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前韻答鄒邦范見寄原文
漢宋流芳積善家,胸蟠星鬥氣蒸霞。
棘場梁灝心還壯,詩社林逋鬢未華。
萬里秋香蟾窟桂,一林春色杏園花。
文王台畔霜髯老,還記滄江舊釣槎。
詩詞問答
問:次前韻答鄒邦范見寄的作者是誰?答:吳璉
問:次前韻答鄒邦范見寄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次前韻答鄒邦范見寄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吳璉的名句有哪些?答:吳璉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麻韻
參考注釋
流芳
流傳美名
流芳百世
萬古流芳
善家
良家。《漢書·酷吏傳·尹賞》:“ 賞 所置皆其魁宿,或故吏善家子失計隨輕黠願自改者,財數十百人。”
星斗
星的總稱
滿天星斗
棘場
考場。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阿爾薩》:“朝廷奚必置棘塲,三載間取若干無用人,以為殃民誤國之具?”參見“ 棘圍 ”。
詩社
詩人定期聚會做詩吟詠而結成的社團。 宋 馬令 《南唐書·儒者傳上·孫魴》:“及 吳武王 據有 江 淮 ,文雅之士駢集,遂與 沉彬 、 李建勛 為詩社。” 明 李東陽 《麓堂詩話》:“ 元 季國初,東南人士重詩社,每一有力者為主,聘詩人為考官,隔歲封題於諸郡之能詩者,期以明春集卷,私試開榜次名,仍刻其優者,略如科舉之法。”《紅樓夢》第三七回:“ 黛玉 道:‘既然定要起詩社,咱們就是詩翁了。’”
林逋
(967—1028),字君復,錢塘(現在浙江省杭州市)人,北宋詩人。他一生未做官,長期隱居西湖孤山,賞梅養鶴,終身不仕,也不婚娶。有《林和靖詩集》。“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是古今傳唱的名句
萬里
萬里(1916- ) :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山東東平人。1936年加入中國 * 。曾任冀魯豫地委書記、南京市軍管會經濟部部長。建國後,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城市建設部部長、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兼北京市副市長、鐵道部部長、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秋香
(1).秋日開放的花。多指菊花、桂花。 唐 李賀 《金銅仙人辭漢歌》:“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唐 鄭谷 《菊》詩:“露溼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元 白樸 《喬木查·對景》套曲:“蟬聲咽,露白霜結,水冷風高,長天雁字斜,秋香次第開徹。”
(2).一種桂花的名稱。 宋 王十朋 《詩序》:“與 萬先之 登 丹芳嶺 ,路人有手持桂花者,戲覓之,慨然相贈,且言欲施此花久矣,又言花名秋香,一名十里香。”
蟾窟
猶蟾宮。 宋 張先 《少年游慢》詞:“晝刻三題徹,梯漢同登蟾窟。” 宋 蘇軾 《八月十七日天竺山送桂花分贈元素》詩:“ 鷲峰 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 清 陳維崧 《百字令》詞:“ 淮王城 下,有扶疎叢桂,香分蟾窟。”
春色
(1) 春天的景色
(2) 指臉上的喜色
杏園
(1).杏樹園。 唐 劉長卿 《過鄭山人所居》詩:“寂寂孤鶯啼杏園,寥寥一犬吠桃源。” 前蜀 牛嶠 《酒泉子》詞:“記得去年,煙暖杏園花正發,雪飄香。”
(2).園名。故址在今 陝西省 西安市 郊 大雁塔 南。 唐 代新科進士賜宴之地。 唐 賈島 《下第》詩:“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鄉。 杏園 啼百舌,誰醉在花傍?”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 神龍 已來, 杏園 宴後,皆於 慈恩寺 塔下題名。同年中推一善書者紀之。”
(3).泛指新科進士游宴處。 宋 王禹偁 《初拜拾遺游瓊林苑》詩:“ 杏園 鶯蝶如相識,應恠重來蒨綬香。”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捷報》:“ 杏園 料已題詩罷,望 長安 使人悲詫。”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木類·柳》:“杏園一宴,桃李春官。”
(4).古 黃河 渡口名。 唐 郭子儀 曾自此渡 河 討 安慶緒 。今為 河南省 汲縣 杏園鎮 。 唐 杜甫 《垂老別》詩:“ 土門 壁甚堅, 杏園 度亦難。”《新唐書·郭子儀傳》:“ 子儀 自 杏園 濟 河 ,圍 衛州 。”
王台
(1).指 春秋 吳王 闔閭 所築之 姑蘇台 ,在 姑蘇山 上。一說 夫差 築。《國語·吳語》:“ 越 師遂入 吳國 ,圍王臺。” 韋昭 註:“王臺, 姑蘇 。”
(2).指工蜂為培育蜂王所築的巢房。房形長大,房壁較厚,房口朝下。 巴金 《電》五:“ 英 ,你記住,看見蜂在做王台,就毀掉它,免得分封太快了。”
霜髯
白色鬍鬚。 宋 蘇軾 《贈嶺上老人》詩:“鶴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親栽。” 元 劉因 《次人韻》:“世上閒愁渾幾許,而今青鏡滿霜髯。” 明 劉基 《寒夜》詩:“風物自應隨律轉,霜髯爭得見春消?”
滄江
江流;江水。以江水呈蒼色,故稱。 南朝 梁 任昉 《贈郭桐廬》詩:“滄江路窮此,湍險方自茲。” 唐 陳子昂 《群公集畢氏林亭》詩:“ 子牟 戀魏闕,漁父愛滄江。” 明 張含 《己亥秋月寄楊升庵》詩:“比來訊息風塵斷,白首滄江學釣魚。” 清 吳偉業 《毛子晉齋中讀吳匏庵手抄宋謝翱西台慟哭記》詩:“ 子陵 留高臺,西面滄江緑。”
釣槎
亦作“ 釣差 ”。釣舟,漁舟。 宋 文天祥 《寄故人劉方齋》詩:“溪頭濁潦擁魚鰕,笑殺漁翁下釣差。” 清 孫枝蔚 《書懷呈家衣月太史》詩之一:“從此時相憶,江頭買釣槎。” 郁達夫 《龍門山題壁》詩:“明朝我欲 扶桑 去,可許磯邊泛釣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