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玉陽洞

作者:李學一 朝代:明代

游玉陽洞原文

山郭尋幽歷翠微,黔中樂事未曾稀。

丹梯直接仙人閣,夕靄將沾客子衣。

石几開樽看鳥過,雲樓倚檻送斜暉。

吏情自覺山林好,著屐凌空意欲飛。

詩詞問答

問:游玉陽洞的作者是誰?答:李學一
問:游玉陽洞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游玉陽洞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李學一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學一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微韻

參考注釋

山郭

山城;山村。 唐 杜甫 《秋興》詩之三:“千家山郭靜朝暉,日日江樓坐翠微。” 明 楊慎 《撥不斷》曲:“山郭微風弄酒帘,林坰落日回樵擔。”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三·摘句圖》:“江橋紅樹外,山郭夕嵐邊。”

尋幽

(1).尋求幽勝。 唐 李商隱 《閒遊》詩:“尋幽殊未極,得句總堪夸。” 宋 歐陽修 《和游午橋莊》:“曉壇初畢祀,弭蓋共尋幽。”

(2).探究深奧的事理。《北史·楊伯醜傳》:“時有 張永樂 者,賣卜京師, 伯醜 每從之游。 永樂 為卦有不能決者, 伯醜 輙為分析爻象,尋幽入微。”

翠微

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毛 * 《答友人》

樂事

得意事;使人高興或滿意的事

享受傾聽他談話的樂事

未曾

不曾

臣未曾聞也。——《戰國策·魏策》

這樣的豐收年,我活了八十歲也未曾見過

丹梯

(1).紅色的台階。亦喻仕進之路。 南朝 宋 謝靈運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阮瑀》:“躧步陵丹梯,並坐侍君子。” 黃節 註:“丹梯,丹墀也。” 唐 許渾 《送上元王明府赴任》詩:“官滿定知歸未得,九重霄漢有丹梯。” 清 唐孫華 《次韻酬吳振西》之二:“中郎餘慶傳 羊 傅,暫阻丹梯莫愴然。”

(2).指高入雲霄的山峰。《文選·謝朓<敬亭山詩>》:“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 李善 註:“丹梯,謂山也。” 唐 李白 《夜泛洞庭尋裴侍御清酌》詩:“遇憩 裴 逸人,巖居陵丹梯。” 王琦 注引 呂延濟 曰:“丹梯,謂山高峯入雲霞處。” 唐 歐陽詹 《送聞上人游嵩山》詩:“丹梯石磴君先去,為上青冥最上頭。”

(3).指尋仙訪道之路。 唐 宋之問 《發端州初入西江》詩:“ 金陵 有仙館,即事尋丹梯。” 唐 杜甫 《贈特進汝陽王》詩:“鴻寶寧全秘,丹梯庶可凌。” 邵寶之 註:“丹梯,山上升仙之路。”《舊唐書·武宗紀》:“志欲矯步丹梯,求珠 赤水 。” 明 徐渭 《蠟屐》詩:“萬錢收錦檿,五嶽遍丹梯。”

直接

不經過中間事物的;不通過第三者的

直接談判

直接幫助

仙人

神話和童話中指神通廣大、長生不老的人

客子

旅居異鄉的人

不能不動客子之愁。——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石几

(1).古代登車時用的墊腳石,其形似幾。《儀禮·士昏禮》“婦乘以幾” 唐 賈公彥 疏:“此幾謂將上車時而登。若王后則履石,大夫、諸侯亦應有物履之,但無文;以言今人猶用臺,是石几之類也。”

(2).石制的幾桌。 元 黃庚 《棋聲》詩:“爛柯人去收殘局,寂寂空亭石几寒。”

開樽

亦作“ 開尊 ”。舉杯(飲酒)。 唐 杜甫 《獨酌》詩:“步屧深林晚,開樽獨酌遲。” 宋 秦觀 《長相思》詞:“開尊待月,掩箔披風,依然燈火 揚州 。”《北宮詞紀·滿庭芳·自述》:“大地回春。雪兒飄深深閉門,魚兒膾旋旋開尊。”

雲樓

(1).聳入雲霄的高樓。 晉 郭璞 《山海經圖贊·琅邪台》:“ 琅邪 嶕嶢,屹若雲樓。” 隋 辛德源 《短歌行》:“馳射罷金溝,戲笑上雲樓。” 唐 杜甫 《千秋節有感》詩之二:“御氣雲樓敞,含風綵仗高。” 唐 李賀 《夢天》詩:“老兔寒蟾泣天色,雲樓半開壁斜白。”

(2).指海市蜃樓。 唐 黃滔 《水殿賦》:“還如玉闕,控鼇海以崢嶸;稍類雲樓,拔蜃江而聳峙。”

倚檻

猶倚欄。《清平山堂話本·刎頸鴛鴦會》:“這女兒心性有些蹺蹊……或倚檻凝神,或臨街獻笑,因此閭里皆鄙之。”

斜暉

亦作“ 斜輝 ”。指傍晚西斜的陽光。 南朝 梁簡文帝 《序愁賦》:“玩飛花之入戶,看斜暉之度寮。” 唐 杜牧 《懷鍾靈舊遊》詩之三:“斜輝更落西山影,千步虹橋氣象兼。” 清 龔自珍 《卜運算元》詞:“苹葉弄斜暉,蘭蕊彫明鏡。” 郭沫若 《牧羊哀話》一:“只見那往高城的路上,有群綿羊,可三十餘頭,帶著薄暮的斜輝,圍繞著一位女郎,徐徐而進。”

自覺

(1) 自己有所認識而主動去做

自覺地遵守紀律

(2) 自己感覺到;自己有所察覺

疾病的個人自覺症狀

山林

有山和樹木的地方

山林地區

凌空

(1) 高架在空中

鐵路橋凌空架在兩山之間

(2) 從天空通過

飛機凌空而過

(3) 高升到天空,聳立空中

意欲

見“ 意欲 ”。

(1).亦作“ 意慾 ”。欲望。《淮南子·道應訓》:“故人主之意欲見於外,則為人臣之所制。” 宋 朱熹 《答林擇之書》之一:“今方欲與朋友説,日用之閒,常切點檢氣習偏處,意欲萌處。” 清 陳天華 《論中國宜改制民主政體》:“倘非達於共和,國民之意慾難厭,霸者彌縫掩飾之策,決其不能奏效也。” 葉聖陶 《李太太的頭髮》:“她想新奇事情一定給她們望見了;一種意欲包圍著她的腦袋。”

(2).想要。謂心想做某事。《後漢書·彭寵傳》:“小奴意欲解之,視戶外,見 子密 聽其語,遂不敢解。”《二刻拍案驚奇》卷三:“我意欲完前日之約,不好自家啟齒。”《紅樓夢》第一回:“你攜了此物,意欲何往?”

詩詞推薦

游玉陽洞原文_游玉陽洞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