其章(五言徘律八韻得瑊字)原文_賦得追琢其章(五言徘律八韻得瑊字)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