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慧院原文
眾峰迴合水縈紆,瓦屋螺青映碧虛。
露滴松梢驚宿鶴,風開萍面見游魚。
佛曾度劫生塵網,僧不知年讀梵書。
人說謹齋幽宅近,細觀碑刻獨躊躇。
詩詞問答
問:普慧院的作者是誰?答:嚴士貞
問:普慧院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普慧院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嚴士貞的名句有哪些?答:嚴士貞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魚韻 出處:石倉歷代詩選卷二百七十八
參考注釋
眾峰
許多山峰。 唐 韓愈 《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詩:“須臾靜掃眾峯出,仰見突兀撐青空。” 宋 蘇軾 《過廬山下》詩引:“未午,眾峯凜然,故作是詩。”
回合
(1)
(2) 兩將交鋒時一方用兵器攻擊一次,另一方招架一次為一個“回合”
(3) 拳擊比賽所劃分的三分鐘的一個周期
十個回合的一次拳擊比賽
(4) 摔跤比賽中的一次交鋒
(5) 排球、網球比賽中雙方爭奪一分的往返擊球
縈紆
盤旋彎曲;迴旋曲折;縈迴
雲棧縈紆
瓦屋
(1).房頂用瓦覆蓋的房屋。《周禮·考工記·匠人》:“葺屋參分,瓦屋四分。”《宋書·后妃傳·明帝陳貴妃》:“賜錢三萬,令起瓦屋。” 沙汀 《丁跛公》:“他們差不多都翻身了,幾乎只有他,還依舊住在一排長五間的破瓦屋裡面。”
(2).蚶的別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介二·魁蛤》:“蚶……尚書 盧鈞 以其殼似瓦屋之壟,改為瓦屋、瓦壟也。”參見“ 瓦屋子 ”。
螺青
顏色名。一種近黑的青色。 宋 陸游 《練塘》詩:“水秀山明何所似,玉人臨鏡暈螺青。” 宋 陸游 《快晴》詩:“ 瓦屋 螺青披霧出, 錦江 鴨緑抱山來。” 明 陶宗儀 《輟耕錄·寫山水訣》:“畫石之妙,用藤黃水侵入墨筆,自然潤色。不可多用,多則要滯筆。間用螺青入墨,亦妙。”
碧虛
(1).碧空;青天。 南朝 梁 吳均 《詠雲》:“飄飄上碧虛,藹藹隱青林。” 唐 張志和 《玄真子·碧虛》詞:“碧虛冥茫,飄輪斡乎乾,湫盤浮乎坤。” 宋 王禹偁 《寄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詩:“水閣山齋架碧虛,亭亭華表映門閭。” 趙朴初 《臨江仙·飛行中作》詞:“忽見碧虛開下界,白雲朵朵芙蓉。”
(2).指綠水。 唐 張九齡 《送宛句趙少府》詩:“修竹含清景,華池澹碧虛。” 唐 李賀 《釣魚詩》:“斜竹垂青沼,長綸貫碧虛。” 王琦 匯解:“碧虛,水也。”
露滴
露水珠。 唐 趙彥昭 《秋朝木芙蓉》詩:“平明露滴垂紅臉,似有朝愁暮落時。” 宋 盧氏 《鳳棲梧·題泥溪驛》詞:“鈿帶雙垂金縷細,玉佩玎璫,露滴寒如水。” 郁達夫 《沉淪》四:“稻上的露滴,還同明珠似的掛在那裡。”
面見
親自見到。《書·立政》“謀面,用丕訓德” 孔 傳:“謀所面見之事,無疑,則能用大順德。”《漢書·楊惲傳》:“我親面見受詔,副帝肄, 秺侯 御。”《水滸傳》第十五回:“小人把米與他,他又不要,只要面見保正。”
游魚
遊動的魚。 漢 王逸 《機婦賦》:“高樓雙峙,下臨清池,游魚銜餌,瀺灂其陂。”一本作“游魚”。 唐 沉佺期 《入少密溪》詩:“游魚瞥瞥雙釣童,伐木丁丁一樵叟。” 清 魏源 《自定海歸揚州舟中》詩之四:“誰言 牙 曠 絶,琴響出遊魚。” 清 許迎年 《和淑則園居病起作》:“方池新漲游魚樂,興寄 濠 梁《秋水篇》。”
生塵
(1).沾上塵埃。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陵波微步,羅韈生塵。” 宋 柳永 《荔支香》詞:“緩步羅襪生塵,來繞瓊筵看。”《警世通言·錢舍人題詩燕子樓》:“天下無事日久,兵甲生塵。”
(2).形容中空無物。《東觀漢記·范冉傳》:“有時糧粒盡,窮居自若,言貌無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塵 范史雲 ,釜中生魚 范萊蕪 。’” 金 元好問 《真味齋》詩:“麄飯寒虀老此身,高人那計甑生塵。”
(3).謂生鄙吝的塵想。 金 元好問 《送詩人秦略簡夫歸蘇墳別業》詩:“三月不見君,渴心欲生塵。”參見“ 生鄙 ”。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梵書
(1).梵字。 唐 李復言 《續玄怪錄·定婚店》:“ 固 步覘之,不識其字;既非蟲篆八分科斗之勢,又非梵書。” 宋 馬永卿 《嬾真子》卷五:“﹝ 浄曇 ﹞以 宸奎閣 所藏 仁宗 御書詣行在。所獻書凡五十三軸,字型有三:一曰真書,二曰飛白,三曰梵書。”
(2).指佛經。 元 子溫 《題畫》詩:“曾向流沙取梵書,草龍珠帳滿征途。”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四》:“梵書多鬻於 昭慶寺 。書賈皆僧也。”
幽宅
墳墓。《儀禮·士喪禮》:“度茲幽宅兆基,無有後艱。” 鄭玄 註:“今謀此以為幽冥居兆域之始。” 宋 王禹偁 《右衛上將軍贈侍中宋公神道碑》:“宜乎刊勒豐碑,光表幽宅。” 王國維 《癸丑三月三日京都蘭亭會》詩:“一朝繭紙閟幽宅,人間從此無真跡。”
碑刻
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圖畫
躊躇
(1) 猶豫不決
操欲立後嗣,躊躇不定 。——《三國演義》
(2) 思量,考慮
他兩個眉來眼去,不由我暗暗躊躇,似這般啞謎兒怎猜做?——元· 關漢卿《魯齋郎》
(3) 停留;徘徊不前
蹇淹留而躊躇。——宋玉《九辯》
(4) 得意的樣子
躊躇滿志
(5) 痛心;心情不愉快
望西都,意躊躇。——張養浩《山坡羊》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普慧院原文_普慧院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