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慧院

作者:嚴士貞 朝代:元代

普慧院原文

眾峰迴合水縈紆,瓦屋螺青映碧虛。

露滴松梢驚宿鶴,風開萍面見游魚。

佛曾度劫生塵網,僧不知年讀梵書。

人說謹齋幽宅近,細觀碑刻獨躊躇。

詩詞問答

問:普慧院的作者是誰?答:嚴士貞
問:普慧院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普慧院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嚴士貞的名句有哪些?答:嚴士貞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魚韻 出處:石倉歷代詩選卷二百七十八

參考注釋

眾峰

許多山峰。 唐 韓愈 《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詩:“須臾靜掃眾峯出,仰見突兀撐青空。” 宋 蘇軾 《過廬山下》詩引:“未午,眾峯凜然,故作是詩。”

回合

(1)

(2) 兩將交鋒時一方用兵器攻擊一次,另一方招架一次為一個“回合”

(3) 拳擊比賽所劃分的三分鐘的一個周期

十個回合的一次拳擊比賽

(4) 摔跤比賽中的一次交鋒

(5) 排球、網球比賽中雙方爭奪一分的往返擊球

縈紆

盤旋彎曲;迴旋曲折;縈迴

雲棧縈紆

瓦屋

(1).房頂用瓦覆蓋的房屋。《周禮·考工記·匠人》:“葺屋參分,瓦屋四分。”《宋書·后妃傳·明帝陳貴妃》:“賜錢三萬,令起瓦屋。” 沙汀 《丁跛公》:“他們差不多都翻身了,幾乎只有他,還依舊住在一排長五間的破瓦屋裡面。”

(2).蚶的別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介二·魁蛤》:“蚶……尚書 盧鈞 以其殼似瓦屋之壟,改為瓦屋、瓦壟也。”參見“ 瓦屋子 ”。

螺青

顏色名。一種近黑的青色。 宋 陸游 《練塘》詩:“水秀山明何所似,玉人臨鏡暈螺青。” 宋 陸游 《快晴》詩:“ 瓦屋 螺青披霧出, 錦江 鴨緑抱山來。” 明 陶宗儀 《輟耕錄·寫山水訣》:“畫石之妙,用藤黃水侵入墨筆,自然潤色。不可多用,多則要滯筆。間用螺青入墨,亦妙。”

碧虛

(1).碧空;青天。 南朝 梁 吳均 《詠雲》:“飄飄上碧虛,藹藹隱青林。” 唐 張志和 《玄真子·碧虛》詞:“碧虛冥茫,飄輪斡乎乾,湫盤浮乎坤。” 宋 王禹偁 《寄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詩:“水閣山齋架碧虛,亭亭華表映門閭。” 趙朴初 《臨江仙·飛行中作》詞:“忽見碧虛開下界,白雲朵朵芙蓉。”

(2).指綠水。 唐 張九齡 《送宛句趙少府》詩:“修竹含清景,華池澹碧虛。” 唐 李賀 《釣魚詩》:“斜竹垂青沼,長綸貫碧虛。” 王琦 匯解:“碧虛,水也。”

露滴

露水珠。 唐 趙彥昭 《秋朝木芙蓉》詩:“平明露滴垂紅臉,似有朝愁暮落時。” 宋 盧氏 《鳳棲梧·題泥溪驛》詞:“鈿帶雙垂金縷細,玉佩玎璫,露滴寒如水。” 郁達夫 《沉淪》四:“稻上的露滴,還同明珠似的掛在那裡。”

面見

親自見到。《書·立政》“謀面,用丕訓德” 孔 傳:“謀所面見之事,無疑,則能用大順德。”《漢書·楊惲傳》:“我親面見受詔,副帝肄, 秺侯 御。”《水滸傳》第十五回:“小人把米與他,他又不要,只要面見保正。”

游魚

遊動的魚。 漢 王逸 《機婦賦》:“高樓雙峙,下臨清池,游魚銜餌,瀺灂其陂。”一本作“游魚”。 唐 沉佺期 《入少密溪》詩:“游魚瞥瞥雙釣童,伐木丁丁一樵叟。” 清 魏源 《自定海歸揚州舟中》詩之四:“誰言 牙 曠 絶,琴響出遊魚。” 清 許迎年 《和淑則園居病起作》:“方池新漲游魚樂,興寄 濠 梁《秋水篇》。”

生塵

(1).沾上塵埃。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陵波微步,羅韈生塵。” 宋 柳永 《荔支香》詞:“緩步羅襪生塵,來繞瓊筵看。”《警世通言·錢舍人題詩燕子樓》:“天下無事日久,兵甲生塵。”

(2).形容中空無物。《東觀漢記·范冉傳》:“有時糧粒盡,窮居自若,言貌無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塵 范史雲 ,釜中生魚 范萊蕪 。’” 金 元好問 《真味齋》詩:“麄飯寒虀老此身,高人那計甑生塵。”

(3).謂生鄙吝的塵想。 金 元好問 《送詩人秦略簡夫歸蘇墳別業》詩:“三月不見君,渴心欲生塵。”參見“ 生鄙 ”。

不知

是指對於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梵書

(1).梵字。 唐 李復言 《續玄怪錄·定婚店》:“ 固 步覘之,不識其字;既非蟲篆八分科斗之勢,又非梵書。” 宋 馬永卿 《嬾真子》卷五:“﹝ 浄曇 ﹞以 宸奎閣 所藏 仁宗 御書詣行在。所獻書凡五十三軸,字型有三:一曰真書,二曰飛白,三曰梵書。”

(2).指佛經。 元 子溫 《題畫》詩:“曾向流沙取梵書,草龍珠帳滿征途。”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四》:“梵書多鬻於 昭慶寺 。書賈皆僧也。”

幽宅

墳墓。《儀禮·士喪禮》:“度茲幽宅兆基,無有後艱。” 鄭玄 註:“今謀此以為幽冥居兆域之始。” 宋 王禹偁 《右衛上將軍贈侍中宋公神道碑》:“宜乎刊勒豐碑,光表幽宅。” 王國維 《癸丑三月三日京都蘭亭會》詩:“一朝繭紙閟幽宅,人間從此無真跡。”

碑刻

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圖畫

躊躇

(1) 猶豫不決

操欲立後嗣,躊躇不定 。——《三國演義》

(2) 思量,考慮

他兩個眉來眼去,不由我暗暗躊躇,似這般啞謎兒怎猜做?——元· 關漢卿《魯齋郎》

(3) 停留;徘徊不前

蹇淹留而躊躇。——宋玉《九辯》

(4) 得意的樣子

躊躇滿志

(5) 痛心;心情不愉快

望西都,意躊躇。——張養浩《山坡羊》

詩詞推薦

  • 再用韻賦木犀

    虞儔宋代〕高枝曾折記前回,晚路重逢嘆滯才。天上移來和月種,人間占得及秋開。香浮翠葆花藏葉,景動燃犀酒映杯。猶有
    普慧院原文_普慧院的賞析_古詩文
  • 簡銛朴翁兼簡敬叟二首

    蘇泂宋代〕雪花梅萼兩婆娑,梅雪相催柰老荷。只合孤山訪和靖,不應華屋比東坡。詩情可喜絲生鬢,歸意猶須冰泮河。林下
  • 釣台

    袁甫宋代〕逆風吹我到嚴灘,擁被掀篷一破須。寒色侵凌欺白髮,雪花撩亂失青山。未消據案千塵積,且愛喔詩一餉間。慚愧
    普慧院原文_普慧院的賞析_古詩文
  • 有感

    舒岳祥宋代〕風雨翛翛花事闌,余寒迤邐麥秋天。一春不見飛蝴蝶,幾夜安聞叫杜鵑。林外畫眉誰嫵媚,花間繡眼自便翾。上林
  • 題梅杓司藏卷,卷中乃誕北、穎侯、昆銅、伯

    蔣易清代〕乍開此卷即沾巾,多是當年死難人。浩氣尚能凝碧血,遺言終不化青磷。
    普慧院原文_普慧院的賞析_古詩文
  • 寒食省九里大墓

    陸游宋代〕陌上簫聲正賣餳,籃輿兀兀雨冥冥。人來平野一點白,山壓亂雲千疊青。石馬朱門松下路,凍齏冷飯柳陰亭。華顛
  • 答聖俞白鸚鵡雜言

    歐陽修宋代〕憶昨滁山之人贈我玉兔子,粵明年春玉兔死。日陽晝出月夜明,世言兔子望月生。謂此瑩然而白者,譬夫水之為雪
  • 遣懷五首寄致道

    謝直宋代〕在昔營居巢,首尾三十年。高鄰念羈旅,分我佳林泉。自從倉幕歸,亦買半頃田。坐念顏太師,粥竭祗益煎。不如
    普慧院原文_普慧院的賞析_古詩文
  • 酹江月(西湖)

    葛長庚宋代〕綠荷十里吐秋香,湖水掌平如鏡。日落雲收天似洗,況又月明風靜。露逼葭蒲,煙迷菱芡,縮盡寒鴉頸。兩枝畫槳
    普慧院原文_普慧院的賞析_古詩文
  • 菩薩蠻·題畫

    龔翔麟清代〕赤泥亭子沙頭小,青青絲柳輕陰罩。亭下響流澌,衣波雙鷺鶿。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嬌蕊。添個浣衣人。紅潮較淺
  • 喜遷鶯 賀人生第三子 堯山堂外紀卷六十六案

    王特起元代〕古今三絕。唯鄭國三良,漢家三傑。三俊才名,三儒文學,更有三君清節。爭似一門三秀,三子三孫奇崛。人總道
    普慧院原文_普慧院的賞析_古詩文
  • 和敬夫斜川詩

    劉芮宋代〕病著不任事,淹臥心自休。經時不出門,況復斜川游。每覿節物換,恍驚時序流。少年喜追逐,聚散水上鷗。沈舟
  • 遣遇

    杜甫唐代〕磬折辭主人,開帆駕洪濤。春水滿南國,朱崖雲日高。舟子廢寢食,飄風爭所操。我行匪利涉,謝爾從者勞。石間
  • 奉和魯望曉起回文

    皮日休唐代〕孤煙曉起初原曲,碎樹微分半浪中。湖後釣筒移夜雨,竹傍眠幾側晨風。圖梅帶潤輕沾墨,畫蘚經蒸半失紅。無事
    普慧院原文_普慧院的賞析_古詩文
  • 題故人廢宅二首

    方乾唐代〕舉目淒涼入破門,鮫人一飯尚知恩。閒花舊識猶含笑,怪石無情更不言。樵叟和巢伐桃李,牧童兼草踏蘭蓀。壺觴
    普慧院原文_普慧院的賞析_古詩文
  • 代舊將

    賈島唐代〕舊事說如夢,誰當信老夫。戰場幾處在,部曲一人無。落日收病馬,晴天曬陣圖。猶希聖朝用,自鑷白髭鬚。
  • 贈竇十

    馮道唐代〕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普慧院原文_普慧院的賞析_古詩文
  • 蘆葦江八詠後江釣月

    羅仲舒宋代〕先將補袞線,綰作釣鰲絲。投向蒼江月,經綸小試之。
  • 茂德行亟不及作昭禮書姑此問訊

    趙蕃宋代〕憶昔相從初,二十有三年。別日更莫紀,少壯成華顛。中間何不有,匪但歲月遷。幾尋長安居,莫訪新市船。尺書
  • 兵部學士移鎮昭潭

    宋祁宋代〕檣拂南雲艤帛蘭,再麾湖外嘆違顏。封君比籍千頭橘,瑞祝標祠九向山。迎吏出郊驅駑箙,齊兵下席掩刀環。漢條
普慧院原文_普慧院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