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一剎那際入正受,互參三世妙難思。
有情夢境依此住,無量劫海不移時。
任運行藏難掩覆,隨疑語默出思惟。
大哉無比金剛句,世罕知之我獨知。
詩詞問答
問:《三月二十八日棗柏大士生辰六首·其六》的作者是誰?答:釋德洪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釋德洪的名句有哪些?答:釋德洪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參考注釋
一剎那
十分短促的時間內
正受
佛教語。又稱禪定。是佛教修行方法之一。定心,離邪亂,謂之正;無念無想,納法在心,謂之受。 唐 王維 《能禪師碑》:“至性淳一,天姿貞素,百福成相,眾妙會心,經行宴息,皆在正受。” 清 龔自珍 《發大心文》:“脫令我今世適發善念,欲入正受,即有魔事,不得成就,便當知前生善根微淺,嬈善友故。”
參三
舊戲中所用黑白相摻的灰白三綹假須。如京劇《空城計》中 諸葛亮 、《陽平關》中 曹操 所戴的假須。
有情
(1) 指男女互相傾慕的感情。也指普通的感情
天若有情天亦老
(2) 有意思、有趣
曲外有情
夢境
夢中的情形
無量劫
佛教謂計數不盡的時節。佛經言天地從生成至毀滅為一劫。《隋書·經籍志》:“一成一敗,謂之一劫,自此天地已前,則有無量劫矣。” 宋 張商英 《護 * 》:“蓋念一切眾生無量劫來皆曾為己。”
不移時
不到一個時辰。猶言不一會。《水滸傳》第十八回:“我回去引他當廳下了公文,知縣不移時,便差人連夜下來,你們不可耽擱,倘有些疏失,如之奈何!” 清 俞樾 《茶香室續鈔·篤泉》:“拍手呼之則出,不移時而滿。”
任運
謂聽憑命運安排。《宋書·王景文傳》:“有心於避禍,不如無心於任運。” 清 陳夢雷 《抒哀賦》:“委吉凶以任運兮,永聖訓以自強。”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二:“委心任運,不失其為我。知足長樂,不願乎其外。”
行藏
指出處或行止。常用以說明人物行止、蹤跡和底細等
數問其行藏。——《元史·楊奐傳》
掩覆
(1) 遮蓋
烏雲掩覆了山巔
(2) 躲藏
隨疑
方言。隨便;馬虎。《敦煌變文集·<孝子傳>題記附詩》:“寫書不飲酒,恆日筆頭乾,且作隨疑過,即與後人看。” 蔣禮鴻 通釋:“《敦煌雜録》雜詩之三語句全同,只有‘疑’作‘宜’是正字。這裡應解作馬虎。”
語默
(1).亦作“ 語嘿 ”。謂說話或沉默。語本《易·繫辭上》:“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 南朝 陳 張正見 《白頭吟》:“語默妍媸際,浮沉毀譽中。” 唐 白居易 《唐故撫州景雲寺律大德上弘和尚石塔碑銘》:“自生至滅,隨跡示教,行止語嘿,無非佛事。” 秦牧 《藝海拾貝·<哲人·小孩>》:“有一些優秀的作品,你在閱讀的時候,覺得那個作家仿佛就在眼前,他的思想感情,他的動靜語默,他的聲音笑貌,仿佛可以觸摸似的。”
(2).喻指出仕或隱居。 晉 陶潛 《命子》詩:“時有語默,運因隆窊。” 逯欽立 註:“語默,出處。”《南史·張裕傳》:“是以披聞見,掃心胸,述平生,論語默。” 唐 陳子昂 《同宋參軍之問夢趙六贈盧陳二子之作》詩:“而我獨蹭蹬,語默道猶懵。”
思惟
亦作“ 思維 ”。1.思量。《漢書·張湯傳》:“使專精神,憂念天下,思惟得失。”《三國志·魏志·荀攸傳》:“我每有所行,反覆思維,自謂無以易。” 唐 李德裕 《與黠戛斯書》:“每欲思維先恩好意,不更疑惑,便是明誠。” 魯迅 《而已集·反“漫談”》:“ 徐先生 是我的熟人,所以再三思維,終於決定貢獻一點意見。”
(2).指想念。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王奴》:“ 馬嵬 變後, 明皇 朝夕思維。”
(3).指在表象、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過程。思維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精神活動,是從社會實踐中產生的。 巴金 《探索集·灌輸和宣傳》:“要是大家都成錄音機,我們就用不著進行複雜的思維活動,腦子也成了多餘的了。”
無比
沒有能夠相比的
可憐體無比。——《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無比的優越性
金剛
(1) 鑽石的略稱
(2) 美國三十年代拍攝一部怪獸電影,其主角是巨大的猩猩,叫金剛
(3) 比喻身材巨大、孔武有力的人
(4) 〈方〉∶某些昆蟲(如蒼蠅)的蛹
(5) 佛教指佛的侍從力士,手執金剛杵(古印度兵器)
獨知
(1).知人所不知;僅一人知。《商君書·更法》:“有獨知之慮者,必見毀於民。”《韓非子·說林上》:“一國皆不知,而我獨知之,吾其危矣。”《淮南子·兵略訓》:“夫將者,必獨見獨知。獨見者,見人所不見也;獨知者,知人所不知也。” 唐 李鹹用 《和友人喜相遇》之四:“非窮非達非高尚,冷笑行藏祗獨知。”《禮記·中庸》“故君子慎其獨也” 宋 朱熹 集註:“獨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也。”
(2).僅僅知道。《墨子·兼愛中》:“今諸侯獨知愛其國,不愛人之國,是以不憚舉其國而攻人之國。”《韓非子·解老》:“民獨知兕虎之有爪角也,而莫知萬物之盡有爪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