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愈近賊巢守愈固,兼之地更險而紆。
分兵爭首穿幽阻,合隊埋根克要區。
手足胼胝胥惰窳,精神鼓舞益勤劬。
有徵無戰雖傳古,將惠兵忠實快吾。
詩詞問答
問:《補詠戰勝廓爾喀之圖七首·其六·攻克東覺山圖》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虞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七十七
2. 過協布嚕百數十里至足木古拉巴載山下隔河大山即名東覺兩山壁立賊人鎗炮甚近斷難徑渡福康安海蘭察分領將士一由上游噶多普山麓渡河一由雅爾賽拉博爾東拉各山繞至賊卡復即會合一處盡力追
參考注釋
賊巢
賊窩;賊人的老巢
兼之
表示進一步的原因或條件,加以
他刻苦用功,兼之有人指導,所以進步很快
分兵
猶言分派軍隊。 漢 陳琳 《為袁紹檄豫州》:“幕府輒復分兵命鋭。”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至於分兵出界,公然為惡,亦必不敢。” 宋 文天祥 《平原》詩:“賊聞失色分兵還,不敢長驅入 鹹京 。” 茅盾 《子夜》十:“ 長沙 孤城難守, 張桂軍 自然要分兵取 岳州 。”
幽阻
(1).奧深險阻。亦指奧深險阻之地。 漢 傅毅 《雅琴賦》:“歷嵩岑而將降,睹鴻梧於幽阻。”《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乃分內諸將,羅兵幽阻,但繕藩籬,不與交鋒。”《資治通鑑·唐懿宗鹹通元年》:“ 浙 東山海幽阻,可以計取,難以力攻。”
(2).幽深偏僻。 南朝 宋 謝靈運 《答范光祿書》:“山澗幽阻,音塵闊絶,忽見諸讚,嘆慰良多。” 宋 葉適 《奉賦德修西充大夫成都新園詠歸堂》之一:“誓言違市朝,卜宅近幽阻。”
埋根
(1).植根於土。比喻作戰時堅守不退。《後漢書·馬融傳》:“盡力率厲,埋根行首,以先吏士。” 李賢 註:“埋根,言不退。”《新唐書·叛臣傳上·僕固懷恩》:“ 朝義 擁精騎十萬來援,埋根決戰,短兵接,殺獲相當。”
(2).比喻世代定居。 北魏 《張廬暨妻劉法珠墓誌》:“乃祖先父埋根 三輔 ,殖德 關西 。”
(3).謂埋下隱括全文主旨的伏筆。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下·格局》:“非特一本戲文之節目,全於此處埋根;而作此一本戲文之好歹,亦即於此時定價。”
手足胼胝
手足生繭。極言勞瘁。《墨子·備梯》:“ 禽滑釐子 事 子墨子 ,三年,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役身給使,不敢問欲。”《呂氏春秋·慎人》:“其未遇時也,以其徒屬,掘地財,取水利,編蒲葦,結罘網,手足胼胝不居,然後免於凍餒之患。”《史記·李斯列傳》:“ 禹 鑿 龍門 ,通 大廈 ,疏九河,曲九防……手足胼胝,面目黧黑。”
惰窳
懶惰懈怠。《東觀漢記·吳良傳》:“議曹惰窳,自無袴,寧足為不家給人足邪?”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序》:“蓋以庸人之性,率之則自力,縱之則惰窳耳。” 明 唐順之 《與應警庵郡守書》:“僕質本頑鈍,惟不敢惰窳以負相知。” 嚴復 《救亡決論》:“後世學者,樂其徑易,便於惰窳敖漫之情,遂羣然趨之,莫之自返。”
精神
(1) 指意識、思維、神志等
精神為之。——漢· 王充《論衡·訂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復舊。——《聊齋志異·促織》
(3) 指內容的實質所在;主要的意義
譯者沒有體會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飽滿
(5) 活躍;有生氣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撓之精神。——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犧牲精神。
鼓舞
鼓動;激發
小米加步槍的延安精神永遠鼓舞我們戰勝一切困難。——《小米的回憶》
勤劬
(1).辛勤勞累。 漢 王逸 《九思·逢尤》:“望舊邦兮路逶隨,憂心悄兮志勤劬。” 唐 陸龜蒙 《甫里先生傳》:“吾一布衣耳,不勤劬,何以為妻子之天乎?” 魯迅 《墳·科學史教篇》:“第相科學歷來發達之繩跡,則勤劬艱苦之影在焉。”
(2).指辛苦勞累之人。 宋 蘇軾 《雄州白溝驛賜大遼賀正旦人使御筵口宣制》:“宜頒宴衎,以勞勤劬。”
有徵無戰
謂不戰而勝。《晉書·樂志下》:“言 宣帝 致討 吳 方,有徵無戰也。”《隋書·李密傳》:“明公親簡精鋭,西襲 長安 ,百姓孰不郊迎,必當有徵無戰。”《北史·尉遲迥傳》:“唯 迥 以為 紀 既盡鋭東下, 蜀 必空虛,王師臨之,必有徵無戰。” 清 袁枚 《為黃太保賀平大金川表》:“聖母覆物仁慈,挽回和氣,故能有徵無戰。”
忠實
(1) 忠誠老實
忠實信徒
(2) 真實;不虛假
忠實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