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南山原文

南山崔崔,雄狐綏綏。魯道有盪,齊子由歸。既曰歸止,曷又懷止?

葛屨五兩,冠緌雙止。魯道有盪,齊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從止?

蓺麻如之何?衡從其畝。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鞠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極止?

詩詞問答

問:南山的作者是誰?答:佚名
問:南山寫於哪個朝代?答:先秦
問:南山是什麼體裁?答:詩經·國風·齊風
問:佚名的名句有哪些?答:佚名名句大全

譯文和注釋

譯文
南山巍峨高峻,雄狐緩步獨行。魯國大道寬闊,文姜冠此嫁人。既然嫁給魯君,為何思念難禁?
葛布麻鞋成對,冠帽結帶成雙。魯邦國道寬廣,公主經此嫁郎。既然貴為國母,何必眷戀故鄉?
種麻該當怎樣?縱橫耕耘田畝。娶妻該當如何?或要先告父母。既已稟告宗廟,怎容她再恣妄?
劈柴應當如何?沒有利斧不行。娶妻應當怎樣,少了媒人哪成。既然姻緣已結,為何冠她恣縱?

注釋
南山:齊國山名,又名牛山。崔崔:山勢高峻狀。
綏綏(suí):緩緩行走的樣子,或曰求匹之貌。
有盪:即蕩蕩,平坦狀。
齊子:齊國的女兒(古代不論對男女美稱均可稱子),此處指齊襄公的同父異母妹文姜。冠歸:從這兒去出嫁。
止:語氣詞,無義。
曷(hé):怎么,為什麼;懷:懷念。一說來。
屨(jù):麻、葛等製成的單底鞋。五兩:五,通“伍”,並列;兩,“緉”的借省,鞋一雙。
緌(ruí):帽帶下垂的部分。帽帶為絲繩所制,左右各一從耳邊垂下,必要時可系在下巴上。
庸:用,指文姜嫁與魯桓公。
從:相從。
蓺(yì):即“藝”,種植。
衡從:橫縱之異體,東西曰橫,南北曰縱。畝,田壠。
取:通“娶”。
告:一說告於祖廟。
鞫(jú):窮,放任無束。
析薪:砍柴。
匪:通“非”。克:能、成功。
極:至,來到。一說恣極,放縱無束。

詩文賞析

作者開篇描寫雄狐對伴侶的渴望,用意在於影射齊襄公對文姜的覬覦之心。作者以南山和雄狐起興,展示出一種高遠深邃的畫面:山高樹茂,急切的雄狐四處穿梭,叫聲連連。不僅把詩的背景拉得極其宏大,讓人感到詩作肯定包含豐富的所指,又將齊襄公渴切的思想狀態描摹殆盡,讓其醜惡嘴臉暴露無遺。章末,又用反問進行了諷刺:“既然已經出嫁了,為什麼還對那段私情念念不忘呢?”即是在問文姜,也是在問齊襄公,一箭雙鵰,意味深長。

第二章還是訴說前事,但在表達上更進一步。作者影射齊襄公和文姜 * 的無恥行為時,從尋常事物人手,描述鞋子、帽帶都必須搭配成雙,藉以說明世人都各有明確的配偶,所指明確而又表達隱晦,既達到諷刺對象的效果,又顯得不露端倪一後半部分與第一章相似,使情感力度得到更深一步加強。

第三、四章轉換角度,發表對魯桓公的議論:作者成功運用“興”的手法,以種麻前先整理田地、砍柴前要先準備刀斧這些日常勞動中的必然性,來說明娶妻必須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再進一層針砭實際,說明桓公既已明媒正娶了文姜,而又無法做文姜的主。放任她回娘家私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被擱淺、踐踏,顯得庸弱無能,文姜的無視禮法、胡作非為也躍然於紙上。

這首詩的風格同《詩經》十五國風中的絕大部分作品一樣,是一首民眾創作的民歌,其特點也是每一章節除少數詞語略作更換外,基本的語詞句法都是相同的,特別是每章的最後二句,句法文氣完全一樣,只有一二個字的變化,其含義也相似或相近。這正是便於反覆詠唱,易於記憶吟誦,寓意比較單純的民歌式作品。此外,從這首詩里,也反映了男女婚姻必須通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樣的封建禮教,早在二三千年以前就已經深入人心了。

標籤:詩經

詩詞推薦

  • 溱洧

    佚名先秦〕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
  • 載驅

    佚名先秦〕載驅薄薄,簟茀朱鞹。魯道有盪,齊子發夕。四驪濟濟,垂轡沵沵。魯道有盪,齊子豈弟。汶水湯湯,行人彭彭。
  • 葛生

    佚名先秦〕葛生蒙楚,蘞蔓於野。予美亡此,誰與?獨處?葛生蒙棘,蘞蔓於域。予美亡此,誰與?獨息?角枕粲兮,錦衾爛
  • 漢廣

    佚名先秦〕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翹翹錯薪,言刈其楚;
    南山原文_南山的賞析_古詩文
  • 泮水

    佚名先秦〕思樂泮水,薄采其芹。魯侯戾止,言觀其旂。其旂茷茷,鸞聲噦噦。無小無大,從公於邁。思樂泮水,薄采其藻。
  • 青蠅

    佚名先秦〕營營青蠅,止於樊。豈弟君子,無信讒言。營營青蠅,止於棘。讒人罔極,交亂四國。營營青蠅,止於榛。讒人罔
  • 東門之墠

    佚名先秦〕東門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則邇,其人甚遠。東門之栗,有踐家室。豈不爾思?子不我即!
  • 下武

    佚名先秦〕下武維周,世有哲王。三後在天,王配於京。王配於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成王之孚,下土之式。
  • 大明

    佚名先秦〕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難忱斯,不易維王。天位殷適,使不挾四方。摯仲氏任,自彼殷商,來嫁於周,曰嬪於京
  • 樛木

    佚名先秦〕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樂只君子,福履將之。南有樛木,葛藟縈之。
  • 式微

    佚名先秦〕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南山原文_南山的賞析_古詩文
  • 訪落

    佚名先秦〕訪予落止,率時昭考。於乎悠哉,朕未有艾。將予就之,繼猶判渙。維予小子,未堪家多難。紹庭上下,陟降厥家
  • 裳裳者華

    佚名先秦〕裳裳者華,其葉湑兮。我覯之子,我心寫兮。我心寫兮,是以有譽處兮。裳裳者華,芸其黃矣。我覯之子,維其有
  • 小明

    佚名先秦〕明明上天,照臨下土。我征徂西,至於艽野。二月初吉,載離寒暑。心之憂矣,其毒大苦。念彼共人,涕零如雨。
  • 甫田

    佚名先秦〕無田甫田,維莠驕驕。無思遠人,勞心忉忉。無田甫田,維莠桀桀。無思遠人,勞心怛怛。婉兮孌兮。總角丱兮。
  • 下泉

    佚名先秦〕冽彼下泉,浸彼苞稂。愾我寤嘆,念彼周京。冽彼下泉,浸彼苞蕭。愾我寤嘆,念彼京周。冽彼下泉,浸彼苞蓍。
  • 隰有萇楚

    佚名先秦〕隰有萇楚,猗儺其枝,夭之沃沃,樂子之無知。隰有萇楚,猗儺其華,夭之沃沃。樂子之無家。隰有萇楚,猗儺其
  • 葛覃

    佚名先秦〕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萋萋。黃鳥于飛,集於灌木,其鳴喈喈。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莫莫。是刈是濩,
  • 九罭

    佚名先秦〕九罭之魚,鱒魴。我覯之子,袞衣繡裳。鴻飛遵渚,公歸無所,於女信處。鴻飛遵陸,公歸不復,於女信宿。是以
  • 昊天有成命

    佚名先秦〕昊天有成命,二後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於緝熙!單厥心,肆其靖之。
南山原文_南山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