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衣冠墓

作者:王頊齡 朝代:清代

魏忠賢衣冠墓原文

熹宗之朝閹寺亂,不數弘恭與石顯。

門下誰非謁者兒,朝中半作貂璫犬。

吁嗟氣勢真回天,茄花委鬼相鉤連。

楊左諸賢一網盡,鎮撫獄底屍駢肩。

門生天子差仿佛,張父趙母何懵然!

紛紛祠額遍寰宇,賜塋特敕營生前。

將作起冢同祈連,罘罳門閥逾董賢。

一朝冰山忽傾倒,凶骨不得歸三泉。

摩挲碧雲舊碑碣,忠賢姓氏猶高揭。

侯覽當時既伏誅,衣冠誰使留空穴?

安得雷火一夜仆此碑,更倩龍湫之水洗膻羯,山靈面目還清潔。

詩詞問答

問:魏忠賢衣冠墓的作者是誰?答:王頊齡
問:魏忠賢衣冠墓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王頊齡的名句有哪些?答:王頊齡名句大全

注釋

1. 此詩成於張侍御奏請削平之前,故望水火燒除洗滌之。

參考注釋

閹寺

指宦官

思逸雖身在閹寺,而性頗豪率。——《魏書·劉思逸傳》

正是未到宮牆沾聖化,先從閹寺乞私恩。——《檮杌閒評——明珠緣》

不數

數不清;無數。 漢 王符 《潛夫論·思賢》:“近古以來,亡代有三,穢國不數。” 汪繼培 箋:“穢,當作滅。” 彭鐸 校正:“不數,即無數。” 宋 曾鞏 《<王平甫文集>序》:“各於其盛時,士之能以特見於世者,率常不過三數人,其世之不數,其人之難得如此。”《醒世姻緣傳》第八八回:“ 揚州 番役把 呂祥 的衣服剝脫乾浄,餛飩捆起,一根繩拴在樹的半中腰裡,鐵棍皮鞭,諸刑鹹備……打了個不數。”

不亞於。 明 汪道昆 《高唐夢》:“想這神女果如大夫所言呵,絶代無雙,不數 莊生 陳説。” 清 王韜 《淞隱漫錄·畫船紀艷》:“噫嘻! 錢塘江 上畫船風景,誠不數 珠海 燈痕、 秦淮 月色也。”

門下

(1) 門客

食客門下足矣。——《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2) 又如:門下有毛遂。門下二十人

(3) 門生;弟子

(4) 敬辭,稱對方

竊為門下憂之

(5) 門庭之下

寄食門下。——《戰國策·齊策四》

比門下之客。

比門下之車客。

問門下諸客。

謁者

(1).官名。始置於 春秋 、 戰國 時, 秦 漢 因之。掌賓贊受事,即為天子傳達。 南朝 梁 置謁者台,掌朝覲賓饗及奉詔出使。 陳 及 隋 皆因之。 唐 改為通事舍人。

(2).官名。 東漢 大長秋屬官,有中宮謁者二人,主報中章。 後魏 、 北齊 有中謁者僕射, 隋 唐 改稱內謁者,概以宦官充任。 宋 以後廢。

(3).官名。使者的別稱。 漢哀帝 置河堤謁者,即派往地方主管水利的官吏。

(4).古時亦用以泛指傳達、通報的奴僕。《文物》1976年第10期:“簡五:謁者二人。簡文所說的謁者,不是職官的專名,是泛指一般傳達、通報的奴僕。據 鳳凰山 其他墓葬遣策的記載,謁者的身份為‘大奴’。”

(5).星名。《晉書·天文志上》:“左執法東北一星曰謁者,主贊賓客也。”

中半

對半。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紅藍花梔子》:“正須平量,中半分取。” 元 無名氏 《劉弘嫁婢》第一折:“為人憎愛中半,佛也不得人道是哩!”

貂璫

(1).貂尾和金、銀璫,古代侍中、常侍的冠飾。 漢 應劭 《漢官儀》卷上:“中當侍, 秦 官也。 漢 興,或用士人,銀璫左貂。 光武 以後,專任宦者,右貂金璫。”《後漢書·朱穆傳》:“自 延平 以來,浸益貴盛,假貂璫之飾,處常伯之任。” 李賢 註:“璫以金為之,當冠前,附以金蟬也。”

(2).借指宦官。 宋 梅堯臣 《和謝希深會聖宮》:“龜組恭來詣,貂璫肅奉承。”《明史·彭汝實傳》:“棄燕閒於女寵,委腹心於貂璫。” 清 高承勛 《豪譜·儒豪》:“ 張子韶 對策,至晡未畢,貂璫促之。 子韶 曰:‘未也,方談及公等。’”

吁嗟

(1).嘆詞。表示憂傷或有所感。《楚辭·卜居》:“吁嗟嘿嘿兮,誰知吾之廉貞。”《文選·謝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詩>》:“平生仰令圖,吁嗟命不淑。” 李善 注引 薛君 《韓詩章句》:“吁嗟,嘆辭也。” 陳毅 《感事書懷》詩:“吁嗟我與汝,滄海之一粟。”

(2).嘆詞。表示讚美。 明 黃溥 《閒中今古錄》:“至今兒孫主沙漠,吁嗟 趙 氏何其隆!” 清 黃遵憲 《紀事》詩:“吁嗟 華盛頓 ,及今百年矣。”

(3).哀嘆;嘆息。《孔子家語·執轡》:“民惡其殘虐,莫不吁嗟。” 漢 王符 《潛夫論·救邊》:“一人吁嗟,王道為虧。” 唐 寒山 《詩》之二○四:“世人何事可吁嗟,苦樂交煎勿底涯。”《剪燈新話·秋香亭記》:“女吁嗟抑塞,不能致辭。”《紅樓夢》第三五回:“那鸚哥便長嘆一聲,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韻。”

氣勢

表現出來的力量、威勢

民族解放運動的磅礴氣勢

回天

(1).謂權大勢重。《後漢書·宦者傳·單超》:“其後四侯轉橫,天下為之語曰:‘ 左 回天, 具 獨坐, 徐 臥虎, 唐 兩墮。’” 唐 盧照鄰 《長安古意》詩:“別有豪華稱將相,轉日回天不相讓。”

(2).舊以皇帝為天,凡能諫止皇帝改變意志者稱回天。 唐 貞觀 四年給事中 張玄素 諫止 太宗 修 洛陽 乾元殿 , 魏徵 嘆曰:“ 張公 遂有回天之力。”事見 唐 吳兢 《貞觀政要·納諫》、《新唐書·張玄素傳》。 宋 岳珂 《桯史·愛莫助之圖》:“﹝ 洵武 ﹞自度清議必弗貸,且有駟不及舌之慮,懼 文定 知之,未知所以回天者,憂形於色。” 清 洪昇 《長生殿·賄權》:“論失律喪師關鉅典,我雖總朝綱敢擅專?況刑書已定難更變,恐無力可回天。”

(3).喻力量之大,能左右或扭轉難以挽回的局勢。《續資治通鑑·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 安圖 諫曰:‘臣力不能回天,但乞不用 僧格 ,別選賢者,猶或不至虐民誤國。’” 清 譚嗣同 《臨終語》詩:“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陳毅 《沁園春·山東春雪壓境讀毛主席柳亞子詠雪唱和詞有作》詞:“傾心甚,看回天身手,絶代風騷。”

(1).扭轉乾坤。形容權勢或力量強大。《北齊書·帝紀總論》:“佞閹處當軸之權,婢妾擅迴天之力,賣官鬻爵,亂政淫刑。”《舊唐書·忠義傳下·蘇安恆》:“專國倍於 穰侯 ,迴天過於 左悺 ,則社稷危矣。” 清 洪楝園 《懸嶴猿·展墓》:“空空一隻迴天手,似 文山 被執空坑,比 厓山 追隨帝後。”

(2).舊以皇帝為天,故喻諫止皇帝改變意志。 唐 劉肅 《大唐新語·極諫》:“ 太宗 曰:‘善。’賜采三百疋。 魏徵 嘆曰:‘ 張公 論事,遂有迴天之力,可謂仁人之言,其利溥哉!’”

鬼相

鬼的形貌。 魯迅 《南腔北調集·搗鬼心傳》:“小說上的描摹鬼相,雖然竭力,也都不足以驚人。”

鉤連

亦作“鉤連”。1.勾通連線。 唐 李白 《蜀道難》詩:“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宋 李彌遜 《次韻林仲和筠莊》:“迭迭重重兩岸山,鉤連秀色上琅玕。”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日記四》:“時有竅穴鉤連,空懸無上處。” 魯迅 《集外集拾遺·<文藝研究>例言》:“《文藝研究》又甚願文與藝相鉤連。”

(2).鉤掛牽連。《資治通鑑·唐懿宗鹹通九年》:“枝黨鉤連,刑戮必多。” 明 宋濂 《呂府君墓志銘》:“獄辭有鉤連有不可決,君片言之閒,如庖丁刺牛,皆迎刃而解。” 傅尃 《感懷》詩之二:“黨禍鉤連天未悔,霸才消歇亂方真。”

楊左

明 末 楊漣 與 左光斗 的並稱。 楊漣 與 左光斗 劾 魏忠賢 ,兩人同被誣陷入獄。 明 李清 《三垣筆記·弘光》:“時 阮少司馬 大鋮 輩方用事,嫉 楊 左 如仇。” 清 方苞 《李剛主墓志銘》:“觀 朱子 《上孝宗書》,雖晚 明 楊 左 之直節,無以過也。”

鎮撫

(1).安撫。《左傳·昭公十五年》:“諸侯之封也,皆受明器以鎮撫其社稷。”《史記·淮陰侯列傳》:“因請立 張耳 為 趙王 ,以鎮撫其國, 漢王 許之。”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慕賢》:“ 張延雋 之為 晉州 行臺左丞,匡維主將,鎮撫疆埸,儲積器用,愛活黎民,隱若敵國矣。”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始》:“ 薛鐵山 死,州民無主,慮不逞者為變。故 罕之 ( 李罕之 )專命鎮撫,取王裁旨。”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只由於兩百年前 滿 人治理 中國 土地時,為鎮撫與 * 苗族,派遣了一隊戍卒屯丁駐紮,方有了城堡與居民。”

(2).偏指安撫。《左傳·襄公十年》:“ 向戌 辭曰:‘君若猶辱鎮撫 宋國 ,而以 偪陽 光啟寡君,羣臣安矣,其何貺如之?’”《漢書·高帝紀上》:“ 漢王 如 陝 ,鎮撫 關 外父老。” 顏師古 註:“鎮,安也;撫,慰也。”

(3). 南宋 初在 金 、偽 齊 接壤的 淮南 、 京東 西 、 湖南 北 諸路分置的特別行政區。其長官為鎮撫使,其官署稱鎮撫使司。 宋 葉適 《上殿札子》:“夫徒鑒 五代 之致亂而不思 靖康 之得禍,故 李綱 請裂 河南 為藩鎮, 范宗尹 嘗割邊面為鎮撫,皆隨以廢格。”參閱《宋史·職官志七》。

(4). 元 萬戶府及都威衛使司所屬掌理軍匠的鎮撫司(所)之長官。《元史·百官志五》:“﹝左都威衛使司﹞鎮撫所,鎮撫二員,都目一員……﹝右都威衛使司﹞鎮撫司,鎮撫二員,都目一員。”《元史·百官志七》:“﹝萬戶府﹞鎮撫司,鎮撫二員, 蒙古 、 漢 人參用。”

駢肩

肩挨著肩,形容人多擁擠

夾道之人,相與駢肩累跡,瞻望咨嗟。——歐陽修《相州晝錦堂記》

門生天子

中 唐 以後,帝位多由宦官決定,宦官視皇帝為門生,故稱。《舊唐書·宦官傳·楊復恭》:“ 復恭 前後與 守亮 ( 楊守亮 )私書六十紙,內訴致仕之由云:‘……吾於荊榛中援立 壽王 ,有如此負心門生天子,既得尊位,乃廢定策國老。’”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座主門生》:“ 唐 時風俗之敝, 楊復恭 至謂 昭宗 為門生天子。”

仿佛

好像;似乎

猶仿佛其若夢從者。——《漢書·揚雄傳》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晉· 陶淵明《桃花源記》

仿佛陳涉之稱 項燕。—— 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讀著這些有趣的故事,我仿佛也被引進了童話世界

趙母

指 戰國 時 趙國 大將 趙括 的母親。 戰國 時,名將 趙奢 子 趙括 少學兵法,嘗與 奢 言兵事, 奢 不能難,然不謂善。 括 母問 奢 , 奢 曰:“兵,死地也,而 括 易言之。使 趙 不將 括 即已,若必將之,破 趙 軍者必 括 也。”及 括 代 廉頗 為將,其母上書言於王曰:“ 括 不可使將。”又曰:“王終遣之,即有如不稱,妾得無隨坐乎?”王許諾。後 趙括 兵敗身死, 趙母 因有先言,得免誅全宗。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後用為賢母知子之典。《後漢書·應劭傳》:“ 朝氏 之父非 錯 刻峻,遂能自隕其命, 班固 亦云:‘不如 趙母 指 括 以全其宗。’” 南朝 梁 任昉 《奏彈曹景宗》:“臣聞將軍死綏,咫步無卻,顧望避敵,逗橈有刑,至乃 趙母 深識,乞不為坐。” 唐 元稹 《夫遠征》詩:“ 趙王 未信 趙母 言,猶點新兵更填死。”

懵然

不明貌。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然僕又自思, 關 東一男子耳,除讀書屬文外,其他懵然無知。”《明史·蔣欽傳》:“愁嘆之聲動徹天地,陛下顧懵然不問。” 馮驥才 《愛之上》:“她不提愛他,卻說愛打球,什麼意思?這句不著邊際的話使他懵然莫解。”

紛紛

(1) 多而雜亂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唐· 高適《別董大》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 一個接一個地,接二連三地

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寰宇

寰球

賜塋

賜給墳地。亦指賜給的墳地。《漢書·張安世傳》:“謚曰 敬侯 ,賜塋 杜 東,將作穿復土,起冢祠堂。”《新唐書·房玄齡傳》:“以母喪,賜塋 昭陵園 。” 清 顧炎武 《先妣王碩人行狀》:“其冬,合葬先王父、先王母於 尚書浦 之賜塋如禮,而家事日益落。”

特敕

亦作“特勅”。帝王的特別命令。 唐 韓愈 《御史台上論天旱人飢狀》:“今年已來,京畿諸縣夏逢亢旱,秋又早霜……伏乞特勑京兆府:應今年稅錢及草粟等,在百民腹內徵未得者,並且停徵。”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放老》:“詔選中有孤平屈人,宜令以名聞,特敕授官。”

營生

(1) 謀生方式和手段

飼養牲畜是他的營生

(2) 職業和工作

找個營生

起冢

營造墳墓。《漢書·霍光傳》:“ 光 薨……發 三河 卒穿復土,起冢祠堂,置園邑三百家。” 元 李冶 《敬齋古今黈》卷三:“上文曰,詔 青 尚 平陽公主 ,與主合葬,起冢象 廬山 雲。”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五》:“余收葬其骨,欲為起冢。”

罘罳

①古代的一種屏風,設在門外。 ②設在屋檐下防鳥雀來築巢的金屬網。‖也作罦罳。

門閥

門第閥閱,指世代顯貴、有功勳的世家

聲榮無暉於門閥。——《後漢書·宦者傳論》

一朝

一旦

一朝而天。——《國語·晉語》

冰山

冰凍形成的山;冰層長年不化的高山;兩極地帶的冰川,入海口處常結成巨大的冰塊,受海浪衝擊而斷裂,漂浮海上,成為冰山

傾倒

(1) 倒塌;倒下

教堂行將傾倒

(2) 心折,佩服

令君傾倒

(3) 使人傾心、愛慕

傾倒一時

傾倒全城年輕人

(4) 全部倒出;大量付出

傾倒了畢生心血

(5) 傾吐;暢談

若得會面,彼此傾倒

不得

用在動詞後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夠

吾不得而見之矣。——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三泉

(1).三重泉,即地下深處。多指人死後的葬處。《史記·秦始皇本紀》:“穿三泉,下銅而致槨。” 晉 張華 《章懷皇后誄》:“杳杳新,下絶三泉。”《後漢書·黃瓊傳》:“敢以垂絶之日,陳不諱之言;庶有萬分,無恨三泉。” 唐 王勃 《上明員外啟》:“麟圖緝謚,定榮辱於三泉。”

(2).即三柱星。《晉書·天文志上》:“三柱一曰三泉。”

摩挲

用手撫摩

與一老公共摩挲銅人。——《後漢書·薊子訓傳》

碧雲

(1).青雲;碧空中的雲。《文選·江淹<雜體詩·效惠休“別怨”>》:“日暮碧雲合,佳人殊未來。” 張銑 註:“碧雲,青雲也。” 唐 戴叔倫 《夏日登鶴岩偶成》詩:“願借老僧雙白鶴,碧雲深處共翱翔。” 宋 劉克莊 《沁園春》詞:“悵佳人未來,碧雲冉冉;王孫去後,芳草萋萋。” 程善之 《古意》詩:“高城回首碧雲邊,玉漏淙淙天未曙。”

(2).喻遠方或天邊。多用以表達離情別緒。 唐 韋應物 《奇皎然上人》詩:“願以碧雲思,方君怨別餘。” 宋 王禹偁 《仲鹹以四韻見寄因次原韻兼紓客情》:“喜霽未遑抽賦筆,勞君先惠碧雲詩。” 宋 柳永 《傾杯》詞:“最苦碧雲信斷,仙鄉路杳,歸雁難倩。”

碑碣

碑刻的統稱

荊楚碑碣皆協所書。——《南史·顏協傳》

忠賢

(1).忠誠賢明。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夫忠賢之臣,導主志,承君惠,攄盛德而化洪,天下安瀾,比屋可封。” 晉 葛洪 《抱朴子·漢過》:“忠賢望士,謂之黨人,囚捕誅鋤,天下嗟嗷。”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五:“故忠賢才識之士,謂之寳臣。”

(2).忠誠賢明的人。《漢書·元後傳》:“ 鳳 不可久令典事,宜退使就第,選忠賢以代之。” 唐 康駢 《劇談錄·宣宗夜召翰林學士》:“任忠賢,則享天下之福;任不肖,則受天下之禍。” 清 陳天華 《警世鐘》:“維新變法,破除 滿 漢 的意見,一切奸臣,盡行革去;一切忠賢,盡行登用。”

姓氏

姓和氏。姓起於女系,氏起於男系。秦漢以後,姓氏合一,通稱姓或兼稱姓氏

高揭

(1).猶高聳。 唐 袁郊 《甘澤謠·紅線》:“出 魏 城西門,將行二百里,見 銅臺 高揭,而 漳水 東注。”

(2).高高張貼。 明 陳所聞 《玉包肚·送張穎初北試》曲之一:“ 黃金臺 上相逢知己笑相投,高揭文章 五鳳樓 。”

時既

時盡,謂壽終。《淮南子·俶真訓》:“是故傷死者其鬼嬈,時既者其神漠。” 高誘 註:“既,盡也。時既當老者,則神寂漠也。” 吳承仕 校理:“‘時既’與‘傷死’對文,一則橫死,一則壽終也。”

伏誅

被處死刑

衣冠

(1) 衣服和禮帽

(2) 服飾

衣冠不整

(3) 指紳士,借指禮教、斯文

衣冠之弟

空穴

(1)

(2) 實心的物體或平面中的窟窿

(3) 晶體中存在的孔(如半導體中的),是由於一電子在晶體粘合中離開其正常的位置所致,在許多方面與正電荷粒子是等值的

雷火

(1).雷鳴和電閃。《京氏易傳·豐》:“雷火交動,剛柔散氣。” 元 楊奐 《游嵩山·龍潭》詩:“不言動鬼神,翻疑觸雷火。”《白雪遺音·馬頭調·雷峰塔》:“霎時之間,風雨大作,雷火交加。”《詩刊》1977年第10期:“呼喚著天上的雷火,地下的岩漿。”

(2).雷鳴電閃之火。 元 張翥 《蟠松引》:“垂胡磥碨髯怒磔,雷火不敢燒其瘤。”《三國演義》第十回:“ 李傕 候晴再葬……皆不能葬,零皮碎骨,悉為雷火消滅。”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白面狐》:“俄雷火從袖出,霹靂震響。”

(3). * 中的 * 。 劉厥蘭 《爆破》:“把拉火和雷火之間的異火索換成長的,包在 * 里,那不就像 * 的拉火一樣了嗎?”

一夜

(1).一個夜晚;一整夜。《穀梁傳·定公四年》:“以眾不如 吳 ,以必死不如 楚 ,相與擊之,一夜而三敗 吳 人。”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賦》:“魂終朝以三奪,心一夜而九摧。” 唐 李白 《子夜吳歌》之四:“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征袍。” 老舍 《正紅旗下》一:“有時候,他們會在一個地方轉來轉去,一直轉一夜。”

(2).指某夜。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 越王 乃使木工千餘人入山伐木,一夜天生神木一雙,大二十圍,長五十尋。”《南史·呂僧珍傳》:“一夜, 僧珍 忽頭痛壯熱,及明而顙骨益大。” 唐 李商隱 《無題》詩之二:“豈知一夜秦樓客,偷看 吳王 苑內花。”

龍湫

雁盪山著名的大瀑布

山靈

(1).山神。《文選·班固<東都賦>》:“山靈護野,屬御方神。” 李善 註:“山靈,山神也。” 元 房皞 《送王升卿》詩:“我欲從君覓隱居,卻恐山靈嫌俗駕。” 清 林則徐 《塞外雜詠》:“我與山靈相對笑,滿頭晴雪共難消。” 郭沫若 《月蝕》:“我們 四川 的山靈水伯遠遠在招呼我。”

(2).山間出產的珍異食物。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舒心的列山靈,陳水陸, 張君瑞 合當欽敬。”

(3).昆蟲名。彝族民間史詩《梅葛》第三部七:“岩上‘伯麼’有三對,河壩‘山靈’有二對,人人見了都喊打。”原註:“伯麼、山靈,都是昆蟲。”

面目

(1) 相貌

面目可憎

(2) 事物的外表、形態;面貌

還其本來面目

入世之面目。——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忠烈之面目

(3) 比喻事物所呈現的景象

顯出廬山真面目

(4) 指面子、臉面

愧無面目見人

何面目以歸漢。——《漢書·李廣蘇建傳》

何面目見吾邑義士。——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還清

(1) 全部償還

還清債務

(2) 付款或以付款來中止

收到錢還清他的大部分債款

詩詞推薦

魏忠賢衣冠墓原文_魏忠賢衣冠墓的賞析_古詩文