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沈香冠和椰子冠韻

作者:李之世 朝代:明代

新制沈香冠和椰子冠韻原文

揩磨玄角映霜絲,鶴氅鳩筇物外儀。

五指黎人為木客,三山仙子是冠師。

奇香到眼余偏賞,異國傳來人未知。

才向鏡前簪一會,封函留待入林時。

詩詞問答

問:新制沈香冠和椰子冠韻的作者是誰?答:李之世
問:新制沈香冠和椰子冠韻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新制沈香冠和椰子冠韻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參考注釋

揩磨

拭擦。 元 張國賓 《薛仁貴》第四折:“扶持的乾坤清泰,揩磨的日月輝光。”

霜絲

(1).潔白的絲線。 南朝 梁 劉孝先 《冬曉》詩:“晨霞影翠帷,思婦織霜絲。”

(2).指潔白的絲繩。 唐 徐堅 《櫂歌行》:“霜絲青桂檝,蘭栧紫霞舟。”

(3).絲弦。 唐 李白 《九日登山》詩:“胡人叫玉笛, 越 女彈霜絲。” 王琦 註:“霜絲,樂器上絃也。”

(4).喻指白髮。 清 厲鶚 《杏花下感春作》詩:“只消春雨 江 南意,手把霜絲對晚風。”

鶴氅

(1).鳥羽製成的裘。用作外套。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企羨》:“ 孟昶 未達時,家在 京口 ,嘗見 王恭 乘高輿,被鶴氅裘。”

(2).泛指一般外套。 宋 陸游 《八月九日晚賦》:“薄晚悠然下草堂,綸巾鶴氅弄秋光。”《紅樓夢》第四九回:“﹝ 黛玉 ﹞罩了一件大紅羽縐面白狐狸皮的鶴氅。”

(3).道袍。《新五代史·唐臣傳·盧程》:“ 程 戴華陽巾,衣鶴氅,據幾決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歸山》:“家僮開了竹箱,把我買下的箬笠、芒鞋、蘿絛、鶴氅,替俺換了。” 王季思 等註:“藤蘿做的絛,鶴羽做的袍,都是道士的服裝。”

物外

世外;世俗之外

飄然物外

五指

(1).五個手指。《荀子·勸學》:“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左傳·宣公四年》“子公食指動” 唐 孔穎達 疏:“然則手之五指之名,曰巨指(拇指)、食指、將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也。”《水滸傳》第三二回:“ 武行者 聽了,跳起身來,叉開五指望店主人臉上只一掌。”

(2).五個腳指。《素問·厥論》:“寒厥之為寒也,必從五指而上於膝者,何也?”

黎人

(1).黎民。《魏書·天象志三》:“自八年至十一年,黎人阻飢,且仍歲災旱。” 唐 柳宗元 《貞符》:“於穆敬德,黎人皇之。”《舊五代史·唐書·郭崇韜傳》:“甲冑生蟣虱,黎人困輸輓。”

(2). 黎 族人。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蠻·黎》:“山極高,常在霧靄中, 黎 人自鮮識之。”《宋史·蠻夷傳三·黎洞》:“俗呼山嶺為‘黎’,居其間者號曰 黎 人。” 清 李調元 《南越筆記·黎人》:“歲壬子,忽有生 黎 二十餘獻物上官,旗書‘黎人向化’四字。”

木客

(1).伐木工。 唐 張祜 《送韋整尉長沙》詩:“木客提蔬束,江烏接飯丸。” 宋 葉適 《祭劉酌甫文》:“邑庭百弓,莽焉空基。命為木客,隨彼匠師。”

(2).傳說中的深山精怪,實則可能為久居深山的野人。因與世隔絕,故古人多有此附會。《太平御覽》卷八八四引 晉 鄧德明 《南康記》:“木客,頭面語聲亦不全異人,但手腳爪如鉤利,高巖絶峰然後居之。” 唐 皮日休 《寄瓊州楊舍人》詩:“竹遇 竹王 因設奠,居逢木客又遷家。” 宋 蘇軾 《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之二:“松花釀仙酒,木客餽山飱。” 王十朋 注引 趙次公 曰:“木客, 廣南 有之,多居木中,野人之類也。” 金 元好問 《送詩人李正甫》詩:“朝從木客游,莫將山鬼鄰。” 清 許纘曾 《睢陽行》:“大 江 之南多木客,古樹深篁叢窟宅。”

(3).傳說中的鳥名。詳“ 木客鳥 ”。

三山

(1).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 晉 王嘉 《拾遺記·高辛》:“ 三壺 ,則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壺 ,則 方丈 也;二曰 蓬壺 ,則 蓬萊 也;三曰 瀛壺 ,則 瀛洲 也。” 唐 駱賓王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玄都五府風塵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宋 蘇軾 《奉和陳賢良》詩:“三山舊是神仙地,引手東來一釣鼇。” 清 黃遵憲 《和沉子培同年》詩:“縹緲三山信 徐巿 ,橫縱六里聽 張儀 。”

(2). 福州 的別稱。 福州 城中西有 閩山 ,東有 九仙山 ,北有 越王山 ,故 福州 又稱 三山 。見 宋 曾鞏 《道山亭記》。 元 薩都剌 《入閩過平望驛》詩:“ 廣陵 城裡別匆匆,一去 三山 隔萬重。”

(3).冠名。 唐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詩:“數點疏星紫錦斑,仙家新樣剪三山。” 元 郭珏 《送友人從軍》詩:“七星戰袍襯金甲,三山尖帽飄猩紅。” 明 費信 《星槎勝覽·占城國》:“其酋長頭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

(4).指三山骨。 唐 元稹 《望雲騅馬歌》:“蹄懸四跼腦顆方,胯聳三山尾株直。” 宋 黃庭堅 《次韻宋楙宗僦居甘泉坊書懷》:“家徒四壁書侵坐,馬聳三山葉擁門。”詳“ 三山骨 ”。

(5).喻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帝國主義三重壓迫。 郭沫若 《頌黨慶》詩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紅旗鮮。” 蕭華 《井岡山頌》詩:“推翻三山驚寰宇,社會主義日日新。”

仙子

見“仙女”

到眼

見到,看見。 唐 曹鄴 《從天平節度使游平流園》詩:“池塘靜於寺,俗事不到眼。”《宣和書譜·謝萬》:“獨‘鯁恨’一帖尤著見於世。其亦 魏 晉 已來流傳到眼者,類多哀悼語,此其然也。”《老殘遊記》第七回:“這過往的人,凡是江湖上朋友,他到眼便知。”

偏賞

不同一般的賞賜。《南史·荀伯子傳》:“ 瓘 ( 衛瓘 )功德不殊,亦無緣獨受偏賞。”

異國

外國,國土之外的異域

異國他鄉

來人

送取東西來的人,帶信人

收條請交來人帶回

一會

(1).一次集合;一次會聚。《左傳·僖公十九年》:“今一會而謔二國之君,又用諸淫昏之鬼,將以求霸,不亦難乎?”《景德傳燈錄·拘那舍末尼佛》:“説法一會,度人三萬。”

(2).特指一次宴會。《資治通鑑·唐代宗大曆二年》:“ 郭子儀 入朝,上命 元載 、 王縉 、 魚朝恩 等互置酒於其第,一會之費至十萬緡。”

(3).會見一次。《後漢書·郭太傳》:“婦謂姑曰:‘今當見棄,方與 黃氏 長辭,乞一會親屬,以展離訣之情。’” 唐 薛宜僚 《別青州妓段東美》詩:“經年郵驛許安棲,一會他鄉別恨迷。”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 秋鴻 來,言 仲仙 昨日偕姐妹攜 緑嬰 四人至 宜興 玩水。 可覲 請令生往一會。”

(4).指很短的時間或在很短的時間之內。《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那人也要做經紀的人,就與他商量一會,可知是好。” 元 吳昌齡 《張天師》第一折:“仙子,您直恁般慌速,便再停止一會兒也好。”《紅樓夢》第十八回:“ 賈妃 道;‘一會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能一見!’” 老舍 《正紅旗下》四:“西北風不大,可很尖銳,一會兒就把大姐的鼻尖、耳唇都吹紅。”

(5).迭用於兩個以上非同義詞或謂語前面,表示短時間內不同情況的交替。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燈光很暗,隨著音樂旋律的快慢,燈光一會是紅色的,一會是藍色的,一會又是紫色的。”如:這裡的天氣一會晴,一會陰。

(6).三十運為一會。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象數一》:“安知十年、百年、一紀、一會、一元之間,又豈無大四時邪?”《朱子語類》卷二四:“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為一元,一元有十二會;一萬八百年為一會,一會有三十運。”參見“ 一元 ”。

留待

拖下來等待

這事留待他明天回來再定

入林

歸隱林下。 唐 王維 《酬賀四贈葛中之作》詩:“坐覺囂塵遠,思君共入林。” 唐 賈島 《賀龐少尹除太常少卿》詩:“中峯絶頂非無路,北闕除書阻入林。” 清 王夫之 《蘇太君孝壽說》:“故入林以來,二十餘年,如黃楊逢閏,筆舌盡縮,而一再為之引伸,不能自休。”

詩詞推薦

新制沈香冠和椰子冠韻原文_新制沈香冠和椰子冠韻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