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縣客寓度歲

作者:毛振翧 朝代:清代

青縣客寓度歲原文

永安城外一逢春,自笑年年作旅人。

滄海麻姑空有約,瀛洲仙客杳難親。

即看凍水冰花解,又見河橋柳黛新。

老馬途諳休嘆息,曾聞天語重勞臣。

詩詞問答

問:青縣客寓度歲的作者是誰?答:毛振翧
問:青縣客寓度歲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青縣客寓度歲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出處:滄海遺珠

參考注釋

永安

(1).長久穩固。 漢 王延壽 《魯靈光殿賦》:“然其規矩制度,上應星宿,亦所以永安也。”

(2).永遠安定;永遠安寧。 明 劉基 《悅茂堂詩》序:“使世之為人牧者,懷其民如上人之懷其菊也,天下其永安也。” 魯迅 《朝花夕拾·阿長與<山海經>》:“仁厚黑暗的地母呵,願在你懷裡永安她的魂靈。”

旅人

(1).官名。掌管割烹之事。《儀禮·公食大夫禮》:“雍人以俎入,陳於鼎南;旅人南面加匕於鼎,退。” 鄭玄 註:“旅人,雍人之屬旅食者也。”

(2).客居在外的人。《國語·晉語八》:“ 孫林甫 曰:‘旅人所以事子也,唯事是待。’” 韋昭 註:“旅,客也。言寄客之人不敢違命。”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上戍石鼓山》詩:“旅人心長久,憂憂自相接。故鄉路遙遠,川陸不可涉。” 唐 杜甫 《與嚴二郎奉禮別》詩:“ 山 東羣盜散,闕下受降頻。諸將歸應盡,題書報旅人。”

(3).旅行在途的人;奔走在外的人。 唐 任翻 《秋晚途次》詩:“眾鳥已歸樹,旅人猶過山。”《朱子語類》卷五九:“如 孔子 之聖……終身棲棲為旅人,又僅得中壽。” 明 徐士俊 《汪十四傳》:“願乞壯士,重過 西川 ……俾嘯聚之徒,大不得志於我旅人也。” 王西彥 《魚鬼》:“遠道的旅人或許會對它(矗立在懸崖絕壁之上的孤松)的存在發出驚嘆,感到生命的不可思議。”

(4).眾人,庶民百姓。 唐 羅隱 《讒書·刻嚴陵釣台》:“今之世風俗偷薄,祿位相尚,朝為一旅人,暮為九品官,而骨肉親戚已有差等矣。”

滄海

大海。以其一望無際、水深呈青蒼色,故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樂府詩集·曹操·步出夏門行》

空有

(1).佛教語。空,指法性;有,指幻相。謂相反相成的真俗兩諦。《佛地經論》卷四:“菩薩藏,千載已前,清淨一味,無有乖諍;千載已後,乃興空有二種異論。”《後漢書·西域傳論》:“詳其清心釋累之訓,空有兼遣之宗,道書之流也。” 李賢 註:“不執著為空,執著為有;兼遣謂不空不有,虛實兩忘也。” 南朝 梁簡文帝 《 * 頌》:“二諦現空有之津,二智包權實之底。” 宋 王安石 《望江南·歸依三寶贊》詞:“普願眾生同我願,能於空有善思惟。”

(2).徒有;只有。 後蜀 歐陽炯 《江城子》詞:“空有 姑蘇臺 上月,如 西子 鏡,照江城。”

瀛洲

亦作“ 瀛州 ”。1.傳說中的仙山。《列子·湯問》:“ 渤海 之東,不知幾億萬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輿 ,二曰 員嶠 ,三曰 方壺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萊 ……所居之人,皆仙聖之種。”《史記·秦始皇本紀》:“ 齊 人 徐市 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 蓬萊 、 方丈 、 瀛洲 ,僊人居之。” 唐 李白 《夢遊天姥吟留別》:“海客談 瀛洲 ,煙濤微茫信難求。” 明 無名氏 《鳴鳳記·鄒林遊學》:“ 瀛洲 同泛濟川船,伊吾共仗屠龍劍。”

(2).借指 日本 。 章炳麟 《獄中贈鄒容》詩:“ 鄒容 吾小弟,被髮下 瀛洲 。” 魯迅 《集外集·<題三義塔>詩》:“偶值大心離火宅,終遺高塔念 瀛洲 。”

(3). 唐太宗 為網羅人才,設定文學館,任命 杜如晦 、 房玄齡 等十八名文官為學士,輪流宿於館中,暇日,訪以政事,討論典籍。又命 閻立本 畫像, 褚亮 作贊,題名字爵里,號“十八學士”。時人慕之,謂“登瀛洲”。事見《新唐書·褚亮傳》。後來的詩文中常用“登瀛洲”、“瀛洲”比喻士人獲得殊榮,如入仙境。 宋 王禹偁 《病起歸思》詩之二:“四十為郎非不偶,況曾提筆直 瀛州 。” 明 沉鯨 《雙珠記·廷對及第》:“朝登 瀛洲 ,暮賜蓮炬。” 清 陳夢雷 《楊椒山先生祠》詩:“釁開馬市英魂恨,廟煥 瀛洲 俎豆香。”參見“ 登瀛洲 ”。

仙客

(1).仙人。 漢 劉向 《列仙傳·女幾》:“ 女幾 藴妙,仙客來臻。傾書開引,雙飛絶塵。” 宋 司馬光 《癭盆》詩:“昔時仙客浮孤槎,波痕漬朽成凹窪。”

(2).借稱官職清貴或風神超逸之士。 宋 無名氏 《滿朝歡·壽韓尚書出守》詞:“元是鳳池仙客,曾曳履、持荷簪筆。” 明 屠隆 《綵毫記·乘醉騎驢》:“下界凡夫、幸遇仙客,容下官款留請教。”

(3).對隱者或道士的敬稱。 唐 崔峒 《送侯山人赴會稽》詩:“仙客辭蘿月,東來就一官。” 唐 李宗閔 《贈毛仙翁》詩:“不知仙客占青春,肌骨纔教稱兩旬。”

(4).指 王仙客 。 唐 傳奇《無雙傳》中, 王仙客 娶外舅之女 無雙 。因亦用為 王 姓女婿之典。 宋 秦觀 《調笑令十首並詩·無雙》:“姊家 仙客 最明俊,舅母惟止呼 王郎 。” 宋 無名氏 《鵲橋仙》詞:“風流 仙客 ,文章 逸少 ,復見當年佳壻。”原註:“ 王仙客 、 王逸少 。”參閱《太平廣記》卷四八六引 唐 薛調 《無雙傳》。

(5).古人對某些特異的動植物,如鹿、鶴、瓊花、桂花等,皆有“仙客”之稱。 唐 鄭嵎 《津陽門詩》“長生鹿瘦銅牌垂”原註:“上常於 芙蓉園 中獲白鹿,惟山人 王旻 識之,曰:‘此 漢 時鹿也’。上異之,令左右周視之,乃於角際雪毛中得銅牌子,刻之曰: 宜春苑 中白鹿。上由是愈愛之,移於北山,目之曰‘仙客’。” 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上:“昔 張敏叔 有《十客圖》。忘其名。予長兄 伯聲 嘗得三十客:牡丹為‘貴客’,梅為‘清客’……瓊花為‘仙客’。” 元 郭若虛 《圖畫見聞志·五客圖》:“ 李文正 嘗於私第之後園,育五禽以寓目,皆以‘客’名之。後命畫人寫以為圖:鶴曰‘仙客’,孔雀曰‘南客’,鸚鵡曰‘隴客’……各有詩篇,題於圖上。” 明 都邛 《三餘贅筆·十友十二客》:“ 張敏叔 以十二花為十二客,各詩一章。牡丹,‘賞客’;梅,‘清客’……桂,‘仙客’。”

冰花

(1) 水蒸氣在平滑表面凝結成冰片,似無數花朵鑲嵌而成

太陽出來了,窗上的冰花慢慢地融化了

(2) 把花卉、水草、水果、活魚等實物用水凍結,形成冰罩的藝術品

河橋

(1).古代橋名。故址在今 陝西省 大荔縣 東 大慶關 與 山西省 永濟縣 西 蒲州鎮 之間 黃河 上。 戰國 秦昭襄王 建。 黃河 上建橋始於此。 唐 通稱 蒲津橋 。《史記·秦本紀》:“﹝ 昭襄王 五十年﹞初作 河橋 。” 張守節 正義:“此橋在 同州 臨晉縣 東,渡 河 至 蒲州 ,今 蒲津橋 也。” 唐 楊炯 《李懷州墓志銘》:“ 昭襄王 始作 河橋 , 穆天子 至於 雷首 。”

(2).古代橋名。故址在今 青海省 貴德縣 南 黃河 上。《後漢書·西羌傳·滇良》:“﹝ 貫友 ﹞遂夾 逢留大河 築城塢,作大航,造 河橋 ,欲度兵擊 迷唐 。”後 吐谷渾 、 吐蕃 皆建橋於此。

(3).古代橋名。故址在今 河南省 孟縣 西南、 孟津縣 東北 黃河 上。 晉 泰始 中 杜預 以 孟津 渡險,始建浮橋於 富平津 ,世稱 河橋 。 唐 通稱 河陽橋 。《晉書·杜預傳》:“ 預 又以 孟津 渡險,有覆沒之患,請建 河橋 於 富平津 。”《周書·晉盪公護傳》:“從 太祖 、擒 竇泰 、復 弘農 ,破 沙苑 、戰 河橋 ,並有功。”

(4).橋樑。 北周 庾信 《李陵蘇武別贊》:“河橋兩岸,臨路悽然。” 唐 杜牧 《代人寄遠》詩之一:“河橋酒斾風軟,候舘梅花雪嬌。”《豆棚閒話·虎丘山賈清客聯盟》:“路出山塘景漸佳,河橋楊柳暗藏鴉。”

柳黛

柳眉。 元 周文質 《寨兒令》曲:“桃臉香新,柳黛愁顰,誰道不銷魂。” 清 李漁 《風箏誤·艱配》:“為甚的兩桃腮褪卻鮮,雙柳黛堆著怨?多管是待庶士把韶光變。”參見“ 柳眉 ”。

嘆息

(1) 嘆氣

惟聞女嘆息。——《樂府詩集·木蘭詩》

未嘗不嘆息。——諸葛亮《出師表》

聞琵琶已嘆息。——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倚杖自嘆息。——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僅嘆息曰。——《資治通鑑》

御史嘆息去。——清· 張廷玉《明史》

制府繞階嘆息,知變生肘腋,頃刻間便有作亂之事。——清· 魏源《聖武紀》

(2) 嘆美;讚嘆

姑娘此時,除了心中感激,點頭嘆息之外,再無別話。——《兒女英雄傳》

天語

(1).上天之告語。 唐 李白 《明堂賦》:“聽天語之察察,擬帝居之將將。” 宋 李清照 《漁家傲》詞:“彷彿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明 唐順之 《冬至南郊》詩:“神光人共見,天語帝親聞。”

(2).謂天子詔諭;皇帝所語。 唐 劉禹錫 《送源中丞充新羅冊立使》詩:“身帶霜威辭鳳闕,口傳天語到 鷄林 。” 宋 蘇軾 《用王鞏韻贈其侄震》詩:“朝廷貴二 陸 ,屢聞天語溫。”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四:“ 茅元儀 《武備志》成,曾經 神宗 乙夜之覽,天語稱其該博。”

勞臣

功臣。《管子·立政》:“有功力未見於國而有重祿者,則勞臣不勸。”《新唐書·陳子昂傳》:“臣聞勞臣不賞,不可勸功;死士不賞,不可勸勇。” 清 林則徐 《送嶰筠賜環東歸》詩:“ 天山 古雪成秋水,替浣勞臣短後衣。”

詩詞推薦

  • 妙語方知

    釋清遠宋代〕佛與祖師言,拈花示痴子。我今發此談,何言顛倒爾。當人自天真,譬之秋潭水。一物著不得,豈用安名字。切莫
  • 雜詩·其一

    沈遼宋代〕白雲非我役,出沒在山間。我亦何所事,籃輿自往還。不知樂與否,聊爾寄衰孱。早恨冠冕誤,空令鬢毛斑。
  • 揚州看辛夷花

    皮日休唐代〕臘前千朵亞芳叢,細膩偏勝素柰功。螓首不言披曉雪,麝臍無主任春風。一枝拂地成瑤圃,數樹參庭是蕊宮。應為
  • 安正堂二首

    強至宋代〕居守園林氣象間,堂成壯觀入躋攀。三朝力輔乾坤倦,一國身偷歲月閒。傾座語驚邪說破,勒碑詩召正風還。險夷
    青縣客寓度歲原文_青縣客寓度歲的賞析_古詩文
  • 驀山溪

    石孝友宋代〕小花靜院。有個人人現。縹緲更娉婷,算不數、歌朋舞伴。鳴珂曲里,常記偶相逢,無語恨,有情愁,綠嫩紅妝淺
    青縣客寓度歲原文_青縣客寓度歲的賞析_古詩文
  • 梅林分韻得舊字

    杜謹言宋代〕去城十里南郊外,突兀老梅餘十輩。玉雪為骨冰為魂,氣象不與凡木對。我來窮冬煙雨晦,把酒從公對公酹。人言
    青縣客寓度歲原文_青縣客寓度歲的賞析_古詩文
  • 送韋司馬別詩

    何遜南北朝〕送別臨曲渚。征人慕前侶。離言雖欲繁。離思終無緒。憫憫分手畢。蕭蕭行帆舉。舉帆越中流。望別上高樓。予起
  • 偈頌三十八首

    釋如淨宋代〕掩室摩竭國,老胡豁開頂門。杜口毗耶城,淨名敗缺話柄。提上古兩端公案,發今朝一段威光。
  • 題趙昌父山居八詠已矣軒

    楊萬里宋代〕蠻觸無休日,菟裘有別天。撫松非已矣,釆菊未悠然。
  • 贈勤師

    蔡襄宋代〕勤為浮屠人,形類心不偶。獨負山林棲,遠犯風塵走。如聞大眾居,乃是賢豪藪。專意學文章,韓編不離手。退之
    青縣客寓度歲原文_青縣客寓度歲的賞析_古詩文
  • 元日

    李洪宋代〕元日歡情客里稀,追陪人事強開眉。不知爆竹催年去,但怪屠蘇到我遲。梅蘂欲撩東閣興,宦情終愧北山移。未甘
  • 刺賈似道

    鹹淳士人宋代〕厚我藩垣長彼貪,不然銜璧小邦男。廟堂從諫真如轉,竟用先生策第三。
    青縣客寓度歲原文_青縣客寓度歲的賞析_古詩文
  • 雩祭禮成敬述

    乾隆清代〕昊壇聳峙近青霄,雩典虔脩辰見朝。鬷假無言欽旭卉,嚴恭有恪仰明昭。歲功冀協金穰錫,涼德敢稱玉燭調。稠疊
  • 醉落魄 嘆世

    王寂元代〕百年旋磨。等閒事莫教眉鎖。功名畫餅相謾我。冷暖人情,都在這些個。瑜不怕經三火。蓮花未信淤泥В。而今
    青縣客寓度歲原文_青縣客寓度歲的賞析_古詩文
  • 同賦梅花十二題月下

    王銍宋代〕樽前舊厭繁多態,雪裹曾嫌淡少情。何似天容開夜色,數枝寒玉轉輕盈。
  • 送謝艮齋得閒西歸

    張鎡宋代〕向來朝列雖知已,台省山林職事殊。勇退近聞辭北闕,醉游唯欠到南湖。心傳古學高當代,力把忠言壯晚途。競說
  • 普慧院

    嚴士貞元代〕眾峰迴合水縈紆,瓦屋螺青映碧虛。露滴松梢驚宿鶴,風開萍面見游魚。佛曾度劫生塵網,僧不知年讀梵書。人說
  • 顯佑宮疊舊作韻

    乾隆清代〕重至興王里,言瞻顯佑宮。呵靈金闕肅,拾級玉階崇。追念當開創,惟欽禮昊穹。握符承帝佑,基命建神功。萬宇
  • 良鄉行宮晚坐·其二

    乾隆清代〕展義從來重豫游,曰休曰助悉心求。觀豐未覺饒同樂,視歉惟因切先憂。
  • 李廷圭古墨歌

    乾隆清代〕黑玉一方長尺計,玉堅自是墨為脆。具玉之堅墨之良,希珍睹此廷圭制。五代至今近千年,法一所藏晁氏記。其形
青縣客寓度歲原文_青縣客寓度歲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