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子建鄧伯喬戴安仲黎有道諸子枉唁江村別後

作者:李孫宸 朝代:明代

原文

苫塊三春伏枕餘,廬前風木耐蕭疏。

山河未付支床骨,風雨誰來策素車。

此日匪莪詩轉廢,十年捧檄事全虛。

憐君易返剡溪棹,夜雪淒其涕滿裾。

詩詞問答

問:《歐子建鄧伯喬戴安仲黎有道諸子枉唁江村別後賦寄》的作者是誰?答:李孫宸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李孫宸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孫宸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魚韻

參考注釋

苫塊

1.亦作"苫條"。

2."寢苫枕塊"的略語。苫,草蓆;塊,土塊。古禮,居父母之喪,孝子以草荐為席,土塊為枕。

三春

(1).春季三個月:農曆正月稱孟春,二月稱仲春,三月稱季春。 漢 班固 《終南山賦》:“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氣肅清,周覽八隅。” 唐 李白 《別氈帳火爐》詩:“離恨屬三春,佳期在十月。” 元 宋方壺 《鬥鵪鶉·踏青》套曲:“嬌滴滴三春佳景,翠巍巍一帶青山。” 劉大白 《春盡了》詩:“算三春盡了,總應該留得春痕多少。”

(2).指春季的第三個月,暮春。 唐 岑參 《臨洮龍興寺玄上人院同詠青木香叢》詩:“六月花新吐,三春葉已長。” 清 姚鼐 《乙未春出都留別同館諸君》詩:“三春紅藥熏衣上,兩度槐黃落硯前。”

(3).三個春天,即三年。 晉 陸機 《答賈謐》詩:“游跨三春,情固三秋。” 唐 崔璞 《蒙恩除替將還京洛》詩:“兩載求人瘼,三春受代歸。”原註:“到任十二箇月,除替未及三年。”

伏枕

(1).伏臥在枕上。《詩·陳風·澤陂》:“寤寐無為,輾轉伏枕。”後多指因病弱、年老而長久臥床。《北齊書·陸卬傳》:“遭母喪,哀慕毀瘁,殆不勝喪,至沉篤,頓昧伏枕。” 唐 杜甫 《病後過王倚飲贈歌》:“ 王生 怪我顏色惡,答雲伏枕艱難遍。” 明 李贄 《復焦弱侯》:“然我老矣,伏枕待死,筆墨久廢。”

(2).指臥病在床的人。 唐 杜甫 《秋興八首》之一:“畫省香爐違伏枕,山樓粉堞隱悲笳。”

風木

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奉養。典出《韓詩外傳》。 宋 劉宰 《分韻送王去非之官山陰得再字》:“桃李春正華,風木養不待。” 明 朱鼎 《玉鏡台記·宴會》:“ 溫嶠 今日正可承歡養志,報效劬勞,豈敢浮慕勛名,遺憂風木。”

蕭疏

(1) 淒涼的,孤寂的

白雲飛雨過南山,碧落蕭疏春色閒。——《封神演義》

(2) 清冷疏散;稀稀落落的

瓠葉轉蕭疏。——杜甫《除架》

山河

山嶺和河流,指國家的疆土

錦銹山河

支床

(1).支撐在床上。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 王戎 、 和嶠 同時遭大喪,俱以孝稱。 王 雞骨支牀, 和 哭泣備禮。”

(2).語出《史記·龜策列傳》。後用作典故。 唐 王維 《春日上方即事》詩:“鳩形將刻杖,龜殼用支牀。”此喻養生延年。 清 顧炎武 《過朝邑王處士建常》詩:“黃鵠山川意,相隨萬里翔。誰能三十載,龜殼但支牀?”此喻守志不移。參見“ 支牀有龜 ”。

風雨

(1).風和雨。 宋 蘇軾 《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之一:“嘉穀臥風雨,稂莠登我場。”《醒世恆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風雨蕭蕭夜正寒,扁舟急槳上危灘。”

(2).颳風下雨。《書·洪範》:“月之從星,則以風雨。”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視覓,天輒風雨,嶺震雲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難和惡劣的處境。《漢書·朱博傳》:“﹝ 朱博 ﹞稍遷為功曹,伉俠好交,隨從士大夫,不避風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實上 愫方 哀憐他,沉默地庇護他,多少憂煩的事隱瞞著他,為他遮蔽大大小小無數次的風雨。”參見“ 風雨如晦 ”。

(4).比喻紛紛的議論和各種各樣的傳說。《文匯報》1992.2.15:“ 周 余 離婚,被毫不留情的新聞界大肆渲染,重筆濃墨,鬧得滿城風雨。”參見“ 滿城風雨 ”。

素車

(1).古代凶、喪事所用之車,以白土塗刷。《周禮·春官·巾車》:“素車,棼蔽。” 鄭玄 註:“素車,以白土堊車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祝盟》:“素車禱旱,以六事責躬,則雩禜之文也。”

(2).泛指喪事所用之車。 唐 柳宗元 《為韋京兆祭太常崔少卿文》:“素車千里,逶迤山谷。” 宋 梅堯臣 《溫成皇后輓詞》:“素車迎紫氣,靈韤度青雲。” 清 孫枝蔚 《哭王於一》詩:“妻子君無慮,素車多故人。”

(3).未經油漆、裝飾的車。 漢 王充 《論衡·須頌》:“素車朴船,孰與加漆采畫也?”

匪莪

《詩·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孔穎達 疏:“以己二親今且病亡,身在役中,不得侍養,精神昬亂,故視物不察也。”莪,蒿之一種,莖抱根而生,俗稱抱娘蒿。後遂借指對父母的悼念。 唐 白居易 《與從史詔》:“卿亡父早踐班榮,久著聲績,永言褒贈,自葉典常。況卿孝友承家,勤勞事國;念茲忠節,皆稟義方。將慰匪莪之心,宜流自葉之澤。”

十年

形容時間長久。《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 楊伯峻 註:“十年,言其久也。” 唐 賈島 《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捧檄

東漢 人 毛義 有孝名。 張奉 去拜訪他,剛好府檄至,要 毛義 去任守令, 毛義 拿到檄,表現出高興的樣子, 張奉 因此看不起他。後來 毛義 母死, 毛義 終於不再出去做官, 張奉 才知道他不過是為親屈,感嘆自己知他不深。見《後漢書·劉平等傳序》。後以“捧檄”為為母出仕的典故。 唐 駱賓王 《渡瓜步江》詩:“捧檄辭幽徑,鳴桹下 貴洲 。” 南唐 伍喬 《送江少府授延陵後寄》詩:“束書西上謁明主,捧檄南歸慰老親。” 明 徐渭 《謝督府胡公啟》:“徒知母在而喜,頑然捧檄之情;務擬身教所先,遵以齊眉之敬。” 清 馮桂芬 《顧蓉莊年丈七十雙壽序》:“ 毛義 捧檄色喜,固以家貧親老。”

剡溪

水名。 曹娥江 的上游。在 浙江 嵊縣 南。 唐 李白 《夢遊天姥吟留別》:“湖月照我影,送我至 剡溪 。” 明 許時泉 《午日吟》:“我是箇 子猷 乘興到 剡溪 ,你似箇 遠 老忘情過 虎谿 。”參閱《太平寰宇記》卷九六。

淒其

悲涼傷感。 晉 陶潛 《自祭文》:“故人悽其相悲,同祖行於今夕。”《文選·謝靈運<初發石頭城>詩》:“欽聖若旦暮,懷賢亦悽其。” 李善 註:“ 毛萇 《詩》傳曰:‘其,辭也。’” 唐 皎然 《同李洗馬入餘不溪經辛將軍故城》詩:“壁壘今猶在,勛庸近可思,蒼然古溪上,川逝共悽其。” 清 邊大綬 《虎口餘生》:“傳語相見,相對悽其。”

(1).寒涼貌。《詩·邶風·綠衣》:“絺兮綌兮,淒其以風。” 南朝 宋 謝靈運 《初往新安桐廬口》詩:“絺綌雖淒其,授衣尚未至。” 宋 汪元量 《滿江紅·吳江秋夜》詞:“但滿目、銀光萬頃,淒其風露。” 清 納蘭性德 《東風第一枝·桃花》詞:“薄劣東風,淒其夜雨,曉來依舊庭院。”

(2).淒涼貌。 唐 高適 《送前衛縣李寀少府》詩:“此地從來可乘興,留君不住益淒其。” 宋 辛棄疾 《賀新郎·題傅岩叟悠然閣》詞:“晚歲淒其無 諸葛 ,惟有黃花入手。” 明 鄭若庸 《玉玦記·團圓》:“天涯驟見,真同夢寐,無限淒其。” 清 顧炎武 《常熟歸生晟陳生芳績書來以詩答之》:“先朝舊事君休問,鼓角淒其滿御街。”

(1).淒涼悲傷。 南朝 宋 謝靈運 《初發石首城》詩:“欽聖若旦暮,懷賢亦淒其。” 唐 杜甫 《晚登瀼上堂》詩:“淒其望 呂葛 ,不復夢 周 孔 。” 元 鄭光祖 《王粲登樓》第三折:“對無窮景色,總是傷悲,好教我動旅懷,難成醉,枉了也壯志如虹英雄輩,都做助江天景物淒其。”

(2).寒涼貌。 元 張養浩 《長安孝子》詩:“退省百無有,滿屋風淒其。” 柳亞子 《題<張蒼水集>》詩:“盲風晦雨淒其夜,起讀先生正氣歌。”

詩詞推薦

歐子建鄧伯喬戴安仲黎有道諸子枉唁江村別後原文_歐子建鄧伯喬戴安仲黎有道諸子枉唁江村別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