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珠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採珠行原文

圓流育蚌清且淪,元珠素出東海濱。

旗丁泅采世其業,授餐支餉居虞村。

我來各欲獻其技,水寒凍肌非所論。

賜酒向火令一試,精神踴躍超常倫。

秋江川媚澄見底,方諸月映光生新。

威呼盪槳向深處,長繩投石牽船唇。

入水取蚌載以至,剖劃片片光如銀。

三色七采亦時有,百難獲一稱奇珍。

命罷旋教行賞賚,不覽安識真艱辛。

世仆執役非蜑戶,元稹何關譬海神。

詩詞問答

問:採珠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採珠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六部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五十二

參考注釋

東海

(1) 亞洲東部邊緣海,西接中國大陸,北連黃海,南接南海,面積77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70米,廣闊的東海大陸架是良好的漁場

(2) 泛指東方的大海

旗丁

(1).漕運的兵丁。《六部成語注·戶部》“旗丁”:“運船之水手人丁皆世襲其業,官給田糧,如八旗兵丁,故謂之旗丁。各船有一定之旗號。”《儒林外史》第四十回:“那日,便問運丁道:‘你們可曉的這裡有一個姓 武 ,名 書 ,號 正字 的,是個甚么人?’旗丁道:‘小的卻不知道。’”

(2).猶旗兵。 太平天囯 石達開 《檄告招賢文》:“綏我士子,驅彼旗丁。”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南北議和史料·提議優待條件》:“旗丁或遞減或酌給一次截止,聽其自謀生計。”

授餐

(1).給以飲食。語本《詩·鄭風·緇衣》:“適子之館兮,還,予授子之粲兮。” 毛 傳:“粲,餐也。” 鄭玄 箋:“我則設餐以授之,愛之,欲飲食之。”《好逑傳》第十二回:“原蒙憐朝飢而授餐,為何又勞賜酒?恐飲非其時也。”

(2).指飲食費用。 明 徐渭 《女狀元》第一出:“賣珠雖盡,補屋尚餘,計線償工,授餐粗給。”

寒凍

(1).嚴寒冰凍。《史記·秦始皇本紀》:“是月寒凍,有死者。” 唐 元稹 《告贈皇考皇妣文》:“先夫人備極勞苦,躬親養育,截長補敗,以禦寒凍;質價市米,以給脯旦。” 明 唐順之 《戶部郎中林君墓志銘》:“至在 天津 時,值倉粟空,又寒凍,餉道阻,軍無所食。” 沙汀 《一個秋天的晚上》:“一陣的細雨,一陣的出山風,再加上昏夜,以及這山嶽地帶秋天例有的寒凍,市面上已經沒一點活氣了。”

(2).受寒挨凍。《新唐書·錢徽傳》:“時大雨雪,士寒凍, 徽 先冬頒衣絮,士乃大悅。”

非所

(1).不按規定時間;不時。《荀子·王霸》:“傷國者,何也?曰:以小人尚民而威,以非所取於民而巧。” 王先謙 集解引 俞樾 曰:“非所,猶非時也。”

(2).不是人能夠正常生活的地方。指監獄、邊荒之地等。《後漢書·陳蕃傳》:“或禁錮閉隔,或死徙非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陰注陽受》:“先是 翱 典 合肥郡 ,有一道人詣 翱 ,自言能使鬼神。 翱 謂其妖……命繫於非所。”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三:“ 康熙 癸未,狀元 王式丹 以 江南 科場事牽涉,卒於非所。”

向火

〈方〉∶烤火;取暖

當日雪下得越大,周氏在房中向火。——《警世通言》

精神

(1) 指意識、思維、神志等

精神為之。——漢· 王充《論衡·訂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復舊。——《聊齋志異·促織》

(3) 指內容的實質所在;主要的意義

譯者沒有體會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飽滿

(5) 活躍;有生氣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撓之精神。——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犧牲精神。

踴躍

(1) 向上跳起

踴躍歡呼

(2) 歡欣奮起的樣子

踴躍參加

超常

超過一般的;高於平常的

江川

江河,河流。《三國志·吳志·甘寧傳》:“南 荊 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誠是國之西勢也。”《晉書·孫綽傳》:“出必安之地,就累卵之危,將頓仆道塗,飄溺江川。”

見底

(1).形容水流清澈。 南朝 梁 江淹 《麗色賦》:“水炤景而見底,煙尋風而無極。” 唐 白居易 《題潯陽樓》詩:“大 江 寒見底, 匡山 青倚天。”

(2).比喻人胸無雜念。 唐 吳融 《赴闕次留獻荊南成相公三十韻》:“骨格凌秋聳,心源見底空,神清餐沆瀣,氣逸飲洪濛。”

(3).謂事情的結局。《宋書·始宋王休仁傳》:“我去不知朝夕見底,若一旦死去作鬼,亦不取汝,取汝正足亂人耳。”

方諸

(1).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淮南子·覽冥訓》:“夫陽燧取火於日,方諸取露於月。” 唐 陸龜蒙 《自遣》詩之十五:“月娥如有相思淚,秪待方諸寄兩行。” 明 李東陽 《又和王世賞韻》:“天臨華蓋春星近,月照方諸夜水清。” 清 龔自珍 《捕蜮第一》:“又用方諸取月中水洗眼,著純墨衣,則人反見蜮,可趨入蜮羣。”

(2).傳說中仙人住所。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誥·協昌期一》:“ 方諸 正四方,故謂之 方諸 ,一面長一千三百里,四面合五千二百里,上高九千丈。”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誥·協昌期一》:“ 方諸 東西面又各有 小方諸 ,去 大方諸 三千里, 小方諸 亦方面各三百里,周迴一千二百里,亦各別有青君宮室,又特多中仙人及靈鳥靈獸輩。” 南朝 梁武帝 《上雲樂·方諸曲》:“ 方諸 上,上雲人。業守仁,摐金集 瑤池 ,步光禮玉晨。霞蓋容長肅,清虛伍列真。”《雲笈七籤》卷七八:“縱賞三清,遨遊五嶽,往來 圓嶠 ,出入 方諸 。” 清 繆艮 《沉秀英傳》:“ 秀英 香消玉損,已返 方諸 。”

光生

平整,妥帖。 克非 《春潮急》五:“ 李讓 顯然是長於幹這種事的,手腳遠比 李克 搞的快,而且補得又光生又整齊。”

深處

(1)

(2) 很深的地方

白雲深處有人家

海洋深處的寶藏

(3) 內部

心靈深處

投石

做投擲遊戲用的一種橢圓石塊(也有鐵制的),上面有一個便於提握的類似鵝頸的柄

牽船

(1).負纖引船前行。《太平御覽》卷四六六引 晉 裴啟 《語林》:“ 劉道真 遭亂,於河側自牽船,見一老嫗採穭, 劉 謂之曰:‘女子何不調機利杼而採穭?’女答曰:‘丈夫何不跨馬揮鞭而牽船?’”

(2).用纖引的船。 清 吳偉業 《打水詞》:“帆檣山齊排浪進,牽船百丈聲如雷。”

以至

(1) 表示延伸

以至諸峰之頂。——宋· 沈括《夢溪筆談》

以至鳥獸木石。——明· 魏學洢《核舟記》

(2) 表示結果

她愈陷愈深以至不能自拔

三色

(1).三種顏色。《詩·齊風·著》“充耳以素乎而” 漢 鄭玄 箋:“人君五色,臣則三色而已。” 柳亞子 《二十世紀大舞台發刊詞》:“ 美洲 三色之旗,其飄飄出現於梨園革命軍乎?”

(2).三種容色。《韓詩外傳》卷四:“ 管仲 曰:‘何謂三色?’曰:‘歡忻樂説,鐘鼓之色也;愁悴哀憂,衰絰之色也;猛勵充實,兵革之色也。’”

指骰子。 * 。擲骰子時一般用三枚,故稱。 王統照 《站長》:“ 短腿李 是方上工不久的站夫,吃飽了午飯正在草房子外面與賣冰糖葫蘆的老頭擲三色。”

七采

亦作“ 七彩 ”。七色。《西京雜記》卷一:“ 高祖 斬白蛇劍,劍上有七採珠、九華玉以為飾。”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學賦》:“爛七采之炤燿,漫五色之熅煙。”《花城》1981年第6期:“這些年來,我那七彩虹霓般的夢,早就幻滅了。”詳“ 七色 ”。

奇珍

指奇異珍貴之物。《漢書·江都易王劉非傳》:“遣人通 越繇王 閩侯 ,遺以錦帛奇珍。” 宋 蘇舜欽 《和菱磎石歌》:“偶逢精識見奬拔,眾目今乃稱奇珍。” 魯迅 《南腔北調集·關於翻譯》:“搔下他舊瘡疤上的末屑,少得像膏藥上的麝香一樣,因為少,就自以為是奇珍。”

賞賚

賞賜

那雷海清雖是個小小樂官,受 明皇賞賚極多,所以作事甚為奢富。——《明清平話小說選》

識真

(1).識別真相。 唐 柳宗元 《重贈》詩之二:“世上悠悠不識真,薑芽儘是捧心人。” 金 王若虛 《文辨》:“世之秉筆者往往不謹,馳騁雕鐫,無所不至,自以為得意,而讀者亦從而歆羨,識真之士,何其少也。”

(2).識認自然之道;認識本原。 唐 張說 《岐州刺史平原男陸君墓志銘》序:“公諱 伯玉 ,字某, 河南 人,識真之士也。” 明 海瑞 《訓諸子說》:“聖賢以識真誨人,其説備在方冊。”

艱辛

艱難辛苦

艱辛的年月

世仆

(1).世代相沿的奴僕。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宏而不博博而不宏》:“先是 永嘉 劉錫祖 父,掩據 羲之 墨池且百年,後為世僕所發。” 孫中山 《日本應助中國廢除不平等條約》:“乙是一個鄉下的世仆(粵俗家庭中永久的奴僕之稱,與北方老家奴的名稱相似),還沒有脫離奴隸的地位。”

(2). 明 清 時在 安徽 寧國府 地區,往往有某姓村民世代為另一姓村民服役的習俗,謂之世仆。

執役

(1).服役的人;工作人員。 漢 崔瑗 《司隸校尉箴》:“使臣司隸,敢告執役。” 清 馬建忠 《適可齋記言·鐵道論》:“各職之下,以站之等第定執役之名數。”

(2).服役;擔任勞役。 明 梁辰魚 《浣紗記·放歸》:“願主公夫人勿圖歡樂,要報大仇,三年執役之羞,不可忘也。”《清史稿·食貨志一》:“甚有兩姓丁口村莊相等,而此姓為彼姓執役,有如奴隸,亦諭開除。” 廖仲愷 《答胡適論井田書》:“ 歐洲 中古封建時代人民對於君主有執役的義務。”

蜑戶

蜑人散居在 廣東 、 福建 等沿海地帶,向受封建統治者的歧視和迫害,不許陸居,不列戶籍。他們以船為家,從事捕魚、採珠等勞動,計丁納稅於官。 明 洪武 初,始編戶,立里長,由河泊司管轄,歲收漁課,名曰“蜑戶”。 清 雍正 初,明令削除舊籍,與編氓同列;交亥革命後,臨時政府通令解放賤民,蜑戶也在其內。 宋 蘇軾 《追餞正輔表兄至博羅賦詩為別》:“艤舟蜑戶龍岡窟,置酒椰葉桄榔間。”《宋史·神宗紀二》:“辛卯,詔濱海富民得養蜑戶,毋致為外夷所誘。” 清 俞蛟 《潮嘉風月記·麗景》:“ 潮 嘉 曲部中半皆蜑戶女郎。而蜑戶惟 麥 、 濮 、 蘇 、 吳 、 何 、 顧 、 曾 七姓,以舟為家,互相配偶,人皆賤之。閒嘗考諸記載,蜑謂之水欄,辨水色即知有龍,又曰龍戶。”

海神

傳說的海中之神。《史記·秦始皇本紀》:“ 始皇 夢與海神戰,如人狀。” 唐 劉禹錫 《和令狐相公送趙常盈鍊師拜岳及天台投龍畢卻赴京師》:“白鶴迎來天樂動,金龍擲下海神驚。”

詩詞推薦

採珠行原文_採珠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