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蒼山歌

作者:王士性 朝代:明代

點蒼山歌原文

點蒼山高高躡空,連峰十九如掛弓。

峰峰流泉落澗底,下浸榆葉函山東。

高山積雪照人眼,六月吹墮隨罡風。

寒光飛翠迸馬首,太陰灝氣摩蒼穹。

我聞點蒼有奇石,胡自山蒼石還白。

豈是陰崖太古雪,化作瑤華點空碧。

玉宇璚樓亘終古,影落榆河驚水府。

驪龍弄珠蛟起舞,吐炬燃天作風雨。

洪濤不沒大鸛洲,瞥然大地如欲浮。

四時變態更譎幻,深山巨澤良悠悠。

我欲乘風御列缺,排雲直踏中峰裂。

珊瑚出水月未高,倦來且嚼山頭雪。

詩詞問答

問:點蒼山歌的作者是誰?答:王士性
問:點蒼山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王士性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性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古今圖書集成

參考注釋

蒼山

青山。 唐 杜甫 《九成宮》詩:“蒼山入百里,崖斷如杵臼。”

高躡

遠遠地超過。《晉書·陸機陸雲等傳論》:“其詞深而雅,其義博而顯,故足遠超 枚 馬 ,高躡 王 劉 ,百代文宗,一人而已。”

連峰

亦作“ 連峯 ”。連綿的山峰。 南朝 宋 謝靈運 《會吟行》:“連峯競千仞,背流各百里。” 北周 庾信 《同會河陽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詩:“橫階仍鑿澗,對戶即連峰。” 宋 蘇轍 《游太山·四禪寺》詩:“古寺依巖根,連峯轉相揖。” 郭沫若 《斷斷集·青年與文化》:“這種進展,就好像連峰一樣,一個峰頭接上一個更高的峰頭。”

十九

十分之九。謂絕大多數。《莊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唐 韓愈 《平淮西碑文》:“凡 蔡 卒三萬五千,其不樂為兵,願歸為農者十九,悉縱之。” 曹靖華 《飛花集·憶當年,穿著細事且莫等閒看!》:“如此‘土氣’的穿著,加之滿口土腔,甚至問路,十九都遭到白眼。”

掛弓

亦作“掛弓”。謂息兵。 唐 杜甫 《投贈哥舒開府翰》詩:“ 青海 無傳箭, 天山 早掛弓。” 明 夏完淳 《大哀賦》:“見 伊川 而披髮,鳴 天山 而掛弓。”

流泉

(1).流動的泉水。《詩·大雅·公劉》:“相其陰陽,觀其流泉。”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潘庭堅王實之》:“ 庭堅 被酒豪甚,竟脫巾髽髻,裸立流泉之衝,且高唱《濯纓》之章。” 碧野 《雪路雲程》:“這石潭是由群山上的雪水流泉匯成的。”

(2).古代錢幣名。泛指錢幣。《隋書·刑法志》:“公平難遇其人,流泉易啟其齒。”

榆葉

榆樹葉。嫩葉可食,亦可入藥。 漢 劉向 《說苑·敬慎》:“吾嘗見江河乾為坑,正冬采榆葉,仲夏雨雪霜。”《魏書·上黨王天穆傳》:“ 河 南人常笑 河 北人好食榆葉。” 唐 王昌齡 《從軍行》之三:“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雲沙古戰場。”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二·榆》:“榆皮榆葉性皆滑利下降。”

山東

中國東部沿海的省,簡稱魯。面積15.3萬平方公里,人口8493 萬(1990),省會濟南。山東工農業總產值居全國前列,經濟作物花生、棉花、菸草居 全國前列,煙臺蘋果,肥城桃,平度葡萄久有盛名。勝利油田及由此發展的石油化工在國內占重要地位。是全國重要黃金產地

高山

(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荀子·勸學》:“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三國志·魏志·杜畿傳》“其得人心如此” 裴松之 注引 晉 杜篤 《杜氏新書》:“今吾亦冀眾人仰高山,慕景行也。” 宋 秦觀 《呂與叔挽章》之一:“舉舉西州士,來為邦國華。藝文尤爾雅,經術自名家。正有高山仰,俄成逝水嗟。”參見“ 高山景行 ”。

(2).傳說中的山名。《山海經·西山經》:“又西北五十里 高山 ,其上多銀,其下多青碧、雄黃。”

(3).少數民族名。 清 魏祝亭 《兩粵傜俗記》:“其在西者,種凡三:曰 高山 ,曰 花肚 ,曰 平地 。”

雪照

用雪的反光來照明。謂苦學。 唐 方乾 《偶作》詩:“夜學事須憑雪照,朝廚爭奈絶煙何。”參見“ 雪窗螢几 ”。

人眼

(1).指能看到自己的人。 明 馮夢龍 《掛枝兒·私窺》:“欲要摟抱你,只為人眼多。”《二刻拍案驚奇》卷九三:“到彼市買,必竟與他家管事家人交易往來,等走得路數多,人眼熟了,他每沒些疑心。”

(2).謂別人眼前。《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七回:“穿上時又不曾掖進去,就露了人眼,真是笑話。”

六月

《詩·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國語·晉語四》:“ 秦伯 賦《六月》。” 韋昭 註:“《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業。《小雅》其詩云:‘王於出征,以匡王國。’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國。’此言 重耳 為君,必霸諸侯以匡佐天子。”後多用以指衛國定亂的正義之師。《樂府詩集·郊廟歌辭七·梁郊祀樂章》:“白日體無私,皇天輔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師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賦》:“於是竿木羣興,風雲畢會,興六月之師,振九天之鋭。”

罡風

道家稱天空極高處的風,現在有時用來指強烈的風

罡風誤送到蓬萊,昔種琪花今已開。—— 宋· 劉克莊《夢館宿》

寒光

慘白令人心寒的光

寒光一閃,刀已出鞘

馬首

(1) 馬頭

(2) 指作戰時主將的馬首所向

馬首裂。——明· 魏禧《大鐵椎傳》

瞻余馬首。——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太陰

〈方〉∶月亮

灝氣

(1).瀰漫在天地間之氣。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遊記》:“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 宋 曾鞏 《八月二十九日小飲》詩:“煩蒸翕已盡,灝氣乃浮薄。” 清 吳偉業 《縹緲峰》詩:“灝氣凌泬寥,一身若冰雪。”

(2).正大剛直之氣。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卷十:“ 傅遠度 汝舟 ,奇思灝氣,高出一世。” 清 湯增璧 《崇俠篇》:“自道德墜地,士或儇薄無行。非有真體之內充,灝氣之磅礴,而樽酒之間,詬誶交作,往往慾撻於市朝,以泄一時之忿。”

蒼穹

蒼天;天空

點蒼

山名。在 雲南省 大理市 西北、 洱海 及 漾濞江 間。《元史·地理志四》:“有 點蒼山 在 大理 城西,周廣四百里。” 清 趙翼 《甌北詩抄·龍尾關》:“ 點蒼 千仞高, 洱海 萬頃沛。”

有奇

還有零頭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明· 魏學洢《核舟記》

還白

(1).歸而報知,還告。 漢 劉向 《說苑·正諫》:“使者還白曰:‘果以太后事諫。’” 三國 魏 曹操 《加棗祗子處中封爵並祀祗令》:“ 祗 猶自信,據計畫還白,執分田之術。”《宋書·劉式之傳》:“ 式之 召從事謂曰:‘治所還白使君, 劉式之 於國家粗有微分,偷數百萬錢何有,況不偷邪!’” 明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餘·帝王都會》:“ 天錫 適感此異,還白 彌遠 。”

(2).答覆的話語;回言。《南齊書·張敬兒傳》:“先時足下遣信,尋盟敦舊,厲以篤終,吾止附還白,申罄情本,契然遠要,方固金石。”

(3).回復童顏;恢復年輕。《漢武帝內傳》:“可以步虛,可以隱形,長生久視,還白留青。” 宋 葉廷珪 《海錄碎事·道釋》:“妾有童面之經,還白之法。”

陰崖

背陽的山崖。 漢 馬融 《長笛賦》:“惟籦籠之奇生兮,於 終南 之陰崖。” 唐 韋應物 《懷琅邪深標二釋子》詩:“白雪埋大壑,陰崖滴夜泉。”《西遊記》第九一回:“陰崖積雪猶含凍,遠樹浮煙已帶春。”

太古

最古老的時代

化作

(1).化育生成。《莊子·天道》:“萬物化作,萌區有狀,盛衰之殺,變化之流也。” 太平天囯 李秀成 《自述》:“自拜上帝之後,件件可悉,不知天意如何化作此人。”

(2).變成。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下:“ 廬陵 有木客鳥,大如鵲,千百為羣,不與眾鳥相厠。俗雲是古之木客花化作。”《西遊記》第十五回:“卻才是 金頭揭諦 請了菩薩來,把那澗里龍化作我們的白馬。” 魯迅 《野草·雪》:“寒夜使他結一層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樣。”

瑤華

亦作“瑤花”。1.玉白色的花。有時借指仙花。《楚辭·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瑤華,將以遺兮離居。” 王逸 註:“瑤華,玉華也。” 洪興祖 補註:“説者云:瑤華,麻花也,其色白,故比於瑤。此花香,服食可致長壽,故以為美。” 唐 陳子昂 《東征至淇門答宋參軍之問》詩:“碧潭去已遠,瑤花折遺誰?” 元 王惲 《平湖樂·壽李夫人》曲:“洞裡瑤華自高韻,八千春,裊煙已報長生信。” 康有為 《<人境廬詩草>序》:“而詩之精深華妙,異境日辟,如游海島,仙山樓閣,瑤花縞鶴,無非珍奇矣。”

(2).喻指霜、雪。 唐 張九齡 《立春日晨起對積雪》詩:“忽對林亭雪,瑤華處處開。” 宋 柳永 《望遠行》詞:“長空降瑞,寒風翦,淅淅瑤花初下。” 明 高棅 《賦得羅浮霜月懷二逸人》詩:“海國梅始白,飛霜動鳴鐘……百里皆瑤華,千林閟幽風。”

(3).指美玉。 晉 葛洪 《抱朴子·勖學》:“故瑤華不琢,則耀夜之景不發;丹鍔不淬,則純鉤之勁不就。” 晉 王嘉 《拾遺記·周》:“﹝ 成王 ﹞四年, 旃塗國 獻鳳雛,載以瑤華之車,飾以五色之玉,駕以赤象,至於京師。” 唐 元稹 《和東川李相公慈竹十二韻》:“慈竹不外長,密比青瑤華。”

(4).比喻詩文的珍美。亦用以對人詩文的美稱。 唐 儲光羲 《酬李處士山中見贈》詩:“引領遲芳信,果枉瑤華篇。” 唐 岑參 《敬酬杜華淇上見贈》詩:“賴蒙瑤華贈,諷詠慰懷抱。” 唐 許渾 《酬李當》詩:“知有瑤華手自開,《巴人》虛唱懶封回。”

(5).“ 瑤華圃 ”的省稱。為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明 湯顯祖 《紫簫記·巧探》:“一自殘雪飛畫棟,蚤罷瑤華夢。” 明 湯顯祖 《紫簫記·邊思》:“流照 伏波 營,飛入瑤華境。”參見“ 瑤華圃 ”。

空碧

(1).猶澄碧。 南朝 梁 江淹 《水上神女賦》:“野田田而虛翠,水湛湛而空碧。”

(2).指澄碧的水色。 唐 白居易 《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詩:“煙波澹蕩搖空碧,樓殿參差倚夕陽。”

(3).指澄碧的天空。 五代 齊己 《自遣》詩:“雲無空碧在,天靜月華流。” 宋 秦觀 《好事近·夢中作》詞:“飛雲當面化龍蛇,夭矯轉空碧。” 清 繆荃孫 《<宋元詞四十家>序》:“孕幽想於流黃,激涼吹於空碧。”

玉宇

(1) 傳說中神仙住的仙宮

(2) 華麗的宮殿

(3) 指天空,也借指宇宙

終古

(1).久遠。《楚辭·離騷》:“懷朕情而不發兮,余焉能忍而與此終古。” 朱熹 集註:“終古者,古之所終,謂來日之無窮也。”《漢書·溝洫志》:“民歌之曰:‘ 鄴 有賢令兮為 史公 ,決 漳水 兮灌 鄴 旁,終古舄鹵兮生稻粱。’” 清 顧炎武 《精衛》詩:“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 魯迅 《集外集·<哀范君>詩之三》:“此別成終古,從茲絶緒言。”

(2).往昔,自古以來。《楚辭·九章·哀郢》:“去終古之所居兮,今逍遙而來東。”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終古雖遠,曠焉如面。” 唐 李白 《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詩:“惟君固 房陵 ,誠節貫終古。”

(3).經常。《周禮·考工記·輪人》:“輪已崇,則人不能登也。輪已庳,則於馬終古登阤也。” 鄭玄 註:“ 齊 人之言終古,猶言常也。”《莊子·大宗師》:“維斗得之,終古不忒;日月得之,終古不息。”

(4).複姓。相傳為 夏桀 內史 終古 之後。見《通志·氏族四》。

水府

(1).神話傳說中水神或龍王所住的地方。 晉 木華 《海賦》:“爾其水府之內,極深之庭,則有崇島巨鰲,垤堄孤亭。” 唐 劉禹錫 《和牛相公題姑蘇所寄太湖石》:“初辭水府出,猶帶龍宮腥。”

(2).用為水神的稱號。《宋史·禮志五》:“詔封 江州 馬當 上水府, 福善安江王 ; 太平州 採石 中水府, 順聖平江王 ; 潤州 金山 下水府, 昭信泰江王 。”

(3).指水的深處。 唐 韓愈 《貞女峽》詩:“懸流轟轟射水府,一瀉百里翻雲濤。” 唐 姚合 《莊居野行》詩:“採玉上山巔,探珠入水府。”

(4).星官名。《晉書·天文志上》:“東井西南四星曰水府,主水之官也。”

(5).膀胱的別名。俗稱尿脬。 漢 張仲景 《傷寒論·太陽病上》:“君澤瀉之鹹寒,鹹走水府,寒勝熱邪。”

驪龍

黑龍。《尸子》卷下:“玉淵之中,驪龍蟠焉,頷下有珠。” 晉 葛洪 《抱朴子·祛惑》:“凡探明珠,不於 合浦 之淵,不得驪龍之夜光也。” 五代 譚用之 《贈索處士》詩:“玄豹夜寒和霧隱,驪龍春暖抱珠眠。” 郭沫若 《哀時古調》四:“ 河朔 淮西 一宵盡,滿地鵝鴨可成兵。虎口,當心,驪龍有逆鱗。”

弄珠

(1).玩珠。指 漢皋 二女事。《文選·張衡<南都賦>》:“耕父揚光於清泠之淵,游女弄珠於 漢皋 之曲。” 李善 注引《韓詩外傳》:“ 鄭交甫 將南適 楚 ,遵彼 漢皋 臺下,乃遇二女,佩兩珠,大如荊雞之卵。” 唐 李白 《峴山懷古》詩:“弄珠見游女,醉酒懷 山公 。”

(2).指鮫人泣珠故事。 南朝 梁 陶弘景 《水仙賦》:“弄珠於淵客之庭,卷綃乎鮫人之室。”參見“ 鮫人 ”。

(3).古時 百濟 雜戲的一種。《北史·百濟傳》:“有鼓角、箜篌、箏竽、篪笛之樂,投壺、摴蒲、弄珠、握槊等雜戲。”

起舞

亦作“ 起儛 ”。1.起身舞蹈。《國語·晉語二》:“ 驪姬 許諾,乃具,使 優施 飲 里克酒 。中飲, 優施 起舞。”《隋書·五行志上》:“ 武帝 講於 重雲殿 ,沙門 誌公 忽然起儛歌樂,須臾悲泣。” 宋 王安石 《後元豐行》:“ 吳 兒踏歌女起舞,但道快樂無所苦。” 蔡東藩 《唐史通俗演義》第十六回:“ 太宗 起舞,諸王等更迭奉觴。”

(2).“聞鷄起舞”的省略。表示志士及時奮發,刻苦磨鍊。典出《晉書·祖逖傳》。 宋 蘇轍 《中秋月望十六終夜如晝》詩:“冷澈登臨倦,衰慵起舞遲。” 清 納蘭性德 《滿庭芳·題元人<蘆州聚雁圖>》詞:“待向中宵起舞,無人處,那有村雞。” 陳毅 《滿江紅·游廣東旋至海南島度假一周記沿途所見》詞:“應中宵起舞到鷄鳴,練腰腳。”參見“ 聞雞起舞 ”。

天作

猶天造,天生。謂自然形成。《詩·周頌·天作》:“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毛 傳:“作,生;荒,大也。天生萬物於高山,大王行道能安天之所作也。” 唐 韓愈 《燕喜亭記》:“凡天作而地藏之,以遺其人乎?” 明 何景明 《雨頌》:“相彼物矣,既鞠既靡;自我天作,乃奮而起。”

風雨

(1).風和雨。 宋 蘇軾 《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之一:“嘉穀臥風雨,稂莠登我場。”《醒世恆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風雨蕭蕭夜正寒,扁舟急槳上危灘。”

(2).颳風下雨。《書·洪範》:“月之從星,則以風雨。”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視覓,天輒風雨,嶺震雲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難和惡劣的處境。《漢書·朱博傳》:“﹝ 朱博 ﹞稍遷為功曹,伉俠好交,隨從士大夫,不避風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實上 愫方 哀憐他,沉默地庇護他,多少憂煩的事隱瞞著他,為他遮蔽大大小小無數次的風雨。”參見“ 風雨如晦 ”。

(4).比喻紛紛的議論和各種各樣的傳說。《文匯報》1992.2.15:“ 周 余 離婚,被毫不留情的新聞界大肆渲染,重筆濃墨,鬧得滿城風雨。”參見“ 滿城風雨 ”。

洪濤

* 浪

不沒

(1).不能終天年。指非自然死亡。《禮記·檀弓下》:“﹝ 陽處父 ﹞行並植於 晉國 ,不沒其身,其知不足稱也。” 鄭玄 註:“沒,終也。” 孔穎達 疏:“言不得以理終沒其身。”《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楚王 其不沒乎?” 杜預 註:“不以壽終。”

(2).不沉沒。《文選·陸機<辯亡論上>》“﹝非有﹞ 智伯 灌激之害” 李善 注引《史記》:“ 晉 智伯 攻 晉陽 ,引 汾水 灌其城,不沒者二版,城中懸釜而炊,易子而食。”

(3).不埋沒。 宋 曾鞏 《范貫之奏議集序》:“公言之不沒,豈獨見其志所以明先帝之盛德於無窮也。”

瞥然

忽然;迅速地。 唐 白居易 《與微之書》:“平生故人,去我萬里;瞥然塵念,此際暫生。” 明 高明 《琵琶記·琴訴荷池》:“嫩緑池塘梅雨歇,薰風乍轉,瞥然見新涼。”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道士拍界尺一聲,即有數小人,長八九寸,落局上,合聲演劇……一齣終,瞥然不見。” 蘇曼殊 《碎簪記》:“余辭 莊湜 歸,途中見一馬車,瞥然而過。”

大地

(1)

(2) 地面;地球表面廣闊的土地

大地回春

(3) 代指地球

時變

(1).四時季節的變化。《易·賁》:“觀乎天文,以察時變。” 孔穎達 疏:“以察四時變化。”《史記·天官書》:“終始古今,深觀時變,察其精粗,則天官備矣。”

(2).時世的變化。亦指時世變化的規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論》:“ 魏其 誠不知時變, 灌夫 無術而不遜,兩人相翼,乃成禍亂。” 唐 吳筠 《元日言懷因以自勵詒諸同志》詩:“安用感時變,當期升九天。” 清 侯方域 《豫省試策》之五:“不通乎時變而為之,以聖人之法猶不足以為治。”

深山

處於群山之中,離平原地區很遠的山區

深山寂寂,空谷鳥鳴

今夜要是趕不到山那邊的太陽寨,只有在這深山中露宿了。——《驛路梨花》

悠悠

(1) 長久,遙遠

悠悠長夜

(2) 遙遠的

悠悠未來

(3) 形容從容不迫

(4) 眾多

(5) 荒謬

悠悠之談

(6) 飄動的樣子

羌笛悠悠雪滿地。——宋· 范仲淹《漁家傲》

(7) 庸俗

(8) 形容憂傷

悠悠我思

中心悠悠

悠悠爾心。——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9) 形容悠閒自在

白雲千載空悠悠。——唐· 崔顥《黃鶴樓》

悠悠自得

乘風

順風;憑藉風力

乘風向法國駛去

列缺

指閃電。列,通“裂”,分裂。缺,指雲的縫隙。電氣從雲中決裂而出,故稱“列缺”

列缺霹靂。——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排雲

排開雲層。多形容高。 晉 郭璞 《遊仙詩》之六:“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臺。” 南朝 梁 沉約 《詠孤桐》:“ 龍門 百尺時,排雲少孤立。” 唐 羊滔 《游爛柯山》詩之二:“亙壑躡丹虹,排雲弄清影。” 明 劉基 《戲為雪雞篇寄詹文同》詩:“雪鶴排雲舒六翮,長鳴遠逐 浮丘伯 。” 郭小川 《戰颱風》詩:“紅旗般的太陽,排雲撥霧飛身大海間。”

珊瑚

許多珊瑚蟲的骨骼聚集物,樹狀,供玩賞

珊瑚,色赤,生於海,或生於山。——《說文》。按,似樹,大者高三尺余,枝格交錯,無葉,有青色者,曰琅玕。

珊瑚在網:比喻有才學的人都被收羅來了

水月

(1).水和月。 唐 劉禹錫 《洞庭秋月行》:“山城蒼蒼夜寂寂,水月逶迤繞城白。” 宋 楊萬里 《夜離零陵留二絕簡諸友》:“思歸日日只空言,一棹今真水月間。”

(2).指明淨如水的月亮。 唐 鄭谷 《南康郡牧陸肱郎中辟許棠先輩為郡從事有寄贈》詩:“夜清僧伴宿,水月在松梢。”《花月痕》第十回:“小飲偶然邀水月,謫居猶得住 蓬萊 。”

(3).水中月影。常形容明淨。 唐太宗 《大唐三藏聖教序》:“松風水月,未足比其清華;仙露明珠,詎能方其朗潤!” 唐 李白 《贈宣州靈源寺仲濬公》詩:“觀心同水月,解領得明珠。”

山頭

(1) 山的頂部

(2) 山峰

(3) 比喻獨占一方的宗派

拉山頭

詩詞推薦

點蒼山歌原文_點蒼山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