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月原文
盛處應持滿,微時望欲圓。
鏡光藏晦夕,桂影照晴天。
繼日能明夜,分時用紀年。
繁星猶避跡,爝火豈堪然。
詩詞問答
問:詠月的作者是誰?答:王邦畿
問:詠月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詠月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王邦畿的名句有哪些?答:王邦畿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先韻
參考注釋
持滿
(1).猶持盈。《荀子·宥坐》:“ 子路 曰:‘敢問持滿有道乎?’ 孔子 曰:‘聰明聖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撫世,守之以怯;富於四海,守之以謙。此所謂挹而損之之道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沁水》:“五行險固,德能覆也,內貢迴矣,使吾 * ,則伐我難也,君子以為能持滿。”
(2).拉滿弓弦。《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軍士吏被甲,鋭兵刃,彀弓弩,持滿。” 唐 劉禹錫 《澤宮》詩序:“密彀持滿,遡風蜚繳者數矣。”《續資治通鑑·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寨中懼,人持滿以待。”
(3).謂持酒滿杯。 漢 荀悅 《漢紀·武帝紀二》:“ 夫 行酒至 蚡 , 蚡 曰:‘不得持滿。’” 元 顧瑛 《金粟冢中秋日燕集》詩:“持滿向君語,借箸請為籌。”
時望
(1).當時的聲望。《晉書·桓沖傳》:“ 謝安 以時望輔政,為羣情所歸。” 陳毅 《滿江紅·游廣東旋至海南島度假一周記沿途所見》詞之九:“守紀律,好榜樣;走私絶,負時望。”
(2).指當時有威信有聲望的人。《晉書·桓沖傳》:“或勸 沖 誅除時望,專執權衡。” 宋 曾鞏 《寄致仕歐陽少師》詩:“龍臥傾時望,鴻冥聳士倫。”《資治通鑑·晉安帝隆安元年》:“ 王緒 説 國寶 矯相王之命召 王珣 、 車胤 殺之,以除時望。”
鏡光
(1).鏡子的光。借指鏡。 清 黃遵憲 《山歌》:“一家女兒做新娘,十家女兒看鏡光。”
(2).明亮的光。 唐 劉長卿 《水西渡》詩:“伊水搖鏡光,纖鱗如不隔。” 唐 許渾 《重遊飛泉觀》詩:“松葉正秋琴韻響,菱花初曉鏡光寒。” 唐 廣宣 《駕幸普濟寺應制》詩:“寺壓山河天宇靜,樓懸日月鏡光新。”
桂影
指月影,月光。 唐 李鹹用 《山中夜坐寄故里友生》詩:“蟲聲促促催鄉夢,桂影高高掛旅情。” 明 劉基 《祝英台近》詞:“翠煙收,珠露下,星漢共瀟灑。桂影徘徊,白雪粲簷瓦。”
晴天
天空中沒有雲或雲很少
繼日
連日。 宋 柳永 《古傾杯》詞:“追思往昔年少,繼日恁、把酒聽歌,量金買笑。”《續資治通鑑·宋英宗治平四年》:“ 韓琦 、 曾公亮 言:‘……本朝自祖宗以來,繼日臨朝,宰臣奏事。’”
明夜
(1).白天和黑夜。《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上》:“ 晉王 遣 李嗣恩 不分明夜,奔入 晉陽 城治兵備御。” 元 關漢卿 《單刀會》第四折:“正歡娛有甚進退,且談笑不分明夜。”
(2).夜猶未明,後半夜。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七:“越越的哭得燈兒滅,慚愧啞、秋天甫能明夜,一枕清風半窗月。”
分時
在一台高速處理機上通過交叉進程操作,幾乎同時地執行幾個彼此獨立的進程
紀年
(1) 記年代的方法,如用乾支紀年,用皇帝年號紀年或用公元紀年等
(2) 按照年月先後排列史實的一種史書體裁
《竹書紀年》
繁星
多而密的星星
滿天繁星
避跡
亦作“避蹟”。避藏形跡;隱匿。《再生緣》第三七回:“母親與郡主兩年避跡在於 萬緣尼菴 內。”《玉嬌梨》第八回:“晚生寒舍雖在郡中,卻有一個小園在前面 白石村 中,晚生因在此避跡讀書,到了城中住的時少,又癖性不喜妄交朋友,所以賤名不能上達。”
見“ 避跡 ”。
爝火
炬火,小火。《莊子·逍遙遊》:“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 成玄英 疏:“爝火,猶炬火也,亦小火也。” 唐 杜牧 《又謝賜告身鞍馬狀》:“螢光爝火,何裨日月之明;弱質孤根,但荷乾坤之德。” 宋 梅堯臣 《送梵才吉上人歸天台》詩:“我言亦爝火,豈使萬木灰?” 瞿秋白 《十月革命前的俄羅斯文學》十四:“無論怎樣歌頌,始終一天一天的消滅,只剩得爝火微光了。”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詠月原文_詠月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