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居自述·其八十二原文
百年窮達夢中過,打算人生有幾何。
金馬玉堂憂不少,竹籬茅屋樂偏多。
賒壺美酒當花酌,得首新詩憑樹喔。
除去兩條名利路,免教閒腳走奔波。
詩詞問答
問:貧居自述·其八十二的作者是誰?答:李孔修
問:貧居自述·其八十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貧居自述·其八十二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李孔修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孔修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歌韻
參考注釋
百年
(1) 指很多年
百年老屋,塵泥滲漉。——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百年大計
(2) 指人的一生;一輩子
百年之後,即死了以後
窮達
困頓與顯達。《墨子·非儒下》:“窮達、賞罰、幸否,有極,人之知力,不能為焉。” 漢 王粲 《登樓賦》:“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 宋 王禹偁 《寄主客安員外》詩:“窮達君雖了,沉淪我亦傷。”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長素 固云:窮達一節,不變塞焉。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夢中
(1).睡夢之中。《列子·周穆王》:“西極之南隅有國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 古莽之國 ,陰陽之氣所不交,故寒暑亡辨;日月之光所不照,故晝夜亡辨。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覺,以夢中所為者實,覺之所見者妄。” 南朝 梁 沉約 《別范安成》詩:“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夢中不識路,何以慰相思。” 宋 晏幾道 《鷓鴣天》詞:“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賸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説著,便把他夢中所聞所見,雲端里的情節,詳細告訴了那 畢生 一遍。” 陶鑄 《一室》詩:“ 井岡 曉日 延河 月,莫嘆相逢是夢中。”
(2).比喻懵懂糊塗,受人欺騙。《三國演義》第七二回:“ 操 恐人暗中謀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夢中好 * ;凡吾睡著,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晝寢帳中,落被於地。一近侍慌取覆蓋。 操 躍起拔劍斬之,復上牀睡……惟 修 知其意,臨葬時指而嘆曰:‘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
(3). 夢澤 之中。《左傳·宣公四年》:“ 楚 鬭伯比 ……生 子文 焉,使棄諸 夢 中。”
算人
計算人民丁口數目。《後漢書·皇后紀序》:“ 漢 法,常因八月算人,遣中大夫與掖庭丞及相工,於 洛陽 鄉中閲視良家童女。” 李賢 注引《漢儀注》:“八月初為算賦,故曰算人。”一本作“筭人”。
幾何
(1) 多少(用於反問)
年幾何矣。——《戰國策·趙策》
羅敷年幾何。——《樂府詩集·陌上桑》
所殺幾何。——唐· 李朝威《柳毅傳》
相去能幾何。——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價值幾何。
(2) 幾何學簡稱
金馬玉堂
(1). 金馬門 與 玉堂署 。 漢 時學士待詔之處,後因以稱翰林院或翰林學士。 宋 歐陽修 《會老堂致語》詩:“ 金馬 玉堂 三學士,清風明月兩閒人。” 明 方孝孺 《代董學士表》:“蒼顏白髮,越萬里而來歸; 金馬 玉堂 ,想十年之如昨。” 清 梅曾亮 《歐氏又一村讀書圖記》:“而 蘇文忠 直禁內,讀書夜分,老兵皆倦臥,彼其視 金馬 玉堂 之中,波濤塵堁之內,皆學舍也。”原註:“ 金馬門 , 漢 時學士待詔之地; 玉堂署 , 宋 時翰林承旨之所。”
(2).指進朝廷做官。 梁啓超 《中國專制政治進化論》第三章:“今歲蓽門一酸儒,來歲可以 金馬 玉堂 矣。”
不少
(1).多。《書·大誥》:“天降割於我家不少。” 巴金 《人民友誼的事業》:“但是後來車站上一下子出現了不少的人。”
(2).毫無。《史記·伯夷列傳序》:“余以所聞 由 、 光 義至高,其文辭不少概見,何哉?”
竹籬
用竹編的籬笆。《南史·王儉傳》:“ 宋 世,宮門外六門城設竹籬。” 南唐 李中 《寄劉鈞秀才》詩:“野鳥穿莎徑,江雲過竹籬。”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 黃二官 家的門外稻場,四面有疏疏的竹籬圍著。”
茅屋
用蘆葦、稻草等苫蓋屋頂的簡陋房子
美酒
色、香、味俱佳的酒;好酒
美酒佳肴
新詩
(1).新的詩作。 晉 張華 《答何劭詩》之一:“良朋貽新詩,示我以游娛。” 唐 杜甫 《解悶》詩之七:“陶冶性靈存底物?新詩改罷自長吟。” 清 黃遵憲 《奉命為美國三富蘭西士果總領事留別日本諸君子》詩:“海外偏留文字緣,新詩脫口每爭傳。”
(2).指“五四”以來的白話詩。 毛 * 《關於詩的一封信》:“詩當然應以新詩為主體。”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寫新詩,我填舊詞,也是個詩人高唱的時代。”
除去
(1) 去掉
(2) 除非
名利
1.名位與利祿;名聲與利益。走奔
(1).逃奔。《後漢書·天文志中》:“是時蠻夷 陳縱 等及 哀牢王 類牢 反,攻 嶲唐城 。 永昌 太守 王尋 走奔 楪榆 。”
(2).奔往,快步前往。 元 楊梓 《霍光鬼諫》第一折:“走奔龍床,扯住衣裳,則就這金鑾殿上,咱兩個□一場。”
(3).謂奔走服役。 明 馮夢龍 《邯鄲夢·盧生外補》:“做夫的終朝走奔官差限,怎敢逡巡。”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若方技小臣,走奔暬御,豈足責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