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佇待青齊夏熟報,今朝大吏奏章聞。
三春膏澤沾十府,二麥收成約九分。
此匪田哉益滋苦,總吾民也亦為欣。
欣斯遠耳苦斯近,延頸徒然望布雲。
詩詞問答
問:《山東巡撫富明安奏報麥收分數詩以志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文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八十九
2. 富明安奏濟南等十府三四月間甘雨優沾計通省麥收約可九分以上
參考注釋
齊夏
古樂章名。九夏之一。《周禮·春官·鍾師》:“凡樂事,以鐘鼓奏九夏:《王夏》……《齊夏》。” 鄭玄 註:“夫人祭,奏《齊夏》。”參見“ 九夏 ”。
今朝
(1) 今天
(2) 現在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大吏
指大官
督撫大吏爭上符瑞。——《明史·海瑞傳》
奏章
臣子向帝王呈遞的意見書
三春
(1).春季三個月:農曆正月稱孟春,二月稱仲春,三月稱季春。 漢 班固 《終南山賦》:“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氣肅清,周覽八隅。” 唐 李白 《別氈帳火爐》詩:“離恨屬三春,佳期在十月。” 元 宋方壺 《鬥鵪鶉·踏青》套曲:“嬌滴滴三春佳景,翠巍巍一帶青山。” 劉大白 《春盡了》詩:“算三春盡了,總應該留得春痕多少。”
(2).指春季的第三個月,暮春。 唐 岑參 《臨洮龍興寺玄上人院同詠青木香叢》詩:“六月花新吐,三春葉已長。” 清 姚鼐 《乙未春出都留別同館諸君》詩:“三春紅藥熏衣上,兩度槐黃落硯前。”
(3).三個春天,即三年。 晉 陸機 《答賈謐》詩:“游跨三春,情固三秋。” 唐 崔璞 《蒙恩除替將還京洛》詩:“兩載求人瘼,三春受代歸。”原註:“到任十二箇月,除替未及三年。”
膏澤
(1) 滋潤土壤的雨水
良田無晚歲,膏澤多豐年。——曹植《贈徐幹》
(2) 比喻恩惠
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麥收
收割麥子
成約
已有的約定或條約。 宋 周密 《齊東野語·蘇大璋》:“謂其自許之確如此,必將與試官有成約,萬一果然,乞究治之。” 清 馬建忠 《適可齋記言·復李伯相札議中外官交涉儀式洋貨入內地免厘稟》:“今彼既不滿於舊約,欲有改易,我亦何必拘守成約,不肯增刪,自可乘此機關,與之商酌。” 沙汀 《淘金記》九:“何況自以為有過成約,要想斷念,也就更困難了。”
延頸
(1).伸長頭頸。《列子·湯問》:“延頸承刃,披胷受矢。”《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 恪 每出入,百姓延頸,思見其狀。” 唐 李翱 《截冠雄雞志》:“延頸喔咿,其聲甚悲焉。”
(2).引申指仰慕,渴望。《史記·遊俠列傳》:“自關以東,莫不延頸願交焉。” 宋 葉適 《受玉寶賀表》:“ 江 淮 延頸,望基本之常安。”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延頸方來,神馳所慕之儀的。”
(3).長頸。《文選·曹植<洛神賦>》:“延頸秀項,皓質呈露。” 李善 註:“延、秀,皆長也。”
(4).古地名。《文選·任昉<奏彈曹景宗>》:“猶應固守 三關 ,更謀進取,而退師 延頸 ,自貽虧衂。” 李善 註:“ 三關 、 延頸 ,二戍名也。”
徒然
(1) 僅僅如此
(2) 無緣無故;偶然
皆不徒然
(3) 枉然。白白地;不起作用
我找不到他們,徒然跑了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