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妍詞少勁氣,直表無曲陰。
勸百豈救一,枉尺焉取尋。
世路務爭險,人情難測深。
漁樵各有侶,英俊自成林。
藥苦病所利,酒多狂莫斟。
珠投防按劍,玉折戒磨簪。
願持松柏操,甘受雪霰侵。
途窮但回步,何用涕沾襟。
詩詞問答
問:《再賦一首趁韻信筆初無定意也》的作者是誰?答:綦崇禮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綦崇禮的名句有哪些?答:綦崇禮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侵韻
參考注釋
妍詞
同“ 妍辭 ”。 唐 黃滔 《漢宮人誦<洞簫賦>賦》:“麗藻上聞於天子,妍詞遍誦於宮人。” 宋 陸游 《齊天樂·左綿道中》詞:“倚瑟妍詞,調鉛妙筆,那寫柔情芳艷。” 羅惇曧 《文學源流》:“苟抽秘思,騁妍詞,斯焉採摭,靡能盡者,抑亦文章之靈囿已。”
勁氣
(1).凜烈的寒氣。 晉 陶潛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詩:“勁氣侵襟袖,簞瓠謝屢設。” 唐 王勃 《九成宮頌》:“凜勁氣於叢楹,起淒風於洞穴。” 宋 蘇轍 《王君貺生日》詩:“純陰十月晚,勁氣肅群驕。”
(2).謂剛強正直的氣概。 唐 韓愈 《上襄陽於相公書》:“正聲諧《韶》《濩》,勁氣沮金石。”《明史·楊俊民傳》:“ 廷 守 蘇州 時,人比之 趙清獻 。直節勁氣,始終無改。” 清 管同 《與友人論文書》:“垂示古文三篇,比前稍進,然終孱弱無勁氣,未得為佳。”
方言。勁頭,勇氣。 柳青 《銅牆鐵壁》第一章:“他們認為 胡宗南 在南路吃了三回敗仗,就是還有些勁氣,也不準再敢冒失進攻上來。”
枉尺
見“ 枉尺直尋 ”。
世路
指人世的經歷
世路風波
人情
(1) 人的感情;人之常情
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世說新語·自新》
(2) 情面;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
(3) 恩惠,情誼
做個人情
(4) 贈品、禮品
送人情
忙又引了拜見賈母,將人情土物各種酬獻了。——《紅樓夢》
漁樵
(1).打魚砍柴。 唐 高適 《封丘縣》詩:“我本漁樵 孟諸 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宋 蘇軾 《前赤壁賦》:“況吾與子漁樵於 江 渚之上,侶魚鰕而友麋鹿。”
(2).漁人和樵夫。 唐 王維 《桃源行》:“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 宋 范成大 《攜家石湖賞拒霜》詩:“漁樵引入新花塢,兒女扶登小錦城。” 清 顧光旭 《弓插》詩:“隔水斷漁樵,橫斜壞木橋。” 魯迅 《南腔北調集·聽說夢》:“至於另有些夢為隱士,夢為漁樵,和本相全不相同的名人,其實也只是豫感飯碗之脆,而卻思將吃飯範圍擴大起來。”
(3).指隱居。 南朝 梁 劉孝威 《奉和六月壬午應令》:“神心重丘壑,散步懷漁樵。” 唐 杜甫 《村夜》詩:“胡羯何多難,漁樵寄此生。” 明 屠隆 《綵毫記·乘醉騎驢》:“乾坤傲,永不踏紅塵向市朝,真喚做聖世漁樵。”
英俊
(1) 才智過人的
英俊青年
(2) 容貌俊秀又有風度的
英俊的小伙子
成林
成為樹林
昔日一片荒灘,如今果木成林
按劍
以手撫劍。預示擊劍之勢。《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臣聞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闇投人於道路,人無不按劍相眄者,何則?無因而至前也。” 唐 李白 《古風》之五六:“獻君君按劍,懷寶空長吁。” 清 戴名世 《<闕里紀言>序》:“吾儒之徒皆為之固其壁壘,樹其旗幟,相與裂眥大呼,按劍操刃於先生,以快彼之心而後已。” 柳亞子 《<二十世紀大舞台>發刊詞》:“然而,明珠投暗,遭按劍之叱,陳鐘鼓於 魯 庭,爰居弗享也。”
玉折
喻賢者夭折,或為保持節操而捐軀。 晉 傅玄 《筆賦》:“柔不絲屈,剛不玉折。”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毛伯成 既負才氣,常稱寧為蘭摧玉折,不作蕭敷艾榮。” 南朝 梁簡文帝 《上昭明太子集別傳表》:“玉折何追,星頽靡續。” 唐 盧照鄰 《五悲·悲才難》:“ 嵇生 玉折, 顏子 蘭摧。”
松柏
(1) 松樹與柏樹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比喻堅貞的潔操
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荀子·大略》
(3) 指墳墓。因古人墓地多植松柏而得名
將軍松柏不剪,親戚安居。高台未傾,愛妾尚在。悠悠爾心,亦何言。——《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
雪霰
雪和霰。亦偏指雪。《 閩 徐夤 《憶牡丹》詩》:“緑樹多和雪霰栽, 長安 一別十年來。” 宋 張孝祥 《轉調二郎神》詞:“陣陣迴風吹雪霰,更旅雁一聲沙際。” 明 陳璉 《歲寒軒賦》:“雪霰紛紛,山川寂寥兮。” 顧工 《在世界屋脊的土地上》詩:“可憐的草原,受著多變氣候的凌辱,冰雹和雪霰,常常擊打著它那薄薄的皮膚。”
途窮
喻走投無路或處境困窘。 南朝 宋 顏延之 《五君詠·阮步兵》:“物故不可論,途窮能無慟。” 唐 劉肅 《大唐新語·持法》:“此途窮者,不輯之,當為患。” 清 唐孫華 《文信國祠》詩:“戰苦身攢鏃,途窮血裹斑。”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七論“文人相輕”--兩傷》:“於是相輕的文人們的處境,就也更加艱難起來,連街頭也不再是擾攘的地方了,真是途窮道盡。”
何用
(1).為什麼。《詩·小雅·節南山》:“國既卒斬,何用不監?” 孔穎達 疏:“何以不監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傳·莊公六年》:“何用弗受也?為以王命絶之也。”
(2).憑什麼;用什麼。《穀梁傳·僖公元年》:“是 齊侯 與? 齊侯 也。何用見其是 齊侯 也?” 漢 王充 《論衡·骨相》:“人曰命難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體。” 唐 韓愈 《食曲河驛》詩:“殺身諒無補,何用答生成?”
(3).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用、不須。《後漢書·孔融傳》:“ 文舉 舍我死,吾何用生為?” 唐 王泠然 《題河邊枯柳》詩:“今日摧殘何用道!數里曾無一株好。”《續資治通鑑·帝顯德元年》:“今皆國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驚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韻雲……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魯迅 《故事新編·奔月》:“如果那時不去射殺它,留到現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飯菜?”
沾襟
浸濕衣襟。多指傷心落淚。《莊子·應帝王》:“ 列子 入,泣涕沾襟以告 壺子 。” 唐 白居易 《慈烏夜啼》詩:“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明 夏完淳 《大哀賦》:“瞻山而隕涕,撫草木而沾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