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寄壽家君原文
登樓翹首,白雲堆處,懸弧此日高堂。
石發梳風,荷裳映日,三三兩兩成行。
好鳥奏笙簧。
正新飛黃口,送語雕梁。
目極心搖,青山遙隔舞衣長。
堪憐遊子迴腸。
恨烏衣此會,不捧霞觴。
且禮慈雲,勤依佛日,細添一縷沉香。
九頓祝無疆。
更顏隨歡笑,心入清涼。
解帶長松,臥看鶴影到池塘。
詩詞問答
問:望海潮·寄壽家君的作者是誰?答:李雯
問:望海潮·寄壽家君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注釋
1. 押陽韻
參考注釋
登樓
(1).上樓。 南朝 宋 謝靈運 《南樓中望所遲客》詩:“登樓為誰思,臨江遲來客。” 宋 戴復古 《無策》詩:“老覺登樓懶,心知涉世疎。”《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道:‘正是,我們何不登樓一望。’”
(2).指 漢 末 王粲 避亂客 荊州 ,思歸,作《登樓賦》之事。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詩之五:“羣盜哀 王粲 ,中年召 賈生 。登樓初有作,前席竟為榮。” 宋 陸游 《秋望》詩:“一樽莫恨盤飧薄,終勝登樓憶故鄉。” 金 元好問 《鄧州城樓》詩:“自古江山感遊子,今人誰解賦登樓。” 元 戴良 《懷宋庸庵》詩:“ 祖逖 念時空擊檝, 仲宣 多難但登樓。”參見“ 登樓賦 ”。
(3).特指登上御樓,赦免囚徒。古代帝王大赦儀式之一種。 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建炎二年三月》:“陛下還京,登樓肆赦,則天下之人,盡皆遷善遠罪。”《宋史·禮志二十》:“﹝御樓肆赦﹞其日,刑部録諸囚以俟。駕還至 宣德門 內幄次,改常服,羣臣就位,帝登樓御坐,樞密使、宣徽使侍立,仗衛如儀。”《宋史·樂志一》:“今郊祀禮畢,登樓肆赦,然後還宮。”《宋史·樂志二》:“皇帝歸大次奏《定安》,登樓禮成奏《聖安》,駕回奏《采茨》。”
翹首
抬頭而望;也形容盼望之切:翹首晴空|登高翹首,遠望家鄉|翹首以待。白雲
(1).白色的雲。《詩·小雅·白華》:“英英白雲,露彼菅茅。”《莊子·天地》:“乘彼白雲,至於帝鄉。”《史記·封禪書》:“其夜若有光,晝有白雲起封中。” 唐 蘇頲 《汾上驚秋》詩:“北風吹白雲,萬里渡 河 汾 。”《文匯報》1983.10.12:“《蓬萊導遊圖》有幅照片,藍天之下,白雲之上,嵌著 蓬萊閣 主要建築,似仙山又似蜃樓。”
(2). 黃帝 時掌刑獄之官。後用作刑官的別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黃帝 雲師雲名” 顏師古 注引 漢 應劭 曰:“ 黃帝 受命有雲瑞,故以雲紀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為青雲,夏官為縉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黑雲,中官為黃雲。” 唐 孫逖 《授裴敦復刑部尚書制》:“委之刑柄,俾踐白雲之師。”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實二》:“ 胡武平 宿 ,賀 晏元獻 轉刑部侍郎啟云:‘紫詔疏恩,白雲登秩。’”
(3).指《白雲謠》。 唐 李白 《大獵賦》:“哂 穆王 之荒誕,歌《白雲》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駿圖》詩:“《白雲》《黃竹》歌聲動,一人荒樂萬人愁。” 景耀月 《遠遊》詩:“翠華芝蓋入離鏡,《黃竹》《白雲》定古風。”參見“ 白雲謡 ”。
(4).喻思親。《舊唐書·狄仁傑傳》:“其親在 河陽 別業, 仁傑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所居,在此雲下。’瞻望佇立久之,雲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開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雲之思,惻然悽動。”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 梁瑄 不歸, 璟 每見東南白雲即立望,慘然久之。” 清 黃遵憲 《感懷》詩:“下阻黃壚上九天,白雲望斷眼空懸。”參見“ 白雲篇 ”。
(5).喻歸隱。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白雲停陰岡,丹葩曜陽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 唐 錢起 《藍田溪與漁者宿》詩:“一論白雲心,千里 滄州 趣。” 宋 張炎 《甘州》詞:“載取白雲歸去,問誰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贈余君》詩:“三年臥白雲,一醉撫流水。”
(6).特指 陳摶 。 宋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高逸》:“ 陳摶 , 周世宗 常召見,賜號 白雲先生 。 太平興國 初,召赴闕, 太宗 賜御詩云:‘曾向前朝出 白雲 ,後來訊息杳無聞。如今若肯隨徵召,總把三峰乞與君。’”
(7).指 白雲亭 。參見“ 白雲亭 ”。
懸弧
(1).古代風俗尚武,家中生男,則於門左掛弓一張,後因稱生男為懸弧。語本《禮記·內則》:“子生,男子設弧於門左,女子設帨於門右。” 漢 賈誼 《新書·胎教》:“太子生而泣……然後為王太子懸弧之禮義。” 唐 包何 《相里使君第七男生日》詩:“他時幹蠱聲名著,今日懸弧宴樂酣。” 宋 王禹偁 《罔極賦》:“祝我壽考,勸我歡樂,感懸弧於茲晨,念陟岵而淚落。”《儒林外史》第十回:“懸弧之慶,在於何日?”
(2).謂尚武,練武。《孔子家語·觀鄉射》:“是故士使之射而弗能,則辭以病,懸弧之義。” 王肅 註:“男子生則懸弧其門,明必有射事也,而今不能射,唯病可以為辭也。” 唐 韋應物 《始建射侯》詩:“男子本懸弧,有志在四方。” 清 顧炎武 《丈夫》詩:“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懸弧。”
高堂
(1) 高大的廳堂
開戶內光,坐高堂之上。——《論衡·別通》
觀其坐高堂。——明· 劉基《賣柑者言》
(2) 指父母
委別高堂愛,窺覦明主恩。——唐· 陳子昂《宿空舲峽青樹村浦》
搶劍辭高堂。——李白《送秀才從軍》
石發
生於水邊石上的苔藻。《初學記》卷二七引 晉 周處 《風土記》:“石髮,水苔也,青緑色,皆生於石也。” 唐 楊炯 《青苔賦》:“別生分類, 西京 南越 ,則烏韭兮緑錢,金苔兮石髮。” 宋 林逋 《過蕪湖縣》詩:“更好兩三僧院舍,松衣石髮鬭山幽。”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十·陟厘》:“石髮有二,生水中者為陟釐,生陸地者為烏韭。”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卷下:“調山薯羹,煮脫粟飯,水母石髮,俊味臚陳。”
荷裳
(1).用荷葉做衣服,示其人之高潔。語本《楚辭·離騷》:“製芰荷以為衣兮,雧芙蓉以為裳。” 南朝 宋 傅亮 《芙蓉賦》:“詠 三閭 之披服,美蘭佩而荷裳。”
(2).指隱逸者之服。 唐 劉長卿 《喜朱拾遺承恩拜命赴任上都》詩:“詔書徵拜脫荷裳,身去 東山 閉草堂。”
(3).借指高人隱士。 唐 王昌齡 《送歐陽會稽之任》詩:“應須枉車歇,為我訪荷裳。”
映日
(1).指陽光。《文選·潘岳<射雉賦>》:“忌上風之餮切,畏映日之儻朗。” 徐爰 註:“言其忌聲而畏光也。”
(2).映照著日光。 南朝 齊 謝朓 《秋竹曲》:“從風既裊裊,映日頗離離。” 明 陳繼儒 《珍珠船》卷一:“ 江 南 徐鉉 善小篆,映日視之,書中心有一縷濃墨正當其中,至曲折處亦無偏側。”
三三兩兩
(1) 三個一群兩個一夥地在一起
(2) 形容零零落落、為數不多
成行
指旅行、出訪等出發上路;啟程旅行
年底恐難成行
笙簧
(1).指笙。簧,笙中之 * 。《禮記·明堂位》:“ 垂 之和鍾, 叔 之離磬, 女媧 之笙簧。” 鄭玄 註:“笙簧,笙中之簧也…… 女媧 作笙簧。”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洛水》:“ 登 ( 孫登 )上峯,行且嘯,如簫韶笙簧之音,聲振山谷。” 宋 張子野 《木蘭花》詞:“樓下雪飛樓上宴,歌咽笙簧聲韻顫。” 明 楊珽 《龍膏記·寵賜》:“聽鳥語笙簧疊奏,看瑤階繡茵初長。”
(2).指笙的樂音。 張素 《初至江南》詩:“山村隱圖畫,鳥語替笙簧。”
黃口
(1).雛鳥的嘴。借指雛鳥。 漢 劉向 《說苑·敬慎》:“ 孔子 見羅者,其所得者皆黃口也。 孔子 曰:‘黃口盡得,大爵獨不得,何也?’” 南朝 齊 謝朓 《詠竹詩》:“青扈飛不礙,黃口得相窺。” 唐 元稹 《有鳥》詩之十四:“可惜官倉無限粟, 伯夷 餓死黃口肥。” 清 卓爾堪 《題脊令圖》詩:“汝雛旦暮啼黃口,汝魂血污歸故鄉。”
(2).指幼兒。《淮南子·氾論訓》:“古之伐國,不殺黃口,不獲二毛。” 高誘 註:“黃口,幼也。”《新唐書·百官志一》:“每歲孟春上其籍,自黃口以上印臂。” 清 吳嘉紀 《堤決》詩之五:“暮年辛苦飼孤孫,黃口命倚白頭存。” 阿英 《夜》:“孤兒寡婦的哀號,白髮黃口的淒吟,一切的經過,又完全湧上心頭。”
送語
傳話。《石點頭·侯官縣烈女殲仇》:“ 方六一 託著 董昌 名頭,傳言送語,假效殷勤。”
雕梁
(1).飾有浮雕、彩繪的梁;裝飾華美的梁。 南朝 梁 蕭統 《錦帶書十二月啟·姑洗三月》:“燕語雕梁,狀對幽閨之語。” 宋 王安石 《訴衷情·和俞秀老鶴》詞:“營巢燕子逞翱翔,微志在雕梁。” 清 納蘭性德 《採桑子》詞:“ 謝 家庭院殘更立,燕宿雕梁,月度銀牆,不辨花叢那辨香。”
(2).借指豪華的建築物。 唐 杜甫 《奉觀嚴鄭公廳事岷山沲江圖》詩:“白波吹粉壁,青嶂插雕梁。” 清 杜岕 《過林修朗軒》詩:“雕梁庽耳目,所患唯固陋。”
彫梁:刻繪文采的屋樑。 唐 楊巨源 《上劉侍中》詩:“舞腰凝綺榭,歌響拂彫梁。” 宋 張元乾 《風流子·政和間過延平雙溪閣落成席上賦》詞:“飛觀插彫梁。凴虛起,縹緲五雲鄉。”
極心
用盡心思。 漢 王充 《論衡·對作》:“故《論衡》者,所以銓輕重之言,立真偽之平……其本皆起人間有非,故盡思極心,以譏世俗。”
青山
長滿綠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遊子
久居他鄉或異國之人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孟效《遊子吟》
浮雲蔽白曰,遊子不顧反。——《古詩十九首》
浮雲遊子意。——唐· 李白《送友人》
迴腸
喻思慮憂愁盤旋於腦際,如腸之來回蠕動
九曲迴腸
烏衣
(1).黑色衣。古代貧賤者之服。《三國志·魏志·鄧艾傳》:“值歲凶旱, 艾 為區種,身被烏衣,手執耒耜,以率將士。”《隋書·五行志上》:“ 後主 於苑內作貧兒村……多令人服烏衣,以相執縛。”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諾皋記上》:“ 虞道施 , 義熙 中乘車山行,忽有一人,烏衣,徑上車言寄載。”
(2).指穿黑衣的差役。 宋 戴復古 《久寓泉南》詩之九:“寄跡小園中,忽有烏衣至,手中執圓封,州府特遣餽。”
(3).指 烏衣巷 。參見“ 烏衣巷 ”。
(4).指燕子。 元 楊維楨 《題邊魯生梨花雙燕圖》詩:“春風歌《白雪》,夜月夢烏衣。” 金 龐鑄 《田器之燕子圖》詩序:“ 器之 自敘云: 明昌 丙辰予從軍塞外……忽一日飛止坐隅,都無驚畏,移時不去,予始悟明日秋社,此鳥當歸,殆留別語也。因作一詩贈之云:‘幾年塞外歷崎危,誰謂烏衣亦此飛。’”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梧桐》:“至於秋天鴻雁,社日烏衣,則有月令在。”參見“ 烏衣國 ”。
霞觴
猶霞杯。 唐 曹唐 《送劉尊師祗詔闕庭》詩之二:“霞觴共飲身雖在,風馭難陪跡未閒。” 宋 晏幾道 《鷓鴣天》詞:“須教月戶纖纖玉,細捧霞觴灩灩金。” 清 李漁 《風箏誤·習戰》:“喜孜孜歸來帳房,笑吟吟自捧霞觴。”
慈雲
佛教語。比喻慈悲心懷如雲之廣被世界、眾生。 南朝 梁簡文帝 《 * 頌》:“慈雲吐澤,法雨垂涼。” 唐太宗 《三藏聖教序》:“引慈雲於西極,注法雨於東陲。” 明 崔子忠 《送僧歸滇南》詩:“兵戈前路息,萬里憶慈雲。”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仰藉慈雲之庇,庶寬雷部之刑。”
依佛
皈依佛門。 唐 盧綸 《送恆操上人歸江外覲省》詩:“依佛不違親,高堂與寺鄰。” 唐 姚合 《送文著上人游越》詩:“念我為官應易老,羨師依佛學無生。”
沉香
(1) * 帶常綠喬木名。樹幹高大,木質堅硬,有香味,可作細工用材及薰香料。
(2) 薰香料名。又稱沉水香、蜜香。
無疆
沒有窮盡;無限
萬壽無疆
歡笑
因歡樂而產生笑聲
歡笑的人群
清涼
涼而使人清爽的
清涼的夜風吹拂著
解帶
(1).謂出仕。語出《後漢書·周磐傳》:“居貧養母,儉薄不充。嘗誦《詩》至《汝墳》之卒章,慨然而嘆,乃解韋帶,就孝廉之舉。” 李賢 註:“以韋皮為帶,未仕之服也。求仕則服革帶,故解之。” 唐 王勃 《別盧主簿序》:“惟高明之捧檄,屬吾人之解帶。”
(2).解開衣帶。表示熟不拘禮,或表示閒適。《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亮 深謂 備 雄姿傑出,遂解帶寫誠,厚相結納。” 南朝 梁 沉約 《游沉道士館》詩:“開衿濯寒水,解帶臨清風。” 唐 白居易 《常樂里閒居》詩:“誰能讎校閒,解帶臥吾廬。” 宋 梅堯臣 《西禪院竹》詩:“解帶欲忘歸,壺觴歡自足。”
長松
藥草名。服之可黑鬚髮。 宋 蘇軾 《謝王澤州寄長松兼簡張天覺》詩之一:“莫道長松浪得名,能教覆額兩眉青。”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長松》:“長松生古松下,根色如薺苨,長三五寸,味甘微苦,類人參,清香可愛。按 張天覺 《文集》云:僧 普明 居 五臺山 ,患大風,眉髮俱墮,哀苦不堪。忽遇異人,教服長松,示其形狀。 明 採服之,旬餘毛髮俱生,顏色如故。”
池塘
(1) 蓄水的坑池,較小而淺
(2) 澡塘中的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