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峨眉·其四

作者:毛澄 朝代:清代

登峨眉·其四原文

振衣躡金頂,捫天陷深碧。

獨尋黃帝爐,爛醉五色石。

知與人境隔,今夕識何夕。

夜半誤打鐘,驚落星滿席。

下床踏珠斗,拾得半規壁。

夢中游化城,醒後了無跡。

他日乘雲來,誰此網喬舄。

詩詞問答

問:登峨眉·其四的作者是誰?答:毛澄
問:登峨眉·其四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毛澄的名句有哪些?答:毛澄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七部

參考注釋

振衣

抖衣去塵,整衣。《楚辭·漁父》:“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 王逸 註:“去塵穢也。” 晉 陸機 《招隱詩》:“明發心不夷,振衣聊躑躅。” 唐 白居易 《偶作》詩之二:“日出起盥櫛,振衣入道塲。”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胭脂》:“急起篝燈,振衣冥索。”

捫天

摸天。極言其高。《楚辭·九章·悲迴風》:“據青冥而攄虹兮,遂儵忽而捫天。” 洪興祖 補註:“捫,撫也。”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頫杳眇而無見,仰攀撩而捫天。” 唐 李白 《游太山》詩之六:“捫天摘匏瓜,怳惚不憶歸。” 宋 朱熹 《自上封登祝融峰絕頂次敬夫韻》:“捫天滑青壁,俯壑崩銀濤。”

黃帝

(1).古帝名。傳說是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 少典 之子,姓 公孫 ,居 軒轅之丘 ,故號 軒轅氏 。又居 姬水 ,因改姓 姬 。國於 有熊 ,亦稱 有熊氏 。以土德王,土色黃,故曰 黃帝 。《易·繫辭下》:“ 神農氏 沒, 黃帝 、 堯 、 舜 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 孔穎達 疏:“ 黃帝 , 有熊氏 少典 之子, 姬 姓也。”《史記·五帝本紀》:“ 黃帝 者, 少典 之子,姓 公孫 ,名曰 軒轅 。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 裴駰 集解:“號 有熊 。” 司馬貞 索隱:“有土德之瑞,土色黃,故稱 黃帝 ,猶 神農 火德王而稱 炎帝 然也。” 郭沫若 《殘春及其他·殘春一》:“但是他那粉白色的皮膚,平滑無表情的相貌,好像是我們祖先傳來的一種烙印一樣,早使我知道他是我們 黃帝 的子孫了。”

(2).我國古代神話中的五天帝之一。指中央之神。《禮記·月令》:“﹝季夏之月﹞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 黃帝 ,其神 后土 。”《史記·天官書》:“ 黃帝 行德,天夭為之起。” 張守節 正義:“ 黃帝 ,中央 含樞紐 之帝。” 宋 高似孫 《緯略》卷八:“《洛書》曰: 蒼帝 起,青雲扶日; 赤帝 起,赤雲扶日; 黃帝 起,黃雲扶日; 白帝 起,白雲扶日; 黑帝 起,黑雲扶日。”

爛醉

沉醉;酩酊大醉

喝個爛醉方休

五色石

古代神話所說 女媧 煉的補天石。《淮南子·覽冥訓》:“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於是 女媧 鍊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足以立四極。” 唐 盧仝 《與馬異結交》詩:“ 女媧 本是 伏羲 婦,恐天怒,擣鍊五色石,引日月之針,五星之縷把天補。”原註:“一作 女媧 伏羲 妹。”亦省作“ 五石 ”。《南史·梁元帝紀》:“鑿 河 津 於 孟門 ,百川復啟;補穹儀以五石,萬物再生。” 唐 陸龜蒙 《雜諷》詩之四:“ 女媧 鍊五石,天缺猶可補。”參閱 王充 《論衡·談天》、《列子·湯問》。

與人

合乎民意取得人心。《國語·越語下》:“持盈者與天,定傾者與人,節事者與地。” 韋昭 註:“與人,取人之心也。”《管子·形勢》:“持滿者與天,安危者與人。” 尹知章 註:“能安危者,則與人合。”

今夕

今晚;當晚。 晉 左思 《蜀都賦》:“樂飲今夕,一醉累月。” 唐 韓愈 《玩月喜張十八員外以王六秘書至》詩:“況當今夕圓,又以嘉客隨。” 郭沫若 《落葉》:“風雨瀟瀟著的今夕。”

夜半

見“半夜”

今夜半。——明· 魏禧《大鐵椎傳》

落星

(1).山名。在今 江蘇省 南京市 東北,北臨 長江 。相傳有大星落於此,因而得名。 宋 梅堯臣 《雪中發江寧浦至採石》詩:“ 落星 始前瞻,瞬目已後相。”

(2).樓名。在 南京市 東北臨 江 的 落星山 上。《文選·左思<吳都賦>》:“數軍事乎 桂林 之苑,饗戎旅乎 落星 之樓。” 劉逵 註:“ 吳 有 桂林苑 、 落星樓 ,樓在 建業 東北十里。” 前蜀 韋莊 《春日》詩:“ 落星樓 上吹殘角,偃月營中掛夕暉。”

(3).石名。 唐 劉禹錫 《和牛相公題姑蘇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蘇州》:“眇小欺 湘 燕,團圓笑落星。”

珠斗

(1).指北斗七星。因斗星相貫如珠,故名。 唐 王維 《同崔員外秋宵寓直》詩:“月迥藏珠斗,雲消出絳河。” 趙殿成 箋註:“﹝珠斗﹞謂斗星相貫如珠。” 明 高明 《琵琶記·丹陛陳情》:“但見銀河清淺,珠斗斑斕。” 清 黃景仁 《 * ·幽約》詞:“嬾步挑釭燼,珠斗斜還整。”

(2).華美的酒器。 明 屠隆 《綵毫記·長安豪飲》:“召顐官屢奉鑾輿,倚宮妃頻傾珠斗。”

半規

半圓形。有時借指太陽或月亮。 南朝 宋 謝靈運 《游南亭》詩:“密林含餘清,遠峯隱半規。” 宋 楊萬里 《海門殘照》詩:“萬里長江白,半規斜日黃。” 陳毅 《泗宿道中》詩:“半規殘月照,鐵騎送長征。”

夢中

(1).睡夢之中。《列子·周穆王》:“西極之南隅有國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 古莽之國 ,陰陽之氣所不交,故寒暑亡辨;日月之光所不照,故晝夜亡辨。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覺,以夢中所為者實,覺之所見者妄。” 南朝 梁 沉約 《別范安成》詩:“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夢中不識路,何以慰相思。” 宋 晏幾道 《鷓鴣天》詞:“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賸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説著,便把他夢中所聞所見,雲端里的情節,詳細告訴了那 畢生 一遍。” 陶鑄 《一室》詩:“ 井岡 曉日 延河 月,莫嘆相逢是夢中。”

(2).比喻懵懂糊塗,受人欺騙。《三國演義》第七二回:“ 操 恐人暗中謀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夢中好 * ;凡吾睡著,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晝寢帳中,落被於地。一近侍慌取覆蓋。 操 躍起拔劍斬之,復上牀睡……惟 修 知其意,臨葬時指而嘆曰:‘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

(3). 夢澤 之中。《左傳·宣公四年》:“ 楚 鬭伯比 ……生 子文 焉,使棄諸 夢 中。”

化城

(1).一時幻化的城郭。佛教用以比喻小乘境界。佛欲使一切眾生都得到大乘佛果。然恐眾生畏難,先說小乘涅槃,猶如化城,眾生中途暫以止息,進而求取真正佛果。見《法華經·化城喻品》。 南朝 宋 謝靈運 《緣覺聲聞合贊》:“厭苦情多,兼物志少。如彼化城,權可得寳。誘以涅槃,救爾生老。” 唐 朱子奢 《豳州昭仁寺碑》:“慧刀已裂,化城斯引。” 清 龔自珍 《 * 古德遺書序》:“導之也有師,扶持之也有相,尚猶慮夫涉之也有淺深,閲之也有久暫,則有諸境以為之策,有化城以為之止息,乃有大事因緣以為之歸墟。”

(2).指幻境。 元 張仲深 《送全上人》詩:“自知浮世一化城,願結跏趺面牆坐。”

(3).指佛寺。 唐 王維 《登辨覺寺》詩:“竹徑從初地,蓮峰出化城。” 唐 劉禹錫 《賈客詞》:“邀福禱波神,施財游化城。” 明 何景明 《賢隱寺次劉朝信》詩:“化城依宿處,自學此身閒。”

(4).指海市蜃樓。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四:“若九春三秋,天景清麗,必有素霧自岊起,須臾粉堞青甃,彌亘數里,樓臺轇葛,殊木異葩,數息中,霧氣散漫,不復見矣,謂之化城。”

(5).古寺名。廢址在今 安徽 當塗 。 唐 李白 《陪族叔當塗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風亭》詩:“ 化城 若化出,金榜天宮開。” 王琦 注引《太平府志》:“古 化城寺 ,在府城內 向化橋 西 禮賢坊 , 吳大帝 時建,基址最廣。”

無跡

亦作“ 無跡 ”。沒有蹤影;沒有痕跡。 南朝 梁 陸倕 《新刻漏銘》:“一暑一寒,有明有晦。神道無跡,天工罕代。” 宋 王讜 《唐語林·政事下》:“﹝ 李惠登 ﹞為政清浄無跡,不求人知。”

見“ 無跡 ”。

他日

(1) 將來;來日,將來的某一天或某一時期

他日見於王。——《孟子·梁惠王下》

他日驢一鳴。——《戰國策·魏策》

他日不忘老人芋。——清· 周容《芋老人傳》

願他日得志。

(2) 以往;昔日

乘雲

(1).駕雲;馭雲。《楚辭·離騷》:“吾令 豐隆 乘雲兮,求 宓妃 之所在。” 唐 韓愈 《李花》詩之二:“夜領 張徹 投 盧仝 ,乘雲共至 玉皇 家。”《鏡花緣》第十三回:“當日小弟聞 大人國 只能乘雲而不能走,每每想起,恨不能立刻見之,今果至其地,真是天從人願。”

(2).升天,仙去。 宋 蘇舜欽 《感興》詩:“吾朝三聖人,乘雲不可覩。”

詩詞推薦

登峨眉·其四原文_登峨眉·其四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