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西直門外(效二韻體)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秋日西直門外(效二韻體)原文

愁雨久已屢,愁晴昨乃過。

高下既均沾,開朗實亦嘉。

素宇淨襄雲,遙峰矗黛螺。

習習披襟風,垂垂施架瓜。

絡緯吟露叢,熠耀輝蘭坡。

即看築場圃,稍冀盈室家。

好生天地德,惠我黍稌多。

念彼三農夫,勤苦孰與加。

玉食而袞衣,勞心理則那。

有秋庶可期,半歲縈懷賒。

詩詞問答

問:秋日西直門外(效二韻體)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秋日西直門外(效二韻體)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四十二

2. 效二韻體

參考注釋

久已

早已;早就

這件事我久已忘卻了

高下

指高低、優劣(用於比較雙方的水平)

兩個人的技術不分高下

均沾

大家平均享受(利益)

開朗

(1) 開闊明朗

(2) 人性格豁達,樂觀

黛螺

(1).婦女眉毛的代稱。 南唐 李煜 《長相思》詞:“澹澹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 清 俞蛟 《潮嘉風月記·麗品》:“ 柳南 以世無 黃衫客 ,恆鬱鬱,因賦《如意詩》寄 十娘 曰:‘……孤月照裠屐,重雲鎖黛螺。’”

(2).螺形的黛墨。古時用以畫眉或作畫。 元 虞集 《贈寫真佟士明》詩:“贈君千黛螺,翠色秋可掃。”

(3).比喻翠綠的山峰。 清 魏源 《武夷九曲詩》之一:“空明寒碧內,萬古黛螺洗。” 清 徐穆 《多麗》詞:“疏煙抹,黛螺丫髻。冷雲罥,鶯脰舒翹。”

習習

(1).頻頻飛動貌。《楚辭·九辯》:“驂白霓之習習兮,歷群靈之豐豐。” 朱熹 集註:“習習,飛動貌。” 晉 左思 《詠史》之八:“習習籠中鳥,舉翮觸四隅。” 唐 盧照鄰 《釋疾文·命曰》:“野有鹿兮其角兟兟,林有鳥兮其羽習習。”

(2).微風和煦貌。《詩·邶風·谷風》:“習習谷風,以陰以雨。” 毛 傳:“習習,和舒貌。” 唐 吳筠 《遊仙》詩之十六:“靈風生太漠,習習吹人襟。”《儒林外史》第三三回:“趁著這春光融融,和風習習,憑在欄桿上,留連痛飲。” 冰心 《寄小讀者》七:“涼風習習,舟如冰上行。”

(3).盛多貌。 漢 蔡邕 《陳留太守胡公碑》:“祁祁我君,習習冠蓋。”《文選·左思<魏都賦>》:“習習冠蓋,莘莘蒸徒。” 張銑 註:“習習,盛也。”

(4).清雅和諧貌。 漢 傅毅 《舞賦》:“或有矜容愛儀,洋洋習習。”《文選·嵇康<琴賦>》:“洋洋習習,聲烈遐布。” 李周翰 註:“洋洋習習,清雅貌。”

(5).形容辛辣、痛癢等感覺。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藥議》:“細辛出 華山 ,極細而直,深紫色,味極辛,嚼之習習如﹝生﹞椒,其辛更甚於椒。”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武孝廉》:“ 石 覺森寒如澆氷水,喉中習習作癢。”

(6).象聲詞。 唐 陳潤 《宿北樂館》詩:“溪流潺潺雨習習,燈影山光滿窗入。” 沉從文 《邊城》十一:“草叢裡綠色蚱蜢各處飛著,翅膀搏動空氣時,習習作聲。”

披襟

(1).敝開衣襟。多喻舒暢心懷。 戰國 楚 宋玉 《風賦》:“有風颯然而至,王廼披襟而當之曰:‘快哉此風!’” 宋 張景星 《秋日白鷺亭》詩:“開樽屏絲竹,披襟向蕭籟。” 清 杜岕 《張大育頭陀抱琴來同孟新聽彈》詩:“一曲《塗山操》,披襟此日過。”

(2).指衣衫破爛,把衣襟拖掛下來。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四章二:“那些壯丁們在每一個人身上穿著一件衛生衣……大框小洞,帶片披襟,甚至有的一邊袖筒短了一截。”

(3).亦作“ 披衿 ”。猶披心。謂推誠相與。《晉書·周顗傳》:“ 伯仁 總角於東宮相遇,一面披襟,便許之三事,何圖不幸自貽王法。”《藝文類聚》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臨海伏府君集>序》:“與君道合神遇,投分披衿。” 唐 杜甫 《奉贈盧五丈參謀琚》詩:“入幕知 孫楚 ,披襟得 鄭僑 。” 清 陳盟 《與親友話舊》詩:“所願故鄉歸有路,披襟重話再生歡。”

垂垂

(1) 形容垂下、降下

(2) 漸漸

垂垂老矣

絡緯

蟲名。即莎雞,俗稱絡絲娘、紡織娘。夏秋夜間振羽作聲,聲如紡線,故名。 漢 無名氏 《古八變歌》:“枯桑鳴中林,絡緯響空堦。” 唐 李白 《長相思》詩:“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淒淒簞色寒。” 清 沉用濟 《寄衣曲》:“去年寄衣秋月明,絡緯索索窗前明。” 郁達夫 《采石磯》詩:“絡緯啼歇疏梧煙,露華一白涼無邊。”

熠耀

(1).光彩;鮮明。《詩·豳風·東山》:“倉庚于飛,熠燿其羽。” 鄭玄 箋:“熠燿其羽,羽鮮明也。”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戴金搖之熠燿,揚翠羽之雙翹。” 唐 張鷟 《遊仙窟》:“羅衣熠燿,似彩鳳之翔雲。”亦指閃爍。 朱自清 《燈光》詩:“那泱泱的黑暗中熠耀著一顆黃黃的燈光。”

(2).燐火,鬼火。《詩·豳風·東山》:“町畽鹿場,熠燿宵行。” 毛 傳:“熠燿,燐也。燐,螢火也。” 段玉裁 訂:“﹝熒火﹞謂鬼火熒熒然者也。”

(3).借指螢火蟲。 唐 元稹 《江邊四十韻》:“斷簾飛熠燿,當戶網蠨蛸。” 宋 蘇軾 《秋懷》詩之一:“熠燿亦求偶,高屋飛相追。” 明 何景明 《中秋十七夜留康德涵飲》詩之二:“屏營獨撫膺,仰觀熠燿流。”

(4).顯耀。 三國 魏 嵇康 《家誡》:“故雖榮華熠燿,無結秀之勛。”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十六篇:“ 成化 時有方士 李孜 、釋 繼曉 , 正德 時有色目人 於永 ,皆以方伎雜流拜官,榮華熠燿,世所企羨。”

(5).猶飄揚。《老殘遊記》第十回:“耳中但聽得風聲,水聲,人馬蹙踏聲,旌旗熠燿聲,干戈擊軋聲,金鼓薄伐聲。”

築場

築造場地。《詩·豳·七月》:“九月築場圃。” 鄭玄 箋:“築堅以為場。” 唐 杜甫 《從驛次草堂復至東屯茅屋》詩之一:“築場看斂積,一學 楚 人為。” 唐 韓愈 《汴泗交流贈張僕射》詩:“ 汴 泗 交流郡城角,築場千步平如削。”

室家

(1).房舍;宅院。《書·梓材》:“若作室家,既勤垣墉,惟其塗塈茨。” 曾運乾 正讀:“言為國如作室,既高其垣墉,以防大寇,亦當塞向墐戶,以防宵小。”《論語·子張》:“譬之宮牆, 賜 之墻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墻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 明 唐順之 《吳氏墓記》:“ 吳翁 乃於生時預為葬地,其營壙也如營其室家,其植木於墓也,如植於園圃。”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國民皆詩,亦皆詩人之具,而 德 卒以不亡。此豈篤守功利,擯斥詩歌,或抱異域之朽兵敗甲,冀自衛其衣食室家者,意料之所能至哉?”

(2).夫婦。《詩·周南·桃夭》:“ * ,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孔穎達 疏:“《左傳》曰:‘女有家,男有室。’室家,謂夫婦也。” 朱熹 集傳:“室謂夫婦所居,家謂一門之內。”《漢書·匡衡傳》:“臣又聞室家之道修,則天下之理得。故《詩》始國風,《禮》本冠婚。”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惑溺》:“ 孫秀 降 晉 , 晉武帝 厚存寵之,妻以姨妹 蒯氏 ,室家甚篤。” 宋 蘇軾 《代侯公說項羽辭》:“今 秦 氏已誅,天下且定,民之父子室家,皆得保完以相守也。”

(3).妻子。《後漢書·列女傳·皇甫規妻》:“ 安定 皇甫規 妻者,不知何氏女也。 規 初喪室家,後更娶之。” 宋 莊季裕 《雞肋篇》卷中:“ 廣南 風俗,市井坐估多僧人為之,率皆致富,又例有室家,故其婦女多嫁於僧。”《剪燈新話·愛卿傳》:“﹝ 愛卿 ﹞乃收淚自敘曰:‘妾本娼流……幸蒙君子求為室家。’” 清 洪楝園 《後南柯·情引》:“我 淳于毅 年逾弱冠,未有室家,假如得配如此,方不負歷年擇配之苦心呢。” 郭沫若 《<虎符>後話》:“ 信陵君 沒有後,可以作為他本沒室家的一個旁證。”

(4).泛指家庭或家庭中的人,如父母、兄弟、妻子等。《詩·小雅·常棣》:“宜爾室家,樂爾妻帑。”《楚辭·大招》:“室家盈庭,爵祿盛只。”《漢書·高帝紀上》:“﹝ 漢王 ﹞過 沛 ,使人求室家,室家亦已亡,不相得。” 宋 曾鞏 《洪州諸寺觀祈晴文》:“蓋茲疲隆之民,已出旱菑之後,室家凋弊,閭里愁嗟。” 清 顧炎武 《梓潼篇贈李中孚》詩:“篤論尊 尼父 ,清裁企 仲由 。當追君子躅,不與室家謀。” 馬君武 《從軍行》:“軍人別慈母,整裝赴前敵……生兒奉祖國,豈為室家謀。”

(5).家家,家家戶戶。《書·仲虺之誥》:“東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奚獨後予。攸徂之民,室家相慶。’” 宋 蘇軾 《賀時宰啟》:“惟民罔知,合語則聖。凡有詔令,率先惠慈,固已遐邇爭傳,室家胥慶。”

好生

(1) 多么

這個人好生奇怪

(2) 很,極

好生面熟

(3) 〈方〉∶好好兒地,小心地

好生拿著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三農

(1).古謂居住在平地、山區、水澤三類地區的農民。後泛稱農民。《周禮·天官·大宰》:“一曰三農,生九穀。”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云:“三農,平地、山、澤也。” 唐 白居易 《賀雨》詩:“宥死降五刑,己責寬三農。” 清 侯方域 《代三省督府張公祈雨文》:“茲土而五月不雨,三農之失其業者,號呼之聲日徹於耳,某心竊憂焉。”

(2).指春、夏、秋三個農時。 漢 張衡 《東京賦》:“三農之隙,曜威中原。”《北史·薛辯傳》:“命立庠序,教以詩書,三農之暇,悉令受業。”

勤苦

勤奮努力

佐讀勤苦。——清· 周容《春酒堂遺書·芋老人傳》

終歲勤苦。——宋· 蘇軾《教戰守》

孰與

(1).與誰。《公羊傳·宣公十五年》:“ 莊王 曰‘子去我而歸,吾孰與處於此?吾亦從子而歸爾。’”《史記·孟嘗君列傳》:“ 齊 無 秦 ,則天下集 齊 , 親弗 必走,則 齊王 孰與為其國也!”《新唐書·韓翃傳》:“時有兩 韓翃 ,其一為刺史,宰相請孰與, 德宗 曰:‘與詩人 韓翃 。’”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人生長遠別,孰與最關親?不遇知音者,誰憐長嘆人?”

(2).猶言何如。意謂還不如,常用於反詰語氣。《荀子·天論》:“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 漢 班固 《東都賦》:“且夫僻界 西戎 ,險阻四塞,脩其防禦,孰與處乎土中。”《周書·杜杲傳》:“若使 齊 寇乘之,則彼此危矣。孰與心忿悔禍,遷慮改圖。”

(3).比對方怎么樣,表示疑問語氣。用於比照。《墨子·耕柱》:“ 巫馬子 謂 子墨子 曰:‘鬼神孰與聖人明智?’”《戰國策·齊策一》:“我孰與城北 徐公 美?”《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功彰萬里之外,聲名光輝傳於千世,君孰與 商君 、 吳起 、大夫 種 ?” 宋 王安石 《酬王濬賢良松泉二詩·松》:“試問蒼官值歲寒,戴白孰與蒼然好?” 明 徐渭 《自為墓志銘》:“不知古文士以入幕操潔而死者眾矣,乃 渭 則自死,孰與人死之?”

玉食

珍貴的飲食

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袞衣

(1).古代帝王及上公穿的繪有卷龍的禮服。《逸周書·世俘》:“壬子,王服袞衣,矢琰格廟。”《詩·豳風·九罭》:“我覯之子,袞衣繡裳。” 毛 傳:“袞衣,卷龍也。” 陸德明 釋文:“天子畫升龍於衣上,公但畫降龍。”《舊唐書·后妃傳下·代宗睿真皇后》:“上太皇太后諡冊,造神主,擇日祔於 代宗 廟。其褘衣備法駕奉迎於 元陵 祠,復置於 代宗皇帝 袞衣之右。” 明 鄭若庸 《玉玦記·對策》:“日華浮動袞衣新,願竭草茆忠悃。” 郭沫若 《行路難》下篇一:“啊,小鳥是用不著鼎食的,麋鹿是用不著袞衣的。”

(2).借指帝王或上公。 南朝 梁 沉約 《梁三朝雅樂歌·俊雅》:“袞衣前邁,列辟雲從。” 明 陸采 《明珠記·巡陵》:“立傍袞衣,滿身香氣;回瞻寶座,一朵紅雲。”《再生緣》第四九回:“ 酈明堂 ,離坐三呼謝袞衣。”

勞心

(1) 動腦筋

(2) 費心思,憂心

勞心苦思

理則

(1).即邏輯。 孫中山 《建國方略·以作文為證》:“然則邏輯究為何物?當譯以何名而後妥……吾以為當譯之為‘理則’者也。” 孫中山 《建國方略·以作文為證》:“學者之對於理則之學,則大都如 陶淵明 之讀書,不求甚解而已。”

(2).原理法則。 郭沫若 《十批判書·稷下黃老學派的批判》:“儘管是怎樣的個人主義者,一個人不能完全脫離國家社會而生存,故論到國家社會的理則時,便很容易流露其個人主義的本色。”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三編第一章第三節:“ 莊子 認為……﹝道體﹞生出天地,生出帝王,生出一切的理則,連神、鬼都是從它生出來的。”

有秋

豐收,有收成;豐年。《書·盤庚上》:“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 晉 陶潛 《丙辰歲八月中於下潠田舍穫》詩:“司田春有秋,寄聲與我諧。飢者歡初飽,束帶候鳴雞。” 唐 元稹 《范季睦授尚書倉部員外郎》:“乃詔執事,聿求其才,乘我有秋,大實倉廩。” 明 李贄 《復楊定見書》:“如種田相似,年年不輟,時時不改,有秋之穫如此,無成之歲亦如此,安可以一耕不穫而遂棄前事耶?”

縈懷

牽掛在心上

夢寐縈懷

標籤:西直門

詩詞推薦

  • 大凌河

    乾隆清代〕金根迤邐過,初度大凌河。戰跡當年烈,憂懷此日多。守成知不易,開創事如何。駉牧今銷燧,名駒蒸寢訛。
  • 淮陰漂母墓

    李叔玉明代〕古墓荒蕪何處尋,青山隱隱帶淮陰。當年不進王孫食,此日誰知漂母心。芳草斷碑秋寂寂,斜陽低樹晚沈沈。登臨
  • 臘雪

    李洪宋代〕寂寞江村客,瀰漫大雪天。愁雲紛密幕,虛籟極饕顛。坐聽天窗落,時將書幌褰。胎禽羞潔白,閒客失明鮮。勢急
  • 雪夜枕上

    顧逢宋代〕客樓臨水際,轉覺夜寒生。欹枕天將曉,搜詩睡不成。雪多添月色,風近遠鐘聲。卻喜心無事,梅花紙帳清。
    秋日西直門外(效二韻體)原文_秋日西直門外(效二韻體)的賞析_古詩文
  • 洪右相生辰

    喻良能宋代〕鳳將南呂入筩聲,節近中秋協氣橫。玉燕呈祥生碩德,金甌覆字佐昇平。望同北斗泰山重,操與秋霜烈日爭。昨夜
  • 挽徐德裕

    李轅明代〕丈人遺世已登仙,令子懷讎不共天。豈但男兒能事畢,益令吾黨孝心專。魂隨故國秋雲返,影伴長江夜月懸。此日
  • 明妃曲

    王安石宋代〕我本漢家子,早入深宮裡。遠嫁單于國,惟悴無復理。穹廬為室旃為牆,胡塵暗天道路長。去住彼此無訊息,明明
  • 甘州(餞草窗歸霅)

    張炎宋代〕記天風、飛佩紫霞邊,顧曲萬花深。甚相如情倦,少陵愁老,還嘆飄零。短夢恍然今昔,故國十年心。回首三三徑
    秋日西直門外(效二韻體)原文_秋日西直門外(效二韻體)的賞析_古詩文
  • 徐文長傳

    袁宏道明代〕  餘一夕坐陶太史樓,隨意抽架上書,得《闕編》詩一帙,惡楮毛書,煙煤敗黑,微有字形。稍就燈間讀之,讀
  • 次韻李參政秋懷十絕

    魏了翁宋代〕河神不恤吾民勤,濤頭射山危欲傾。似聞凌雲灘頭水,前日肉薄幾危城。
    秋日西直門外(效二韻體)原文_秋日西直門外(效二韻體)的賞析_古詩文
  • 東王公哀十首·其五

    李江明代〕太耀靈光似曄征,人亡愁盡似無情。雖雲夸父能追影,卻恐 * 亦虛生。比翼已驚成夢古,聞猿空抱斷腸聲。看來
  • 渡江雲·夢遊焦山

    杜文瀾清代〕天風吹廣袖,松寮乍倚,奇氣頓蟠胸。似曾相識處,偏不分明,山色有無中。清游屢倦,算者番、健撇枯筇。但怪
  • 祝于澄(味青)八十大壽

    巨贊〔清代〕君山懷故國,舊雨見新姿。矍鑠公真健,期頤值盛時。險夷何足道,憂樂幾人知?南海歸來後,操觚再獻詩。
  • 塞上

    曹松唐代〕邊寒來所闊,今日復明朝。河凌堅通馬,胡云缺見雕。砂中程獨泣,鄉外隱誰招。回首若經歲,靈州生柳條。
    秋日西直門外(效二韻體)原文_秋日西直門外(效二韻體)的賞析_古詩文
  • 失調名

    佚名宋代〕滿地榆錢,算來難買住春歸。
    秋日西直門外(效二韻體)原文_秋日西直門外(效二韻體)的賞析_古詩文
  • 偈頌四十二首

    釋祖先宋代〕只個垂垂白髮僧,一生兩度受皇恩。只憑少室無私句,地久天長祝聖君。
    秋日西直門外(效二韻體)原文_秋日西直門外(效二韻體)的賞析_古詩文
  • 宴玉津園江樓七首

    任希夷宋代〕翼翼瞻齋殿,深嚴步苑廊。三人俱漢傑,一老玷周行。
  • 都下竹枝詞

    方文清代〕有客慈仁古寺中,蒼龍鱗畔泣春風。布衣自有布衣語,不與簪紳朝士同。
    秋日西直門外(效二韻體)原文_秋日西直門外(效二韻體)的賞析_古詩文
  • 奉和添酒中六詠酒杯

    皮日休唐代〕昔有嵇氏子,龍章而鳳姿。手揮五弦罷,聊復一樽持。但取性淡泊,不知味醇醨。茲器不復見,家家唯玉卮。
  • 高義園

    乾隆清代〕磴道下靈岩,名園尋高義。霽煙斂寥闊,韶光鬯明媚。載過文正祠,默讀義田記。春和對芷蘭,復緬後樂志。白雲
秋日西直門外(效二韻體)原文_秋日西直門外(效二韻體)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