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過北遠山村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泛舟過北遠山村原文

放眼山村水郭間,輕帆聊趁片時閒。

春闌曲岸霏紅雪,雨歇遙岑濯綠鬟。

蓑笠農人浸種去,鉤筐婦女採桑還。

苾芻消得無憂喜,一卷楞伽獨掩關。

詩詞問答

問:泛舟過北遠山村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泛舟過北遠山村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泛舟過北遠山村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刪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二十五

參考注釋

放眼

極目遠望

放眼未來

山村

山區中的自然村落

沿著山村小道,我找到了大隊部,可是不見一個人。——《太行青松》

水郭

傍水之城郭。亦指依郭之水。 唐 許渾 《贈蕭兵曹先輩》詩:“潮生水郭蒹葭響,雨過山城橘柚疎。” 清 鈕琇 《觚賸續編·醉隱記》:“ 醉隱公 既浮沉於酒……於是風日之朝,月露之夕,或藉花蹊,或蔭竹嶼,或杖山煙,或棹水郭,皆無不醉之時,無不醉之地。”

輕帆

亦作“ 輕颿 ”。指小舟,輕舟。 唐 王昌齡 《送竇七》詩:“ 鄂 渚輕帆須早發, 江 邊明月為君留。” 宋 柳永 《過澗歇近》詞:“數幅輕帆旋落,艤棹蒹葭浦。” 清 周亮工 《舟中載馬》詩:“輕颿載駃騠,夾岸草萋萋。” 蔡有守 《清明後一日訒生將赴日本同人祖餞於珠江畫舫即席用子匋韻》:“東鯷煙雨輕帆卸,可是櫻花尚未殘。”

片時

一會兒

霏紅

飛紅。謂花瓣飄落。 南朝 齊 謝朓 《詠薔薇》:“發蕚初攢紫,餘采尚霏紅。” 唐 孟浩然 《送王七尉松滋得陽台雲》詩:“君不見 巫山 神女 作行雲,霏紅沓翠曉氛氳。” 唐 杜甫 《奉觀嚴鄭公廳事岷山沲江畫圖十韻》:“霏紅洲蕊亂,拂黛石蘿長。”

遙岑

遠處陡峭的小山崖。 唐 韓愈 孟郊 《城南聯句》:“遙岑出寸碧,遠目增雙明。” 明 劉基 《題畫山水》詩:“澹澹輕煙羃半林,涓涓飛瀑瀉遙岑。” 清 魏源 《嘉陵江中》詩之一:“遙岑斷煙去,近岸風榛寂。”

蓑笠

蓑衣與笠帽。《儀禮·既夕禮》:“道車載朝服,稾車載蓑笠。” 鄭玄 註:“蓑笠,備雨服。”《後漢書·蔡邕傳下》:“故當其有事也,則蓑笠並載。” 清 唐甄 《潛書·明鑑》:“茅舍無恙,然後寳位可居;蓑笠無失,然後袞冕可服。”

浸種

處理農作物的一種方法。為了使種子發芽快,在播種前用溫水或冷水浸一定時間。用一定溫度的水浸種還有預防某些病害的作用

婦女

成年女子的統稱

採桑

(1).樂府相和曲名。此曲始出於《陌上桑》, 南朝 宋 鮑照 、 梁 簡文帝 、 陳後主 等均有此曲,名《採桑》。後人多所仿效。

(2).樂府清商曲名。屬西曲,又稱《採桑度》。亦為舞曲名。參閱《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五·<採桑度>序》。

(3).樂府近代曲名。《樂府詩集·近代曲辭二·<採桑>序》:“《樂苑》:‘《採桑》,羽調曲。又有《楊下採桑》。’按《採桑》本清商西曲也。” 唐 張祜 有此作。

(1).謂採摘桑葉。古樂府《日出東南隅行》:“ 羅敷 善蠶桑,採桑城南隅。”

(2).古樂曲名。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樂通二》:“《採桑》, 晉 清商西曲。羽調。 唐 有大曲。”參見“ 採桑子 ”。

(3).古 黃河 津渡名。在今 山西 鄉寧 西。《左傳·僖公八年》:“ 晉 里克 帥師, 梁由靡 御, 虢射 為右,以敗 狄 於 採桑 。” 杜預 註:“ 平陽 北 屈縣 西南有 採桑津 。”

苾芻

亦作“ 苾蒭 ”。即比丘。本西域草名,梵語以喻出家的佛弟子。為受具足戒者之通稱。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僧訶補羅國》:“大者謂苾芻,小者稱沙彌。” 唐 白居易 《東都十律大德長聖善寺缽塔院主智如和尚茶毗幢記》:“前後講毗尼三十會,度苾蒭百千人。”《西遊記》第十三回:“﹝ 三藏 ﹞又念一卷《孔雀經》,及談苾蒭洗業的故事。” 章炳麟 《大乘佛教緣起考》:“時 阿難陀 與諸苾蒭在竹林園,有一苾芻而説頌曰:‘若人壽百歲不見白水鶴,不如一日生得見白水鶴。’”

得無

恐怕,是不是。常和“耶”構成表推測性的疑問句

若輩得無苦貧乎。——明· 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得無教我獵蟲所耶。——《聊齋志異·促織》

憂喜

優愁與歡喜。《史記·淮陰侯列傳》:“貴賤在於骨法,憂喜在於容色,成敗在於決斷,以此參之,萬不失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得失以道》:“何必與夫時俗之人同得失憂喜而動乎心?”《水滸傳》第三五回:“ 宋江 聽罷,納頭便拜太公,憂喜相伴。”

一卷

一排。《兒女英雄傳》第十七回:“只見裡面是小小的三間兩捲房子。前一捲三間,通連左右兩鋪,靠窗南炕;後一捲,一明兩暗。”

楞伽

亦作“ 楞迦 ”。1.山名。梵文音譯。在古 師子國 (今 斯里蘭卡 )境。相傳佛在此山說經。 宋 王安石 《化城閣》詩:“ 楞伽 海中山,杳出霄漢上。”《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若非圓寂光中客,定是 楞迦 峰頂人。”

(2).指《楞伽經》。梵名。有四種漢文譯本,今存三種。此經提出五法、三性、八識等大乘教義,後人在詩文中常有徵引。 唐 韋應物 《寄恆璨》詩:“今日郡齋閒,思問《楞伽》字。” 明 高啟 《楞伽寺》詩:“《楞伽》義未曉,塵累方自恥。” 清 姚鼐 《法源寺》詩:“欲偕投紱老,終日問《楞迦》。” 章炳麟 《大乘佛教緣起考》:“法相名為《瑜伽師地》,雖與瑜伽一派有殊,然《楞伽》已有‘瑜伽師有幾’之文。此則 提婆 以前已取瑜伽之名。”

掩關

(1).關閉;關門。 唐 吳少徵 《怨歌行》:“ 長信 重門晝掩關,清房曉帳幽且閒。” 明 劉基 《辛卯仲冬雨中作》詩之一:“青燈無光掩關坐,飢鼠相銜啼過我。”

(2).坐關。指佛教徒閉門靜坐,以求覺悟。為期至少七天,長則不限。 唐 白居易 《秋山》詩:“何時解塵網,此地來掩關。” 清 唐孫華 《同友人游善果寺》詩:“客倦思尋榻,僧閒各掩關。”

詩詞推薦

  • 憑虛閣騁望

    乾隆清代〕雞鳴山上閣,騁望信怡如。北挹渺煙水,南臨富井閭。畫情八窗納,春意百花舒。漫問六朝事,還同賦子虛。
  • 紅梅

    蘇泂宋代〕天與清高孰我過,歲寒只合老岩阿。無端自學閒桃杏,只恐情多事亦多。
  • 張才叔屢作文公先生像如其生焉亦託名不朽矣

    蔡沈宋代〕紫陽遺像壁間開,誰寫當年道義懷。從此春風百千億,化身皆自筆端來。
    泛舟過北遠山村原文_泛舟過北遠山村的賞析_古詩文
  • 和人二首

    張耒宋代〕曈曨曉日漏春光,欄下萱叢尚臥霜。認得君家門上雪,易知何事卻難忘。
  • 辛巳九日宴駝山四首·其四

    何吾騶明代〕灑掃羅浮夢,居然藥市間。日暄行就谷,林密意兼山。宴樂片雲上,樵蘇薄暮還。神仙良有在,雨氣乍潺潺。
  • 山居為柯定安

    李本明代〕四百青山障俗氛,數家雞犬自相聞。茆檐低礙岩前石,木榻高棲雨後雲。晚徑樵歸憑鹿引,秋林果熟與猿分。從來
  • 與馬通判

    曹勛宋代〕皖山邃密常若春,中有仙士久隱淪。幅巾嘯傲喜接物,仿佛白鶴乘孤雲。朅來帝所暫戾止,亹亹清言償所喜。內慚
  • 種松戲題

    乾隆清代〕清明時節宜種樹,拱把稚松培植看。欲速成非關插柳,挹清芬亦異滋蘭。育材自合求貞乾,絜矩因之思任官。待百
  • 海邊山

    嚴士貞元代〕海上千山與萬洲,誰知風土屬何州。年年六月糧船過,不上靈岩即虎丘。
  • 贈漁翁

    羅隱唐代〕葉艇悠揚鶴髮垂,生涯空托一綸絲。是非不向眼前起,寒暑任從波上移。風漾長歌籠月里,夢和春雨晝眠時。逍遙
  • 雜詩六首·其五

    吳騏明代〕四座且勿喧,願聽歌一言。請說屋上瓦,本出田野間。陶人范成形,鍛鍊得剛堅。公輸蓋甲第,置之大廈顛。日月
  • 夷門

    汪遵唐代〕晉鄙兵回為重難,秦師收旆亦西還。今來不是無朱亥,誰降軒車問抱關。
  • 雜劇·李亞仙花酒麴江池

    石君寶〔元代〕楔子(外扮鄭府尹引末鄭元和、張千上,詩云)幾年政績遠相聞,採得民謠報使君。雨後有人耕綠野,月明無犬吠
  • 潘大臨宋代〕詩束牛腰藏舊稿,盡論馬尾辨讎。
  • 用陳阜卿勸農韻呈宣城太守

    王之道宋代〕何處催耕早,宣城刺史先。旗麾明曉市,耒耜遍晴川。道咱歡聲接,樽罍麗景鮮。似聞攜百榼,分餉及高年。
  • 寄丁中允

    王安石宋代〕人生九州閒,泛泛水中木。漂浮隨風波,邂逅得相觸。始我與夫子,得官同一州。相逢皆偶然,情義乃綢繆。我於
  • 初入峽山效孟東野

    范成大宋代〕峽山逼而峻,峽泉湍以碕。峽草如毨毛,峽樹多樛枝。峽禽惟杜鵑,血吻日夜啼。峽馬類黃狗,不能長鳴嘶。峽曉
  • 和益陽趙宰六首

    廖行之宋代〕食黮從吾化,安輿本若情。有能奔晉盜,何用築秦城。一邑誠天幸,三年賴政平。儒功固如許,儀舌漫縱橫。
  • 素梅 四二

    王冕元代〕仙子歸來夜未央,瑞香風動翠羅裳。月明無處韜清影,簫管迎春上玉堂。
    泛舟過北遠山村原文_泛舟過北遠山村的賞析_古詩文
  • 盤隱末子宋代〕桃林我憶放牛日,茯圃誰思逸馬時。
    泛舟過北遠山村原文_泛舟過北遠山村的賞析_古詩文
泛舟過北遠山村原文_泛舟過北遠山村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