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官窯方壚原文
陶器如立身,圓易方難為。
張禹圓融流,朱雲方正持。
以此品其第,高下原堪知。
磁壚實官窯,成於修內司。
爾時蔡與王,較張禹猶差。
論器寓論世,用人可弗思。
圓瓶已屢見,方者惟見斯。
久置檀架間,未詠誠孤其。
炷檀煙直上,氣求念在茲。
詩詞問答
問:詠官窯方壚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詠官窯方壚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十六
2. 謂蔡京王黼尚不如張禹童貫梁師成輦更不必言矣
參考注釋
陶器
用粘土成型、乾燥後放在窯內於 950—1165°C下燒制而成的物品,為多孔、不透明的非玻璃質,通常上釉,也有不上釉的
立身
安身,存身
幾無立身之地。——《廣東軍務記》
難為
(1) 使人為難
她不會喝酒,你就別難為她了
(2) 施加壓力
她會唱歌卻不唱,就得難為她唱
(3) 用於感謝別人代自己做事的客套話
難為你給我提一桶水來
融流
融化流動。 魯迅 《書信集·致蕭軍蕭紅》:“雖是 江 南,雪水也應該融流的。”
朱雲
漢成帝 時人,以直臣聞名於世。 唐 杜牧 《洛中送韋楚老拾遺歸朝》詩:“十載丈夫堪恥處, 朱雲 猶掉直言旗。” 宋 戴復古 《寄復齋陳寺丞》詩之一:“平生風節誰其似, 汲黯 朱雲 伯仲間。” 明 李東陽 《章菉毅公輓詩》:“欲殉 朱雲 借時劍,九原重斬負恩人。”參見“ 朱雲折檻 ”。
方正
(1) 成正方形,不歪斜
字寫得很方正
(2) 正直不阿
為人方正
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以此
(1).猶言用這,拿這。《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君因謂 武侯 曰:‘試延以公主, 起 有留心則必受之,無留心則必辭矣。以此卜之。’” 劉大白 《小鳥之群》:“如果枷鎖鐐銬,是一種榮典,一定有些人以此驕人,也一定有些人唯恐求之不得。”
(2).因此。《史記·季布欒布列傳》:“當是時,諸公皆多 季布 能摧剛為柔, 朱家 亦以此名聞當世。”《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原來納粟入監的,有幾般便宜:好讀書,好科舉,好中,結末來又有個小小前程結果。以此宦家公子,富室子弟,到不願做秀才,都去援例做太學生。”
高下
指高低、優劣(用於比較雙方的水平)
兩個人的技術不分高下
官窯
亦作“官窯”。 宋 代著名瓷窯之一。 北宋 大觀 、 政和 年間,宮廷自建瓷窯燒造瓷器,故稱。其色以粉青為上,其紋以冰裂鱔血為高。南渡後,又於 杭州 別建新窯。又 明 清 兩代 景德鎮 御器廠所燒瓷器,一般亦稱官窯。 明 都穆 《都公譚纂》:“ 時可 家復有荷花宴。每花時,設幾十二面,皆嵌以水晶,置金鯽魚其下,上列器皆官窯。” 清 孔尚任 《小忽雷·巧遇新亭》:“廣錫酒壺偏燦爛,官窰茶具亦風流。”《紅樓夢》第四一回:“然後眾人都是一色的官窯脫胎填白蓋碗。” 老舍 《老張的哲學》第六:“東裡間是 李應 和他叔父的臥室,順著前檐一張小矮土炕,對面放著一條舊楠木條案,案上放著一個官窯五彩瓶和一把銀胎的水菸袋。”參閱 明 陶宗儀 《輟耕錄·窯器》、 清 朱琰 《陶說》卷二、五, 清 阮葵生 《茶餘客話·磁器》。
內司
(1). 北朝 魏孝文帝 所置宮中女官名。《北史·后妃傳序》:“ 孝文 改定內官……後置女職,以典內事:內司視尚書令、僕;作司、大監、女侍中三官視二品。”
(2). 宋 代內侍省所屬內東門司、契約憑由司、軍頭引見司等的統稱。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內司官》:“內侍省:知省、都知……御輦馬、御馬院兼提舉、諸內司、庫藏司所等處。”參閱《宋史·職官志六》。
(3).諸王府的屬官。 清 易本烺 《雲杜故事》:“ 元統 間,革去羣王內司,併入藝文監。”
爾時
猶言其時或彼時。《左傳·襄公十三年》“使 士匄 將中軍,辭曰: 伯游 長,昔臣習於 知伯 ,是以佐之,非能賢也” 晉 杜預 註:“ 罃 代將中軍, 士匄 佐之。 匄 今將讓,故謂爾時之舉,不以己賢。”
論世
《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後以“論世”指研究時世。 漢 東方朔 《七諫·謬諫》:“不論世而高舉兮,恐操行之不調。” 元 柳貫 《故相東平忠獻王輓歌詞》:“記功宜顯顯,論世匪區區。” 魯迅 《<且介亭雜文>序言》:“倘要知人論世,是非看編年的文集不可。”
用人
僕人
女用人
方者
(1).指方術之士。《史記·太史公自序》:“ 扁鵲 言醫,為方者宗。”
(2).指方形之物。《莊子·徐無鬼》:“曲者中鉤,方者中矩。”
檀煙
檀香燃著所生之煙。 前蜀 杜光庭 《中元眾修金籙齋詞》:“焰九光之蓮炬,下照冥津;飄三素之檀煙,上聞真域。”
直上
(1).方位詞。上,上面。用於名物詞之後。 元 無名氏 《漁樵記》第二折:“頭直上亂紛紛雪似篩,耳邊廂颯剌剌風又擺。” 元 李景賢 《劉行首》第二折:“我身穿著百衲袍,腰纏著碌簌絛。頭直上丫髻三角。”
(2).向上,向前。 唐 丘為 《尋西山隱者不遇》詩:“絶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古今小說·宋四公大鬧禁魂張》:“ 侯興 與渾家都搬將入去,直上去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