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峨眉·其一原文
岷南土色赤,返照萬峰濯。
金焰出火出,槎椏歧鹿角。
今夕尚在平,不寐聽仙樂。
山影墨頭上,天倒壓屋桷。
推窗看西嶺,林木遠如幄。
月落未落時,紫翠眩斑剝。
三峨盪雲海,波心一錐卓。
光怪悸我魂,夜寒夢遊岳。
詩詞問答
問:登峨眉·其一的作者是誰?答:毛澄
問:登峨眉·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毛澄的名句有哪些?答:毛澄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覺韻
參考注釋
南土
(1).南方地區。《詩·大雅·崧高》:“往近王舅,南土是保。” 孔穎達 疏:“當於南方之土,於是安居之矣。”《左傳·昭公九年》:“ 巴 、 濮 、 楚 、 鄧 ,吾南土也; 肅慎 、 燕 、 亳 ,吾北土也。”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崔紹》:“南土風俗,惡他舍之貓產子其家,以為大不祥。” 清 姚燮 《哀雁》詩:“自雲朔方歲飢苦,欲托殘生到南土。” 柳亞子 《<燕子龕遺詩>序》:“君自南土來書,謂:‘邇者振大 漢 之天聲,想諸公都在劍影光中,抵掌而談。不慧遠適異國,唯有神馳左右耳。’”
(2).方言。指鴉片煙。 沙汀 《困獸記》二三:“當他靠上煙燈,把那些飴糖般的南土烤了又捏,捏了又烤,一錠一錠抽著的時候,他的不快卻又開始侵蝕他了。”
返照
亦作“ 返炤 ”。 1.夕陽,落日。 唐 駱賓王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詩:“返照下層岑,物外狎招尋。” 宋 林逋 《孤山後寫望》詩:“返照未沉僧獨往,長煙如淡鳥橫飛。”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蓮花公主》:“忽然醒寤,則返照已殘。”
(2).夕照;傍晚的陽光。 唐 劉長卿 《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詩:“荒村帶返照,落葉亂紛紛。”《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太陽落了下去,返照照著幾千根桅桿半截通紅。” 曹禺 《日出》第二幕:“黃昏了,室內一片夕陽的返照。”
(3).反射;照射。 清 蒲松齡 《夏客稷門僦居湖樓》詩:“湖光返炤青連屋,荷氣隨風香入樓。” 郁達夫 《沉淪》七:“一片一片的海浪,受了陽光的返照,同金魚的魚鱗似的在那裡微動。”《花城》1981年第1期:“由於陽光返照,她白淨的臉上煥發著柔和的光彩。”
(4).猶反映。 朱光潛 《文藝心理學》第二章:“藝術儘管和實用世界隔著一種距離,可是從來也沒有一個真正的大藝術作品不是人生的返照。” 朱光潛 《文藝心理學》第三章:“無論如何,神都是人創造的,都是他自己的返照。”
(5).佛教指用佛性對照檢查自己。《壇經·行由品》:“與汝説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五燈會元·六祖大鑒禪師法嗣·章敬懷暉禪師》:“若能返照,無第二人。”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禪宗·禪和生活》:“有僧人問 洞山 如何是佛,他答道:‘麻三斤。’這當然不是叫問者在這句話上用心,只是把他的心思擋了回去,引起返照。”
出火
(1).生火。《周禮·夏官·司爟》:“季春出火,民鹹從之。季秋內火,民亦如之。” 唐 王建 《寒食》詩:“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遲。”
(2).發火。《廿載繁華夢》第九回:“ 春桂 已聽得出火,便對 馬氏 著實説道:‘去不去由得你,這會是初次到來攪擾,妾還饒讓三分……若別時再復這樣,管教你不好看!’”
(3).發泄 * 。《紅樓夢》第二一回:“﹝ 賈璉 ﹞獨寢了兩夜,十分難熬,只得暫將小廝內清俊的選來出火。”
鹿角
雄鹿的角。亦指為阻止敵軍前進而設定的樹枝、荊棘之類的障礙物
今夕
今晚;當晚。 晉 左思 《蜀都賦》:“樂飲今夕,一醉累月。” 唐 韓愈 《玩月喜張十八員外以王六秘書至》詩:“況當今夕圓,又以嘉客隨。” 郭沫若 《落葉》:“風雨瀟瀟著的今夕。”
仙樂
(1).仙界的音樂。 唐 白居易 《琵琶行》:“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宋 李上交 《近事會元》卷四:“道人 葉法善 引上入月宮。時秋,上苦淒冷,不能久留,回於天半,尚聞仙樂。及歸,記其半曲,遂篴中寫之。” 明 屠隆 《綵毫記·仙官列奏》:“你看祥雲四起,仙樂盈空,羣仙早到也。”
(2).皇家及宮中所奏的音樂。 唐 宋之問 《龍門應制》詩:“微風一起祥花落,仙樂初鳴瑞鳥來。” 唐 白居易 《長恨歌》:“ 驪宮 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3).道教作法誦經時所奏的音樂。 清 洪昇 《長生殿·覓魂》:“趁天風,隨仙樂,雙引著鸞旌高步斗;響金鐘,鳴法鼓,恭擎象簡迥朝元。”
山影
(1).山的倒影。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漸江水》:“ 澤蘭 山頭有深潭,山影臨水,水色青緑。” 唐 岑參 《春尋河陽陶處士別業》詩:“藥椀搖山影,魚竿帶水痕。” 元 虞集 《秋水觀》詩:“湖深山影碧,天淨月光空。”
(2).遠山的輪廓。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游黃山日記》:“西望碧痕一縷,余疑山影,僧謂:‘山影夜望甚近,此當是雲氣。’余默然,知為雨兆也。” 郁達夫 《臨平登山記》:“一到 臨平 ,向北窗看到了這眠牛般的一排山影,才仿佛是叫人預備著到 杭州 去看山水似地,心裡會突然的起一種變動。”
頭上
(1).頭的上方;頭頂。 五代 齊己 《荊渚感懷寄僧達禪弟》詩之二:“春殘相憶 荊江 岸,一隻杜鵑頭上啼。” 許傑 《慘霧》下:“村上的婦人們……恐怕惡魔在他們的頭上迴旋著,正如強悍的老鷹一般,轉瞬間把他們的生命如打小雞一般的啄去。”
(2).指時候,時間的某一點。《初刻拍案驚奇》卷六:“ 巫娘子 取一塊來喫,又輭又甜,況是飢餓頭上,不覺一連喫了幾塊。”《紅樓夢》第八十回:“ 香菱 説到熱鬧頭上,忘了忌諱。” 高延昌 《我的朋友》一:“到第五天頭上,老師就叫 靳秀蘭 去看車。”
(3).先,前頭。《 * 詞話》第六九回:“説在頭上,就是爹賞的這銀子,小媳婦也不敢領去,寧可領了爹言語,對太太説就是了。”
(4).方位詞。用在名詞後,表示在某種事物的範圍以內。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我向這筵席頭上整扮,做一箇縫了口的撮合山。” 王西彥 《一個小人物的憤怒》:“現在,同樣神聖的義務輪到自己頭上來了。” 汪曾祺 《七里茶坊》:“為什麼找到我頭上呢?說是以前去了兩撥人,都鬧了意見回來了。”
林木
(1) 生長在樹林中的樹
(2) 樹林
林木蔥鬱
斑剝
(1).斑駁,色彩錯雜貌。 五代 歐陽炯 《題景煥畫應天寺壁天王歌》:“臂橫鷹爪尖纖利,腰纏虎皮斑剝紅。” 明 周湞 《池口舟中見九華山》詩:“嵁霞上斑剝,石乳下碖硱。” 臧克家 《自己的寫照》:“ 武昌 ,這座斑剝的古城。”
(2).斑斑點點而有剝落。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附錄·題大令保母帖》詩:“點畫微微見斑剝,陶坯泥沙相雜糅。”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極樂寺》:“殿前剔牙松數株,松身鮮翠嫩黃,斑剝若魚鱗,大可七八圍,蓋奇物也。” 清 吳偉業 《畫中九友歌》:“尊彝斑剝探 商 周 ,得意換卻千金裘。”
三峨
四川 峨眉山 有 大峨 、 中峨 、 小峨 三峰,故稱 三峨 。 宋 蘇軾 《軾欲以石易畫晉卿難之複次韻》:“ 三峨 吾鄉里,萬馬君部曲。” 宋 范成大 《凌雲九頂》詩:“江搖 九頂 風雷過,雲抹 三峨 日夜浮。” 宋 唐庚 《次張天覺見贈韻》:“會引 鑑湖 為故事,要從英主乞 三峨 。”
雲海
俯視時看到的如海濤起伏的雲,泛指海天高遠;蒼茫空闊之境
波心
水中央。 唐 白居易 《春題湖上》詩:“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宋 魯應龍 《閒窗括異志》:“一塔屹於波心。” 柯岩 《奇異的書簡·美的追求者》:“也許是一片白雲偶爾投影在大海的波心。”
光怪
(1).神奇怪異的現象。 漢 荀悅 《漢紀·高祖紀一》:“﹝ 高祖 ﹞嘗從 王媼 、 武負 貰酒,每飲醉,留寢其家,上嘗見光怪, 負 等異之。”《漢武故事》:“ 宣帝 親祠 甘泉 ,有頃,紫黃氣從西北來,散於殿前,肅然有風;空中有妓樂聲,羣鳥翔舞蔽之。 宣帝 既親睹光怪,乃疑先帝有神。”《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只看見一道火光落地,拾將起來,卻是一張字紙。老漢驚異,料道多年寶惜字紙,今日見此光怪,必有奇處。”
(2).引申為離奇古怪。 清 青城子 《誌異續編·陸炳吉》:“﹝古松﹞光怪突兀,目不暇接。”
(3).形容錯雜斑斕。 宋 范成大 《白髭行》:“煩撋包裹夜不眠,無奈霞頭出光怪。” 金 元好問 《續夷堅志·白神官》:“妖人 白神官 者,能以左道作怪變……或端坐現物像,光怪奪目。”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七:“今日之 克萊摩宮 真做得人類文化的駁雜光怪的象徵。”
夢遊
睡眠中無意識地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